高校廣告學專業(yè)藝術素養(yǎng)教育的研究型課程體系構建
本文關鍵詞: 藝術素養(yǎng)教育 廣告學專業(yè) 研究型課程 出處:《新聞知識》2012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是廣告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本文從廣告學專業(yè)的學科設置出發(fā),探討藝術教育在廣告學這個非藝術學科中發(fā)揮的作用及教育現狀,以期對我國當代高校普通藝術教育及教學改革有所啟發(fā)和裨益。培養(yǎng)廣告學專業(y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不能沿襲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構建研究型課程體系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也是對教師能力的更高挑戰(zhàn)。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artistic qua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are one of the training goals of advertis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of art education in advertising, which is a non-art subject,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enlighten and benefit the ordinary ar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we can not follow the traditional spoon-feeding teaching mode to cultivate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advertising. Constructing a research-based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achieve this goal and a higher challenge to teachers' ability.
【作者單位】: 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F713.8-4
【正文快照】: 在我國高校中,藝術教育多集中于專業(yè)院校,綜合性大學雖不少創(chuàng)建藝術院系,但也多以培養(yǎng)專業(yè)藝術人才即“藝術生產者”為主要目標,往往忽略了藝術的另外一個重要職責,即提高眾多非藝術專業(yè)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廣告人才是廣告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之一,但遺憾的是這個目標在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尚達;語文綜合性學習與學生主體性發(fā)展[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魯捷;;透視4R理論在中職體育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的價值[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唐根生;;全面提升產品設計水準[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4 劉亮;對于終身教育、教育民主化和學習化社會理念的思考——再讀《學會生存》[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余華銀;宋馬林;;互動式教學:培養(yǎng)統(tǒng)計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徑[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6 吳永波;;工筆人物畫的寫意性[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李道先,侯曙芳;簡論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審美特征[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1期
8 邱嵐;;回歸傳統(tǒng)——淺談現代設計新趨勢[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9 周雅瓊;;從包豪斯重新認識藝術與設計的關系[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趙飛;;淺析時尚對于工業(yè)設計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淺析大學生心理教育課程的建設[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2 程云華;;初探外觀設計專利產品之美感[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3 陳忠勇;;開發(fā)和利用隱性課程 促進青少年思想道德發(fā)展[A];畢節(jié)地區(q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研討會文章選集[C];2006年
4 陳淑光;;談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5 杜艷艷;;平面設計的符號化設計方法研究[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6 楊楊;;中國風·中國韻[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7 高倩;;蘇新宏“新生態(tài)”藝術的價值[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一輯)[C];2011年
8 夏寧博;;作為一種藝術傳播方式的藝術批評[A];民族文化與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研究論叢(第一輯)[C];2011年
9 張朝珍;;論教師教學決策思想的歷史嬗變及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徐進波;王娜;;綠色設計——設計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之路[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喬暉;語文教科書中學習活動的設計[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萍;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與特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彭亮;中西方家具設計教育模式的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9 張志奇;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環(huán)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場[D];云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艷麗;論漫畫的影視劇改編[D];河北大學;2009年
2 江保鋒;徽派古民居裝飾藝術的表征及延展性開發(fā)[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聞婧;古代青銅器紋飾與傳統(tǒng)建筑彩畫紋飾的語義探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陳哲;中國傳統(tǒng)紋飾在現代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蔣璐璐;平面廣告圖形設計視覺創(chuàng)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許翠冉;黑龍江省普通高中選修Ⅰ課程實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木子;裝飾設計中的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吳迪;試論情境型試卷——高考語文試卷的實用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艷龍;高考語文全國卷古代詩歌鑒賞試題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于湃;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廣告界[J];中國廣告;2004年06期
2 孫文清;;試論廣告學專業(yè)學生創(chuàng)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J];企業(yè)經濟;2009年01期
3 戴園;;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一名廣告學畢業(yè)生的學習生活日記[J];湖北招生考試;2010年04期
4 鐘以謙;廣告,生活意識的藝術管理[J];中國考試(高考版);2003年18期
5 喬均;;中國廣告學專業(yè)教育現狀調查[J];中國廣告;2003年10期
6 陳宏軍;;對廣告學學科性質的系統(tǒng)思考[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楚橋;;陽獅廣告(北京)執(zhí)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趙軍:只是做喜歡的事兒[J];大市場(廣告導報);2007年08期
8 王建彥;;欠發(fā)達地區(qū)廣告學專業(yè)實踐教學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年10期
9 覃勝南;姜智彬;;廣告學科建設的新突破——兼評陳培愛主編的《廣告學概論》[J];中國廣告;2005年03期
10 易崇英;劉祚時;;高校廣告學專業(yè)教學創(chuàng)新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崔德群;;探索廣告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之路[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朱志勇;;廣告學專業(yè)策劃類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A];“高教強省”探索與實踐——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高馳;;產業(yè)細分定位:廣告行業(yè)關聯學科本科教育教學觀[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4 趙世清;傅琳雅;;廣告學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探索[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劉靜;廣告從業(yè)者有了職業(yè)評價制度[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7年
2 劉九學;廣告教育應謀求市場話語權[N];經濟視點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張詠梅;廣告從業(yè)者有了資格證書[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7年
4 戴焱淼;專家學者:都市廣告不能太“霸道”[N];中華新聞報;2007年
5 李晶 整理;孔孟之鄉(xiāng)倡新風[N];中國工商報;2011年
6 胡進;趨勢·合作·突破[N];中國工商報;2010年
7 韓金隨;廣告人“業(yè)進民退”下的生存思考[N];中華新聞報;2007年
8 商報記者 羅添;30年成就“不做總統(tǒng)就做廣告人”[N];北京商報;2008年
9 董少校;世博會的人才培養(yǎng)效應[N];中國文化報;2010年
,本文編號:1462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46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