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注釋_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譯_梵天寺木塔
本文關(guān)鍵詞:梵天寺木塔,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文言文《梵天寺木塔》選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錢氏據(jù)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lián)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注釋】
(1)錢氏:指五代割據(jù)江浙的吳國(907—978)的吳越王及其子孫。吳越國為錢镠所建。
(2)據(jù):統(tǒng)治。
(3)兩浙:宋時路名,浙東、浙西的合稱,相當(dāng)于今浙江省及江蘇省的長江以南部分地區(qū)。
(4)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此處的梵天寺木塔指宋乾德二年(964)重建的木塔。原塔始建于后梁貞明二年(916)。
(5)方三兩級:才建了兩三層。方,才。級,層。
(6)錢帥:即錢俶(929—988),錢镠的孫子,后歸順北宋,封吳越國王及天下兵馬大元帥。
(7)患:嫌,擔(dān)憂,憂慮。
(8)故如此:所以像這樣。(此:代指塔晃動)
(9)瓦布:蓋瓦。布:鋪設(shè)。
(10)密:私下
(11)使:派
(12)喻皓:也作預(yù)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帶人,生卒年代不詳,普通木工出身,北宋初年曾任都料(掌管設(shè)計、施工的木工),人稱預(yù)都料。
(13)貽:本文譯作贈給。贈送財物之意。賂在上古并不作賄賂講,其由“贈送財物”引申出的“賄賂”之義是后起的。“賄賂”在古代叫“賕”。
(14)易:容易
(15)耳:語氣助詞,無實義
(16)但:只。
(17)訖(qì):完畢,終了。
(18)實釘:用釘子釘實、釘牢。
(19)如:遵照。
(20)遂:果然。
(21)蓋:因為。
(22)彌束:全部緊束,文中指“通過逐層釘板,,使塔體得到緊固、結(jié)構(gòu)得到加強(qiáng)”的意思。
(23)六幕:文中指立方體的上、下、左、右、前、后六個面,即下文舉例所用箱子的六個面。
(24)胠篋(qū qiè):打開的箱子,胠:從旁邊打開,撬開。
(25)履:踩踏,走。
(26)相持:互相支撐。
(27)自:自然。
(28)伏:通“服”,敬佩,信服,佩服。
(29)精:精熟。
(30)定:穩(wěn)定
(31)持:支持
【翻譯】
錢氏統(tǒng)治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時,錢俶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說:“還沒有蓋瓦,上面輕,所以才會這樣。”于是在上面蓋了瓦,但是木塔還是像當(dāng)初一樣晃動。實在沒辦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讓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給她送了金釵,求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只要逐層鋪上木板,并用釘子釘牢,就不晃動了。”工匠按他說的(去做),塔身于是穩(wěn)定了。因為釘牢木板以后,各層上下更加緊密連接,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就像一只打開的箱子。人踩上去,上下及周邊四面互相支撐,當(dāng)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技藝精熟。
3 下一頁
本文關(guān)鍵詞:梵天寺木塔,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785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78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