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強化的“洞穴幻像”:當代高科技電影中的“超真實”、意向性與符號拜物教
發(fā)布時間:2021-03-26 08:15
以電影為代表的影像藝術(shù)在問世之初,曾向著"復原物質(zhì)現(xiàn)實"的美學路徑不斷努力。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探索,在某種程度上說,影像已經(jīng)貼近并超越現(xiàn)實而構(gòu)建出一個"超真實"世界。今天,影像制作者仍在為創(chuàng)造這種"超真實"的視覺奇觀高歌猛進,觀眾也為之歡呼雀躍,理論研究者卻需要對其保持充分的警惕——"超真實"影像在給人創(chuàng)造炫目視覺效果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人們帶離現(xiàn)實生活,而沉溺于一個虛幻的世界。本文擬從幾部當代高科技電影出發(fā),從影像美學角度剖析這種"超真實"影像的制造機制、現(xiàn)象學色彩,以及被日益強化的"符號拜物教"傾向,期待讓觀眾得以認識真相。電影可以作為守望世界之"窗",或映照自我之"鏡",而不應成為吞噬靈魂的"黑洞"。
【文章來源】:當代電影.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引言:來自“幻像”的挑戰(zhàn)
一、《雙子殺手》:異質(zhì)性的視覺真實
二、《頭號玩家》:符號化的視覺真實
結(jié)語:擊破“幻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看”背后的理念內(nèi)核:技術(shù)、文化、觀看方式與作品的互動[J]. 徐竟涵. 當代電影. 2018(02)
[2]影像美學與意向性分析[J]. 侯軍. 當代電影. 2015(03)
本文編號:3101293
【文章來源】:當代電影.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引言:來自“幻像”的挑戰(zhàn)
一、《雙子殺手》:異質(zhì)性的視覺真實
二、《頭號玩家》:符號化的視覺真實
結(jié)語:擊破“幻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看”背后的理念內(nèi)核:技術(shù)、文化、觀看方式與作品的互動[J]. 徐竟涵. 當代電影. 2018(02)
[2]影像美學與意向性分析[J]. 侯軍. 當代電影. 2015(03)
本文編號:31012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0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