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時時刻刻》的視聽語言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08 13:56
影片《時時刻刻》根據坎寧安的同名小說改編,以作家弗吉尼亞·伍爾芙創(chuàng)作的小說《達洛維夫人》為故事線索,通過對處于二十世紀三個不同時空的女性各自一天的表現,詮釋了時代縮影下三位女性對自由的追求以及對于生存意義和死亡的思考和掙扎,揭示了二十世紀女性意識的覺醒。本文通過分析影片構圖、色彩、光線、聲音等視聽語言的運用對于人物情緒、處境及人物間關系的表現,展現物質現實與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解讀二十世紀女性意識的崛起和對個人自由追求的掙扎歷程。
【文章來源】:視聽. 2020,(10)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電影《時時刻刻》簡介
二、《時時刻刻》的視聽語言解析
(一)非線性敘事———時空轉換自由
(二)構圖———封閉式構圖,現實的“牢籠”
(三)色彩———鮮花的顏色,命運的抉擇
(四)光線———明暗的對比,生死的距離
(五)聲音的剪輯形式———簡單重復,暗流涌動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析電影《時時刻刻》的簡約音樂[J]. 趙去非,郝麗娟. 電影文學. 2014(24)
[2]形式主義電影的時間形態(tài)[J]. 羅建英. 電影評介. 2012(09)
[3]試析電影《時時刻刻》的套層時空結構敘事方式[J]. 譚云英. 文教資料. 2010(01)
[4]淺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敘事學[J]. 李佳.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12)
本文編號:3218599
【文章來源】:視聽. 2020,(10)
【文章頁數】:2 頁
【文章目錄】:
一、電影《時時刻刻》簡介
二、《時時刻刻》的視聽語言解析
(一)非線性敘事———時空轉換自由
(二)構圖———封閉式構圖,現實的“牢籠”
(三)色彩———鮮花的顏色,命運的抉擇
(四)光線———明暗的對比,生死的距離
(五)聲音的剪輯形式———簡單重復,暗流涌動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析電影《時時刻刻》的簡約音樂[J]. 趙去非,郝麗娟. 電影文學. 2014(24)
[2]形式主義電影的時間形態(tài)[J]. 羅建英. 電影評介. 2012(09)
[3]試析電影《時時刻刻》的套層時空結構敘事方式[J]. 譚云英. 文教資料. 2010(01)
[4]淺析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敘事學[J]. 李佳.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12)
本文編號:32185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21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