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度與超越:微電影的敘事功能及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07:38
微電影是一種新興的電影"模式"和文化現(xiàn)象,但至今為止"微電影"這一概念仍存在爭議。本文擬從微電影的概念入手,通過探討微電影的敘事向度和敘事"功能"以及微電影敘事的意義,以期在"敘事"的維度上對微電影的特征提出一些思考。敘事的向度保留了微電影的電影特性,敘事"功能"的巧妙運用,讓敘事母題元素幻化出無窮的故事,"敘事"對于微電影,不僅具有"功能"的結(jié)構(gòu)意義,還具有美學意義。
【文章來源】:今傳媒. 2020,28(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微電影概念泛化的焦慮
二、微電影的敘事向度
三、微電影的敘事“功能”
四、微電影敘事的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雜糅中的美學革命:微電影的認同困惑與價值重估[J]. 金月成. 當代電影. 2013(05)
[2]微電影:電影抑或類電影?——從《大雨》系列看微電影的電影屬性[J]. 于麗娜. 藝術(shù)評論. 2012(11)
[3]微電影:演變、機遇與挑戰(zhàn)[J]. 聶偉,吳舒.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4]名人微電影美學特征及微電影發(fā)展之路[J]. 王一川,胡克,吳冠平,沙丹,葉航,云飛揚. 當代電影. 2012(06)
本文編號:3016143
【文章來源】:今傳媒. 2020,28(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微電影概念泛化的焦慮
二、微電影的敘事向度
三、微電影的敘事“功能”
四、微電影敘事的意義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雜糅中的美學革命:微電影的認同困惑與價值重估[J]. 金月成. 當代電影. 2013(05)
[2]微電影:電影抑或類電影?——從《大雨》系列看微電影的電影屬性[J]. 于麗娜. 藝術(shù)評論. 2012(11)
[3]微電影:演變、機遇與挑戰(zhàn)[J]. 聶偉,吳舒. 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4)
[4]名人微電影美學特征及微電影發(fā)展之路[J]. 王一川,胡克,吳冠平,沙丹,葉航,云飛揚. 當代電影. 2012(06)
本文編號:3016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1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