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筑石刻藝術考略——以景德鎮(zhèn)、婺源建筑石刻為例
本文關鍵詞:江西建筑石刻藝術考略——以景德鎮(zhèn)、婺源建筑石刻為例
【摘要】:本文試圖對贛東北部尤以婺源和景德鎮(zhèn)等地為代表的建筑石刻藝術進行分析考證,從該地區(qū)的建筑石刻中的牌坊石刻、門楣石刻、柱礎石刻中歸納出其構圖上的特點,題材上的變化以及與徽派建筑的相同之處,以使大家對江西建筑石刻文化與徽派建筑文化的淵源有所了解。
【作者單位】: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
【關鍵詞】: 江西建筑石刻 藝術特點 雕刻 徽派
【基金】:2011年江西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江西石刻藝術研究》階段性成果(11YS31)
【分類號】:J314.3
【正文快照】: 江西建筑石刻于不同的地方由于地域差異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江西東北部地區(qū)靠近安徽,因此,受徽派影響很大,尤其是景德鎮(zhèn)、婺源一帶。婺源縣的歷史約有1200多年,自古隸屬安徽管轄,歷史記載,在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開設即隸屬徽州,直到1934年才由安徽劃入江西。徽州不僅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峰;;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特點概說[J];美術大觀;2006年06期
2 杜俊平;;漢代茂陵霍去病墓石雕造型藝術特點及其歷史原因[J];職大學報;2007年02期
3 劉桂珍;;淺談中國古代陵墓雕塑的藝術特點[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年06期
4 張穎;;走近中國古代雕塑與繪畫[J];大眾文藝;2009年23期
5 師云;淺論國畫章法的藝術特點與國畫基本功的訓練[J];甘肅社會科學;1987年05期
6 曾景祥;論白描的藝術特點[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7 張利安;;山西面塑的藝術特點及其淵源[J];山西老年;2006年04期
8 王義淼;;論潘天壽畫松[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王小慧;蔡克勤;;論地域性文化與少數(shù)民族首飾美學特點的形成[J];藝術百家;2007年03期
10 張軍;;略論唐卡的藝術特點[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大金;;重發(fā)現(xiàn)輕雕刻[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2 段凌平;;福建漳浦剪紙藝術發(fā)展狀況研究[A];論閩南文化:第三屆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5年
3 文為群;;魂系剪花娘子——淺談庫淑蘭剪紙藝術成因與藝術特點[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4 吳維tR;;想象在現(xiàn)代民間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5 梁麗娟;;石市竹木雕藝術之鄉(xiāng)調查與思考[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6 孟繁卉;;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農民畫——關于農民畫創(chuàng)作輔導的體會[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7 呂殿增;;民間工藝美術的春天——淺析張宗澤的根雕藝術[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8 居晴磊;;和合二仙 雅俗共賞——寒山拾得題材藝術品研究[A];中國·蘇州——首屆寒山寺文化論壇論文集(2007)[C];2007年
9 任義玲;;略論漢畫中神異動物產生的思想淵源和在升仙中的作用[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朱建邦;;從城市雕塑到公共藝術——北京市公共藝術建設機制研究[A];論北京文化產業(yè)發(fā)展——2009北京文化論壇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光輝;徽派盆景技藝可望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N];中國建設報;2008年
2 安徽省美術理論研究會副會長 陳祥明;地域文化 地域繪畫[N];美術報;2002年
3 溫鑫 新安歙硯藝術博物館;紫袍玉石與徽雕技藝[N];安徽經濟報;2010年
4 葉宗意 宋大敏 歙硯協(xié)會凌云閣宗意硯雕藝術中心、歙硯協(xié)會大銘硯雕藝術中心;如何認識歙硯[N];安徽經濟報;2010年
5 張?zhí)m英;話說徽州木雕[N];美術報;2011年
6 漯河市工藝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梁俊鋒;中原南街木雕的風格與價值[N];河南日報;2011年
7 文美 陳琳 鮑加;徽派·賴少其·新徽派[N];安徽日報;2004年
8 驚石;藏器造型的藝術特點[N];中國礦業(yè)報;2002年
9 河北省曲陽縣雕刻行業(yè)管理辦公室;多措并舉 強力推動雕刻業(yè)快速發(fā)展[N];中國特產報;2010年
10 記者 李新龍 實習生 吳京怡;藝術軸線上雕刻時光[N];湖北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臧麗娜;明清徽州建筑藝術特點與審美特征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高蓓;“土山灣孤兒院美術工場”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3 宋本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野下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4 黃仕雄;中國傳統(tǒng)圖案藝術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發(fā)展[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5 王興華;象與像——《從西漢雕塑談起》[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6 薛擁軍;廣式木雕藝術及其在建筑和室內裝飾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年
7 趙鵬;北朝佛傳故事圖像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麗麗;云南劍川白族木雕的工藝及其藝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2 張英彩;中國編結藝術工藝與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劉平;中國清代武戲年畫與日本同期浮世繪武士繪之比較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4 尹毅;抗戰(zhàn)年畫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5 朱靜東;徽州龍川胡氏宗祠的木雕裝飾藝術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陳洪利;現(xiàn)代禮品瓷的題材及其藝術特點[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2年
7 孫列;海風欲卷怒濤入 瑤琴壁上鳴t$琮[D];天津大學;2004年
8 宮昌華;楊家埠木版年畫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9 居晴磊;蘇州磚雕的源流與藝術特點[D];蘇州大學;2004年
10 陳曉萍;泉州木偶頭造型藝術考述[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本文編號:7563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75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