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中國武俠電影的反類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7-07 08:31
【摘要】:武俠電影自從上世紀20年代在中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誕生以來,一直作為中國特有的電影類型而聞名世界。2000年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讓武俠電影來到了巔峰。在這之后,隨著全球化進程以及社會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武俠電影卻遭遇了低谷,眾多電影人開始尋求突破與轉(zhuǎn)型,武俠電影在傳統(tǒng)中加入了更多現(xiàn)代元素,呈現(xiàn)出明顯的反類型特征。文章對武俠電影近百年來的發(fā)展歷程作了簡單的梳理,并總結出傳統(tǒng)武俠電影的一般類型特征,包括武打動作、俠義精神、傳奇色彩。又著重從反俠義主題和反英雄傳奇兩個方面對新世紀以后的武俠電影中出現(xiàn)的反類型特征進行闡述。在研究過程中,采納了大量武俠電影的經(jīng)典作品,對它們進行分析。結合武俠電影的現(xiàn)實制約因素,筆者認為武俠電影仍然是具有民族代表性與生命力的電影類型,武俠電影需要緊跟時代步伐,適時改變自身發(fā)展策略。我們應用理性的眼光來看待武俠電影的成長與陣痛,這激勵著電影人和觀眾不斷進行反思和實踐。更需注意的是,如何將俠義精神更好的融入到普世價值中,如何用技術更好的服務于內(nèi)容,在不丟了武俠的內(nèi)核的同時,在商業(yè)性之外兼顧好藝術性,解決了這些問題,武俠電影就仍大有可為。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905
本文編號:2744897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J9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浩峰;;武俠電影之前世今生[J];電影藝術;2014年03期
2 張瑞雪;;從人物關系和人物性格談《天水圍的日與夜》中的“反類型”特征[J];藝術科技;2014年03期
3 孫燕;;“武俠電影類型論”的建構[J];中州學刊;2014年02期
4 賈磊磊;;確立中國武術指導與動作導演的正統(tǒng)歷史地位——感懷劉家良對中國武俠電影的歷史貢獻[J];當代電影;2013年09期
5 吳青青;;武俠電影的美學新變——考察2010年以來的武俠電影[J];當代電影;2013年09期
6 沈鈺翔;;彭浩翔電影的反類型元素與中小成本影片發(fā)展的探索[J];電影評介;2013年14期
7 郭玉成;張震宇;;武俠電影構建中國國家形象的對策[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7期
8 楊碩;;類型電影的反類型現(xiàn)象[J];電影評介;2013年13期
9 饒曙光;鮮佳;;當下國產(chǎn)類型電影創(chuàng)作的結構性發(fā)展特征及其前景[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10 楊鼎;;反類型化敘事下諜戰(zhàn)人生的生存本相——當下革命諜戰(zhàn)劇的敘事策略的轉(zhuǎn)變[J];中國電視;2012年11期
本文編號:2744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744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