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恐怖電影中怨靈的身份與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2-23 06:20
日本恐怖電影的最主要起源是日本傳統(tǒng)都市怪談和歌舞伎劇目。經歷了數(shù)十年發(fā)展后,以《午夜兇鈴》的誕生為標志,日本恐怖片走上巔峰。怨靈形象作為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日本恐怖電影的崛起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當下日本恐怖電影風光不再,怨靈形象仍在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力,并不斷啟發(fā)著不同文化背景的電影從業(yè)者。文章以學術探究為目的,從跨學科的思維出發(fā),對日本電影中怨靈形象的性別、身份構成以及形成這種構成的原因進行了研究;并圍繞正義性、儀式、媒介等方面,對怨靈的復仇行為展開了分析。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怨靈的身份構成
(一)成年女性
(二)成年男性
(三)兒童
二、怨靈身份構成的原因探究
(一)女性禁忌
(二)父權家長制的影響
(三)仇視女性
(四)追求男性氣質
(五)兒童威脅論
三、怨靈的復仇
(一)媒介
1. 怨靈附著的媒介
2.怨恨傳播的媒介
(二)儀式
(三)通道
(四)正義性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式恐怖元素在《咒怨》系列恐怖片中的運用[J]. 王晶,王建新. 電影文學. 2010(13)
[2]在戰(zhàn)栗中成長:對恐怖電影的精神分析及再分析[J]. 季廣茂. 河南社會科學. 2009(01)
[3]從民俗視野看日本女性禁忌[J]. 才旦曲珍.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本文編號:3724888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怨靈的身份構成
(一)成年女性
(二)成年男性
(三)兒童
二、怨靈身份構成的原因探究
(一)女性禁忌
(二)父權家長制的影響
(三)仇視女性
(四)追求男性氣質
(五)兒童威脅論
三、怨靈的復仇
(一)媒介
1. 怨靈附著的媒介
2.怨恨傳播的媒介
(二)儀式
(三)通道
(四)正義性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式恐怖元素在《咒怨》系列恐怖片中的運用[J]. 王晶,王建新. 電影文學. 2010(13)
[2]在戰(zhàn)栗中成長:對恐怖電影的精神分析及再分析[J]. 季廣茂. 河南社會科學. 2009(01)
[3]從民俗視野看日本女性禁忌[J]. 才旦曲珍.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本文編號:37248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2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