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系列紀錄片《走進蘭考》的敘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4 05:52
在新的歷史語境下,大型官方紀錄片《走進蘭考》依靠線性敘事模式、隱喻化主題表達、以人為本的切入角度、創(chuàng)新化素材挖掘、減少情節(jié)干預以及蒙太奇拼接手法等諸多獨特的敘事手法,一經(jīng)播出就受到了受眾的追捧。文章通過分析系列紀錄片《走進蘭考》的敘事風格來探索其成功的因素。
【文章來源】:視聽. 2020年05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跟蹤拍攝手法,書寫百姓生活變遷歷史
二、隱喻化主題表達,豐富作品內(nèi)涵
三、以人為本的切入角度,增強受眾接受程度
四、創(chuàng)新素材挖掘,突出現(xiàn)實化傾向
五、減少情節(jié)干預,體現(xiàn)記錄態(tài)度
六、蒙太奇拼接手法,呈現(xiàn)劇情化傾向
七、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細微之處入手謳歌“焦桐”精神——系列紀錄片《走進蘭考》敘事特征評析[J]. 劉義軍,孫愈中. 當代電視. 2020(01)
[2]《走進蘭考》:新語境下官方紀錄片的一次風格探索[J]. 顧曉. 新聞愛好者. 2019(10)
[3]“只有這個現(xiàn)實世界的某個故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電影”——對話世界著名紀錄片理論家布萊恩·溫斯頓[J]. 何萍. 現(xiàn)代視聽. 2018(09)
[4]紀錄片《輪回》的符號隱喻研究[J]. 蘇陶然. 視聽. 2018(09)
本文編號:2956270
【文章來源】:視聽. 2020年05期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跟蹤拍攝手法,書寫百姓生活變遷歷史
二、隱喻化主題表達,豐富作品內(nèi)涵
三、以人為本的切入角度,增強受眾接受程度
四、創(chuàng)新素材挖掘,突出現(xiàn)實化傾向
五、減少情節(jié)干預,體現(xiàn)記錄態(tài)度
六、蒙太奇拼接手法,呈現(xiàn)劇情化傾向
七、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細微之處入手謳歌“焦桐”精神——系列紀錄片《走進蘭考》敘事特征評析[J]. 劉義軍,孫愈中. 當代電視. 2020(01)
[2]《走進蘭考》:新語境下官方紀錄片的一次風格探索[J]. 顧曉. 新聞愛好者. 2019(10)
[3]“只有這個現(xiàn)實世界的某個故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紀錄片電影”——對話世界著名紀錄片理論家布萊恩·溫斯頓[J]. 何萍. 現(xiàn)代視聽. 2018(09)
[4]紀錄片《輪回》的符號隱喻研究[J]. 蘇陶然. 視聽. 2018(09)
本文編號:29562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95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