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雕漆工藝在現(xiàn)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探析
本文選題:雕漆 切入點:首飾 出處:《北京服裝學院》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漆藝作為一門傳統(tǒng)的工藝,取之自然,又貼近自然,既合人生所用,又不污染環(huán)境,可謂符合人類生態(tài)環(huán)境。而雕漆工藝在整個漆藝發(fā)展史中也可謂一支獨秀,本文從雕漆工藝的形式、視覺語言特點、與其它材料相結合的可能性,在現(xiàn)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探析,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趨勢等方面進行闡述;而傳統(tǒng)的以珠寶玉石貴金屬為主的首飾設計,顯然也無法滿足新時代下消費者的需求,在二者之間尋求創(chuàng)新與突破已是勢在必行。無論是通過對首飾設計在現(xiàn)代社會的語境解讀,還是通過漆與當代產(chǎn)品設計相結合的呈現(xiàn),都不難看出漆藝與當代人的生活的關聯(lián),,這不僅體現(xiàn)在生活方式上,也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價值觀上。而改變漆藝產(chǎn)業(yè)的現(xiàn)狀也不能僅寄希望于技藝上的革新,將其生活化才是重點,同時又不能失掉其原有的個性,本文也從未來的發(fā)展角度論述了其工業(yè)化的可能以及人類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
[Abstract]:Lacquer art, as a traditional craft, is natural and close to nature. It is not only suitable for human life, but also does no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so it can be said to be in line with the hum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lacquer art, lacquer carving can also be described as a unique show in the history of lacquer art. In this paper, the form of carving lacqu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sual language, the possibility of combining with other materials, the application in modern jewelry desig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are discussed.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jewelry design with jade and precious metals in mind is obviously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sumers in the new era. It is imperative to seek 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 between them. Whether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jewelry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society or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acquer and contemporary product design,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acquer art and contemporary life. This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 way of life, but also in the traditional values.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life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ture development.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服裝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31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緒祥;現(xiàn)代首飾設計[J];裝飾;2003年02期
2 孫嘉英;孫嘉英首飾設計——“云·月之舞”系列[J];裝飾;2003年03期
3 孫嘉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學生首飾設計作品選[J];裝飾;2003年04期
4 ;高偉首飾設計作品選登[J];飾;2004年02期
5 ;鄒寧馨首飾設計作品選登[J];飾;2004年02期
6 ;《古情今韻》——首飾設計作品欣賞[J];浙江工藝美術;2004年03期
7 ;首飾設計作品欣賞[J];浙江工藝美術;2005年03期
8 黃曉望;;誅寶首飾設計欣賞[J];浙江工藝美術;2005年02期
9 孫嘉英;自由表現(xiàn)的世界——程學林的藝術首飾設計[J];裝飾;2005年11期
10 盧筱;蘇煌;隋紅;;首飾設計人才的培養(yǎng)[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楊陽;;論首飾設計中傳統(tǒng)元素的應用[A];中國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論文集2012[C];2013年
2 郭穎;馮子佳;徐力;;開放珠寶首飾設計專業(yè)機房的理論與實踐[A];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艷敏;中寶協(xié)首飾設計委員會成立[N];中國黃金報;2006年
2 記者 姜華;中國元素引領首飾設計潮流[N];中國黃金報;2006年
3 李鵬;國內(nèi)首飾教育任重道遠[N];中國黃金報;2012年
4 古今;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首飾設計的精髓[N];中國礦業(yè)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周自述;面向21世紀的中國首飾設計[N];中國黃金報;2000年
6 江泓;讓首飾設計動起來[N];中國黃金報;2002年
7 歐金匠;制約首飾設計發(fā)展三大因素[N];中國黃金報;2003年
8 歐金匠;首飾設計是個共謀[N];中國黃金報;2003年
9 劉超;中國首飾設計師成長概述(上)[N];中國黃金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李蔓;北京首飾設計的廣袤天空[N];中國黃金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娜;藝術中的情感—現(xiàn)代珠寶首飾設計中的情感表達因素[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2 許文越;源于自然的首飾設計思路[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3 趙帥;節(jié)日慶典文化對首飾設計的影響[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4 李小麗;楚文化在現(xiàn)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王威多;流行文化與當下首飾設計風尚[D];蘇州大學;2007年
6 崔曉梅;首飾設計中的材料的應用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1年
7 白一宏;首飾設計符號性之初探[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8 張娜婷;構建首飾設計專業(yè)特色化教學模塊[D];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
9 曾毅;首飾計算機軟件設計方法比較與應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9年
10 張淑偉;藏族文化對首飾設計的影響[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9年
本文編號:1589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58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