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青春偶像劇是當今最受青年群體喜愛的電視劇種之一。如今的青年群體大都是80、90后,他們稱為“在電視陪伴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日常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受大眾傳媒的影響。隨著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加重,樂觀輕松、青春活波、時尚陽光、貼近生活的青春偶像劇更受青年人的歡迎。青春偶像劇中涉及的文化觀念、行為方式等等,對青年人的成長產(chǎn)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本文采用質性的研究方法,利用半結構式訪談法收集資料,研究青年人觀看青春偶像劇的基本狀況,探討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學習、社會交往、戀愛、休閑消費和職業(yè)方面的影響,進而分析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的成因,并進一步提出規(guī)避消極影響的建議。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的影響,在青年人學習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青年人的學習態(tài)度更加現(xiàn)實,獲取知識的視野趨于開闊,學習方式更趨靈活。在社會交往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平等的交往意識在不斷加深,交往心態(tài)趨于平和,同時又帶有明顯的功利性。虛擬交往方式成為較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在戀愛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戀愛觀念更加開放,戀愛心態(tài)更為陽光,心儀的對象不單純傾于劇中的偶像的外表,更加重視內在的品格和事業(yè)心。同時,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較為突出,在戀愛和婚姻方面的困惑更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在休閑消費方面主要表現(xiàn)在:消費觀念越來越超前,消費選擇更加追求時尚、新潮,消費方式逐步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在職業(yè)選擇方面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青春偶像劇傳遞的職場的信息,大都是正能量的,男女主角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給青年人強烈印象和情感慰藉,青年人創(chuàng)業(yè)打拼的意識不斷增強,職業(yè)選擇更加務實,團隊意識不斷增強。從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的成因來看,主要在于故事主題適應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情節(jié)內容契合了青年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表述方式適應青年人的心理需求。青年人之所以能夠接受青春偶像劇的影響,從社會心理角度來看,偶像崇拜、移情效應和從眾心理是其重要的原因。對于青春偶像劇存在的消極影響的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要高度重視電視劇的教化功能,切實加強管理。要加強影視評論工作,形成良好的輿論范圍。加強對青年人的教育和引導,增強辨別是非的能力,提高青年人的文化品位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青春偶像劇 青年人 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濟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05
【目錄】: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第一章 緒論12-20
- 1.1 問題的提出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義13
- 1.2 文獻綜述13-17
- 1.2.1 青春偶像劇的研究13-15
- 1.2.2 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的研究15-16
- 1.2.3 小結16-17
- 1.3 相關概念界定17
- 1.3.1 青年人17
- 1.3.2 青春偶像劇17
- 1.4 理論基礎17-20
- 1.4.1 人的社會化理論17-18
- 1.4.2 使用與滿足理論18-20
- 第二章 研究設計20-24
- 2.1 研究思路20
- 2.2 研究方法20-21
- 2.3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21-24
- 第三章 青年人觀看青春偶像劇的基本狀況分析24-30
- 3.1 青春偶像劇的概述24-25
- 3.2 青年人觀看青春偶像劇基本狀況25-30
- 3.2.1 電視劇題材25-26
- 3.2.2 觀看動機26-28
- 3.2.3 觀看時間28
- 3.2.4 觀看方式28-30
- 第四章 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觀念及行為的影響分析30-48
- 4.1 對青年人學習觀念及行為的影響30-34
- 4.1.1 學習態(tài)度趨于現(xiàn)實31-32
- 4.1.2 求知視野趨于開闊32-33
- 4.1.3 學習方式趨于靈活33-34
- 4.2 對青年人社會交往觀念及行為的影響34-38
- 4.2.1 平等意識不斷增強34-35
- 4.2.2 功利色彩較為濃厚35-36
- 4.2.3 虛擬交往漸成潮流36-38
- 4.3 對青年人戀愛觀念及行為的影響38-42
- 4.3.1 戀愛觀念更為開放38-40
- 4.3.2 心儀對象傾于劇中偶像40
- 4.3.3 戀愛方式追求浪漫40-42
- 4.3.4 理想與現(xiàn)實的困惑更為突出42
- 4.4 對青年人休閑消費觀念及行為的影響42-45
- 4.4.1 休閑消費觀念超前43
- 4.4.2 消費選擇追求時尚43-45
- 4.4.3 消費方式更趨多元45
- 4.5 對青年人職業(yè)觀念及行為的影響45-48
- 4.5.1 創(chuàng)業(yè)打拼意識不斷增強45-46
- 4.5.2 職業(yè)選擇更加務實46-47
- 4.5.3 團隊意識不斷增強47-48
- 第五章 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的成因分析及討論48-56
- 5.1 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的成因分析48-50
- 5.1.1 故事主題適應青年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48-49
- 5.1.2 情節(jié)內容契合青年人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知49-50
- 5.1.3 表述方式適應青年人的心理需求50
- 5.2 青年人接受青春偶像劇影響的社會心理分析50-52
- 5.2.1 偶像崇拜50-51
- 5.2.2 移情效應51-52
- 5.2.3 從眾心理52
- 5.3 討論52-56
- 第六章 結論56-60
- 6.1 總結56-57
- 6.2 問題與不足57-58
- 6.3 展望58-60
- 參考文獻60-64
- 致謝64-66
- 附錄A66-68
- 附錄B 訪談提綱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留留;;偶像劇的時代“東方夢工場”——日本青春偶像劇研究[J];電影新作;2004年02期
2 王立莉;;從《冬日戀歌》看韓國青春偶像劇[J];電影新作;2004年02期
3 顧春花;國產(chǎn)青春偶像劇摭談[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4 周星;對青春偶像劇的認識[J];電影藝術;2004年03期
5 張智華;中國青春偶像劇現(xiàn)狀思考[J];電影藝術;2004年03期
6 張燕;淺談內地青春偶像劇[J];電影藝術;2004年03期
7 ;星聞人物[J];觀察與思考;2004年11期
8 劉濤;中國青春偶像劇發(fā)展的思考[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丁莉麗;對當前“青春偶像劇”的危機性透視[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曾勝;;愉悅的焦慮——對青春偶像劇的文化心理分析[J];藝術廣角;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謝曉紅;;豪華背后的空洞[A];中國演員(2012年第6期總第30期)[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 陳友軍;青春偶像劇中的“人”與“城”[N];中國藝術報;2013年
2 劉英 徐書婕;青春偶像劇:韓國升級,中國取經(jīng)[N];中國文化報;2013年
3 姜雪艷;奢華的“小時代”,克隆的青春偶像劇[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4 李燕;青春是不容忽視的存在[N];中國文化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王臻青;青春偶像劇你拿什么吸引觀眾眼球[N];遼寧日報;2003年
6 馬拉松;青春偶像劇,少灌點“迷魂湯”[N];四川日報;2003年
7 路海波;關于青春偶像劇[N];文藝報;2001年
8 倪學禮 張璀;尷尬的中國青春偶像劇[N];文藝報;2001年
9 沈光虎;國產(chǎn)青春偶像劇的困境與出路[N];文藝報;2003年
10 北青;國產(chǎn)青春偶像劇誰解其中味[N];西藏日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丁莉麗;共謀與斗爭:“視覺文化”時代的影視風景[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見聞;中國內地青春偶像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2 李芳;青春偶像劇的狂歡與迷茫[D];南昌大學;2006年
3 丁丹丹;青春偶像劇的本土化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4 陳丹雯;青春偶像劇的敘事特征[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齊薇;青春偶像劇的類型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趙柏慧;國產(chǎn)青春偶像劇的創(chuàng)新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鳳;紅色青春偶像劇高校熱播現(xiàn)象探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夏艷婷;中國紅色青春偶像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9 劉冰;新世紀我國青春偶像劇熱播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10 張莎莎;韓國青春偶像劇[D];曲阜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青春偶像劇對青年人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90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