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影片對于底層敘事的修辭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9-10-17 05:33
【摘要】:正正如明代音韻學家陳第所言:"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1]方言是一種特殊的口語符號,是主流漢語的地方變體,又叫"地方話"。方言傳遞著細膩豐富的鄉(xiāng)土韻味,標志著特定的地域文化,真實地再現(xiàn)特定區(qū)域、特別是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tài)。因此,方言往往會在表現(xiàn)下層民眾生活的底層敘事文本中起到無可替代的修辭效果。作為現(xiàn)代大眾傳媒方式的電影,因其受眾的廣泛而多元,也因為地方經濟元素及商業(yè)動作的融入,
【作者單位】: 武漢傳媒學院電影與電視學院;
【分類號】:J905
本文編號:2550400
【作者單位】: 武漢傳媒學院電影與電視學院;
【分類號】:J9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啟斌;;迷離的悲涼——論電影《長江七號》的底層敘事策略[J];電影評介;2008年13期
2 趙男;朱潤萍;;淺析藝術片《鋼的琴》凸顯的底層敘事特色[J];電影評介;2012年15期
3 潘磊;;論賈樟柯電影的底層敘事[J];電影文學;2014年11期
4 蔣堯堯;張曉飛;;底層的吶喊、人性的思量——評陳英雄《三輪車夫》[J];電影評介;2011年14期
5 丁文霞;;1980年代話劇創(chuàng)作底層敘事論略[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01期
6 李云雷;;中國電影:“大片時代”的底層敘事[J];藝術評論;2008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兵兵;中國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底層敘事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5年
,本文編號:25504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5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