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紀錄片“他塑”中國形象的共情敘事與共情傳播——基于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4-03-10 20:56
《美國工廠》"講好"了一個中國工廠在美國創(chuàng)業(yè)改革的故事。導演通過聚焦人物"群像",客觀平衡把握素材,對人物群體中的文化差異、沖突及調(diào)和的戲劇性設計與處理,使得情緒共情和認知共情達到融合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高超的共情傳播技巧。中國在對外傳播中要實現(xiàn)跨文化、跨民族的突破阻隔、直抵人心的傳播效果,就要充分調(diào)動受眾的情緒張力,通過四種路徑用共情敘事、用事實說話,講究傳播技巧和把握敘事規(guī)則。這不僅是中國紀錄片也是中國媒體走向國際舞臺進行共情傳播的有效路徑。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253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1《美國工廠》不同景別鏡頭數(shù)量占比
聚焦“群像”極易“共情”。在《美國工廠》中一共出現(xiàn)群像場景16次,其中美方群像出現(xiàn)5次,中方群像出現(xiàn)5次,中美雙方共同出現(xiàn)的群像出現(xiàn)6次。在影片中,“群像”的出現(xiàn)大多與集會、會議、討論相關,在發(fā)言者侃侃而談的時候,鏡頭從不同景別和角度切過一個個不同的面龐,讓人感覺這更像是一種新聞....
圖2影片中矛盾和沖突的鋪排
文化差異和沖突是跨國企業(yè)管理中面臨的一種必然現(xiàn)象,無法回避。文化差異、沖突及調(diào)和是《美國工廠》新聞敘事的明線,對影片中矛盾和沖突的鋪排進行了梳理(圖2):(1)10:17曹德旺巡視工廠,思想觀念的沖突開始鋪墊;(2)17:00中美員工在語言文化上的差異開始顯現(xiàn);(3)30:11竣....
本文編號:3925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92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