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種珍稀動物
發(fā)布時間:2016-05-17 21:10
本文關(guān)鍵詞:四種珍稀動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我國四種珍稀動物
文章作者:網(wǎng)友投稿 | 來源: 中國四種珍稀動物
第一篇:我國四種珍稀動物
我 國 的 珍 稀 動 物 教 案 設(shè) 計 觀臺中學(xué) 陳文利 第四節(jié) 知識與技能目標(biāo): 我國的珍稀動物 (1)能舉例說出幾種我國常見珍稀野生動物的名稱和他們的生存狀況。(2)闡明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驕缃^的原因。(3)說出保護(hù)珍稀野生動物的具體措施。過程與方法目標(biāo)1.先學(xué)后教 2.通過嘗試分析資料得出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原因。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biāo)(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愉悅情感。(2)關(guān)注我國的動物資源狀況,增強(qiáng)保護(hù)珍稀、瀕危動物的自覺性。(3)形成愛護(hù)動物、熱愛自然、保護(hù)環(huán)境的意識。教學(xué)重點(1)闡明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驕缃^的原因。(2)說出保護(hù)珍稀野生動物的具體措施。教學(xué)難點通過嘗試分析資料得出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危和滅絕的正確原因。課時安排1 課時 教學(xué)過程一、輔助環(huán)節(jié) 1.導(dǎo)入 展示《海豚灣》片斷 教師:這是在去年獲得奧斯卡最佳記錄片獎的《海豚灣》 。本來善良可愛的海豚 卻被日本人無情地屠殺,本來是一片人間天堂的海灣,現(xiàn)在卻成了人間地獄。由于人 類的貪婪,越來越多的動物面臨著絕種的威脅。而我們?nèi)祟愒诖朔N情形下,究竟應(yīng)該 做些什么?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善待那些可愛又可憐的瀕危動物? 今天,我們來學(xué)習(xí)《我國的珍稀動物》 。2.出示自學(xué)目標(biāo) (1)能舉例說出幾種我國常見珍稀野生動物的名稱和他們的生存狀況。(2)闡明造成珍稀野生動物瀕;驕缃^的原因。(3)說出保護(hù)珍稀野生動物的具體措施。3.出示自學(xué)指導(dǎo) 閱讀 83-86 頁彩圖,五分鐘時間思考下列問題1.你最喜歡哪種動物? 2.關(guān)于這種動物你知道多少知識? 二.自學(xué)環(huán)節(jié) 學(xué)生自學(xué)課文,教師巡視課堂,指導(dǎo)自學(xué)。三.后教環(huán)節(jié) 1.檢查學(xué)情 提問:這些動物當(dāng)中你對哪一種最熟悉,或最喜歡?為什么?你對它又有哪些了解? 抽查學(xué)生回答。2.講解珍稀動物 因時間有限,僅講四種,剩余幾種,課下同學(xué)們自己查找資料,擴(kuò)展自己的知識。四種珍稀動物:大熊貓、東北虎、揚子鱷、白鰭豚 知識要點大熊貓:1、熊科動物 2、吃竹子 3、幼崽是早產(chǎn)兒 4、國寶、活化石 東北虎:1、發(fā)源地是中國,華南虎可能是所有老虎的祖先 2、現(xiàn)存體型最大,身體壯碩 3、虎骨酒、虎骨膏 揚子鱷:1、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征 2、吃法特殊 3、2008 年,經(jīng)過人工飼養(yǎng),已過萬條 白鰭豚:1、已存在有 2500 萬年 2、屬鯨類 3、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4、2007 年 8 月 8 日正式宣告絕種,一頭也沒有 3.提問:野生動物瀕危或滅絕的原因是什么? 學(xué)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提問:在這些因素中,哪些是因為人類無休止的貪婪、欲望而產(chǎn)生的? 4.提問:我們應(yīng)該如何保護(hù)這些珍稀動物? 學(xué)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5.提問:如果你發(fā)現(xiàn)一只受傷的丹頂鶴或其他珍稀動物,你應(yīng)該怎么做? 6.當(dāng)堂練習(xí) 四、布置作業(yè) 課下查找剩余幾種珍稀動物的資料,制成宣傳片或幻燈片,找出最優(yōu)秀者。第一篇:我國四種珍稀動物
我國珍稀動物 穿山甲 穿山甲為鱗甲目, 穿山甲為鱗甲目, 鱗鯉科 地棲性哺乳動 物。多在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丘陵雜灌叢 較潮濕的地方挖穴而居。晝伏夜出, 較潮濕的地方挖穴而居。晝伏夜出,遇敵 時則蜷縮成球狀。其鱗片可做藥用, 時則蜷縮成球狀。其鱗片可做藥用,稱之 為麒麟片、山甲片、錢鯉甲等。為麒麟片、山甲片、錢鯉甲等。為中國二 級保護(hù)動物。級保護(hù)動物。 大靈貓 大靈貓,俗名香貓、九江貍,九節(jié)貍 、靈貍、麝香 貓,大靈貓生性機(jī)警,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善于 攀登樹木,也善于游泳,為了捕獲獵物經(jīng)常涉入水 中,但主要在地面上活動,具有藥用價值。國家二 級保護(hù)動物,生活在熱帶, 亞熱帶的林緣種類, 主要棲息在熱帶季雨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林緣 灌叢, 草叢。因為貿(mào)易被捕獵,作為醫(yī)藥成分被捕 獵,環(huán)境污染等原因數(shù)量急劇減少 大熊貓:棲息于箭竹林間,,懼寒畏暑,性 孤獨,雌雄分居,能游泳,善爬樹住樹洞 石隙喜食竹類,亦食果實和動物尸骨,性 溫順,自衛(wèi)能力弱,常受天敵傷害,分布 于我國四川西部和北部。 馬來熊 馬來熊別名狗熊、太陽熊,屬于熊科。馬來熊別名狗熊、太陽熊,屬于熊科。馬來熊是 熊類中體型最小的種類,體長100厘米左右, 100厘米左右 熊類中體型最小的種類,體長100厘米左右,體 重約50千克。體胖頸短,頭部短圓,眼小, 50千克 重約50千克。體胖頸短,頭部短圓,眼小,鼻、 唇裸露無毛,耳小而頸部寬。全身毛短絨稀, 唇裸露無毛,耳小而頸部寬。全身毛短絨稀,烏 黑光滑;鼻與唇周為棕黃色,眼圈灰褐; 黑光滑;鼻與唇周為棕黃色,眼圈灰褐;胸部有 一棕黃色的馬蹄形塊斑。兩肩有對稱的毛旋, 一棕黃色的馬蹄形塊斑。兩肩有對稱的毛旋,胸 斑中央也有一個毛旋。尾約與耳等長; 斑中央也有一個毛旋。尾約與耳等長;趾基部連 有短蹼。有短蹼。 川金絲猴 體型中等猴類。鼻孔向上仰,顏面部為藍(lán)色, 無頰囊。頰部及頸側(cè)棕紅,肩背具長毛,色澤金黃, 尾與體等長或更長。成年雄體長平均為680mm,尾長 685mm 。 川金絲猴的體形較大,頭圓,耳短,眼睛為深褐色,嘴唇厚,吻 部肥大,嘴角處有瘤狀的突起,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大和變 硬。兩頰和額的正中的毛都向臉的中央伸展,露出兩個凹陷的天 藍(lán)色眼圈和一個突出的天藍(lán)色吻圈,再加上鼻骨退化,沒有鼻梁, 形成了一個鼻孔上翹的朝天的鼻子,更顯得格外有趣。 為了幫助保護(hù)您的隱私,PowerPoint 禁止自動下載此外部圖片。若要下載并顯示此圖片,請單擊消息欄中的 “選項”,然后單擊 “啟用外部內(nèi)容 ”。 棕熊 身長 ,頭-軀干, 雄170軀干, 170雌尾長280cm 雌尾長8-14cm 。體 通常雄重 ,通常雄540kg~650kg 150kg~300kg但體形大的 雌150kg~300kg但體形大的 個體并不少見, 個體并不少見,不少的雄性能 達(dá)到600kg,而且過冬前的體重 達(dá)到600kg, 600kg 會比平時大得多。會比平時大得多。 云豹 云豹,屬于哺乳類的貓科動物,只分布于亞洲的東南部, 云豹,屬于哺乳類的貓科動物,只分布于亞洲的東南部, 貓科動物 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臺灣, 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臺灣,包括緬甸和 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 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一 直向南到馬來西亞、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為止。直向南到馬來西亞、婆羅洲、蘇門答臘、爪哇等地為止。云豹名字由來是因為豹皮有云狀斑點。云豹名字由來是因為豹皮有云狀斑點。云豹是現(xiàn)存貓科 動物中比較原始的類型。按頭顱比例來算, 動物中比較原始的類型。按頭顱比例來算,云豹的犬齒 是現(xiàn)存貓科動物中最長的。云豹主要以樹棲動物為食。是現(xiàn)存貓科動物中最長的。云豹主要以樹棲動物為食。云豹的生存目前受到嚴(yán)重威脅, 云豹的生存目前受到嚴(yán)重威脅,美麗的皮毛讓它們成為 了獵取目標(biāo) 儒艮為海生草食性獸類.其分布與水溫,海流以 及作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關(guān)系.多在 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 水進(jìn)入河口,取食后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 外海.以2~3頭的家族群活動,在隱蔽條件良 好的海草區(qū)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 認(rèn)作"美人魚"浮出水面,給人們留下了很多 美麗的傳說. 熊貍 熊貍,英文名Bearcat或Binturong(來自馬來語, 熊貍,英文名Bearcat或Binturong(來自馬來語, Bearcat 另說來自他加祿語),學(xué)名Arctictis ),學(xué)名 另說來自他加祿語),學(xué)名Arctictis binturong。一種靈貓科動物。熊貍屬于蹠 binturong。一種靈貓科動物。熊貍屬于蹠行動 行走的時候腳掌著地,像熊; 物,行走的時候腳掌著地,像熊;熊貍的眼睛會 遇強(qiáng)光變成一道豎縫,像貓。遇強(qiáng)光變成一道豎縫,像貓。熊貍的名字就是從 這兩點相似性來的。這兩點相似性來的。 豹 豹是貓科豹屬的一種動物,在四種大型貓科動物( 豹是貓科豹屬的一種動物,在四種大型貓科動物(其余 豹屬的一種動物 貓科動物 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 中體積最小。肩高約0.9 美洲豹) 0.9米 三種為獅、虎及美洲豹)中體積最小。肩高約0.9米,體 長約一米,體重50千克。僅尾長就60厘米。50千克 60厘米 長約一米,體重50千克。僅尾長就60厘米。豹的顏色鮮 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錢豹 花豹。金錢豹或 艷,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錢豹或花豹。豹可以說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 豹可以說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 度快。既會游泳,又會爬樹。性情機(jī)敏, 度快。既會游泳,又會爬樹。性情機(jī)敏,嗅覺聽覺視覺 都很好,智力超常,隱蔽性強(qiáng), 都很好,智力超常,隱蔽性強(qiáng),長長的尾巴在奔跑時可 以幫助豹保持平衡。以幫助豹保持平衡。它亦是少數(shù)可適應(yīng)不同生境的貓科 動物。豹也是文學(xué)作品和繪畫的熱點題材之一。動物。豹也是文學(xué)作品和繪畫的熱點題材之一。 白鰭豚 白鰭豚為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白暨豚、白旗。白鰭豚為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白暨豚、白旗。白 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暨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中文名白鰭豚, 暨豚是鯨類家族中小個體成員,中文名白鰭豚, 屬于喙豚科,,身體呈紡錘形, ,,身體呈紡錘形 屬于喙豚科,,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 具長吻 白鰭豚已存在有2500萬年, 2500萬年 毛,具長吻,白鰭豚已存在有2500萬年,喜歡群 視聽器官嚴(yán)重退化 聲納系統(tǒng)特別靈敏 退化, 系統(tǒng)特別靈敏, 居,視聽器官嚴(yán)重退化,聲納系統(tǒng)特別靈敏,能 在水中探測和識別物體。白鰭豚是恒溫動物 恒溫動物, 在水中探測和識別物體。白鰭豚是恒溫動物,用 肺呼吸,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 肺呼吸,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現(xiàn)已瀕臨滅 絕。 初一七班 九組 齊雙雙 訾雪晗 李聰 臧熙喆 臧熙喆第一篇:我國四種珍稀動物
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huán)境多樣,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 擁有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 占世界種類總數(shù)的 10%以上。160 有 多種聞名世界的特產(chǎn)珍稀動物…… 01☆大熊貓 ☆ 【科屬】熊科 熊貓亞科 大熊貓 瀕危等級CITES:附錄 I IUCN:瀕危 國家重點保護(hù)等級一級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中國的國寶動物 02☆金絲猴(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 ☆金絲猴 川金絲猴 滇金絲猴、黔金絲猴) 川金絲猴、 【金絲猴】(jinsihou)脊椎動物,哺乳綱,靈長目,猴科,疣猴亞 科,仰鼻猴屬。【學(xué)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居⑽拿縎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 毛質(zhì)柔軟,為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群棲高山密林中。中國金絲猴分 川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三種(還有一種越南金絲猴),均已 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03☆白鰭豚 ☆ 【中文名稱】:白鰭豚 【俗名】:白豚、白鰭豚、白旗,簡稱 【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國家重點保護(hù)動物級別】:一級(1995 年被列為一級瀕臨滅 絕動物) 【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瀕危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極危,可能已滅絕(總部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 盟發(fā)布《2007 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 I 【生態(tài)環(huán)境】:淡水及咸淡水交匯水域 【致危因素】:回游被切斷,過度捕獵,環(huán)境污染,航運繁忙 【保護(hù)措施】:遷地保護(hù) 【國內(nèi)分布】:長江 (Yangtze River), 錢塘江(Qiantang Jiang) [洞庭作文湖及長江中下游] 【分類地位】動物界 Animali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哺乳綱 Mammalia 鯨目 Cetacea 齒鯨亞目 Odontoceti 白鰭豚科 Lipotidae 白鰭豚屬 Lipotes 白鰭豚種 L. vexillifer 04☆白唇鹿 ☆ 【中文名稱】白唇鹿 【中文俗名】 巖鹿、白鼻鹿、黃鹿、、“哈馬”(藏語) 【拉丁學(xué)名】Cervus albirostris 【英文名稱】white-lipped deer 【分類】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鹿科 (Cervidae) 屬:鹿屬 (Axis) 【保護(hù)級別】 紅皮書瀕危等級 瀕危(E) 保護(hù)等級 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IUCN 等級 易危(VU) CITES 未列入 05☆華南虎 ☆ 【物種名稱】 拉丁文學(xué)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英文名:south China tiger 中文名:華南虎 中文別名:廈門虎,南中國虎,中國虎 【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貓科 Felidae 屬豹屬 Panthera 種虎 P. tigris 亞種華南虎 P. t. amoyensis 【保護(hù)級別】 華南虎是虎所有種類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估計世界上少于 20 至 30 只野生華南虎,在中國的 19 個動物園中還有 70 只圈養(yǎng)的 華南虎,為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1996 年被國際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列為極 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于 1981 年被列入 CITES 公約附錄Ⅰ保護(hù) 名單。06☆麋鹿(四不像) ☆麋鹿(四不像) 【中文名稱】:麋鹿 【拉丁學(xué)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國家重點保護(hù)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瀕危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野生絕滅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tài)環(huán)境】:低洼濕地和沼澤(大豐麋鹿自然保護(hù)區(qū)) 【致危因素】:棲息地破壞,過度捕獵 【國內(nèi)分布】:北京, 江蘇 (人工引進(jìn)) 【分類地位】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鹿科 Cervidae 亞科鹿亞科 Cervinae 屬麋鹿屬 Elaphurus,Milne-Edwards, 1866 種麋鹿 E. Dravidians 07☆揚子鱷 ☆ 中文名:揚子鱷 中文別名:中華鼉、土龍、豬婆龍 拉丁文學(xué)名:Alligator sinensis 英 文 名Chinese Alligator 鼉 科Alligatoridae 【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爬行綱 Sauropsida 目鱷目 Crocodilia 科鼉科 Alligatoridae 屬短吻鱷屬 Alligator 種揚子鱷 A. sinensis 【保護(hù)級別】 揚子鱷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被列入 CITES 附錄 I,IUCN 則列為極危。1979 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揚子鱷養(yǎng)殖場,開展人工飼養(yǎng)繁殖研 究,1982 年 6 月建立揚子鱷自然保護(hù)區(qū),1983 年 在保護(hù)區(qū)內(nèi)設(shè)立 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先后投資 170 萬元,建成小型飼養(yǎng)庫塘 8 座, 分年飼養(yǎng)池 10 個,繁殖區(qū) 1 處,孵化、飼養(yǎng)、越冬系統(tǒng) 1 座。經(jīng)過 幾年試驗,基本成功,人工孵化成活率達(dá) 95.4%,共已殖幼鱷 2000 余條,榮獲國家自然科學(xué)獎。08☆鱷蜥 ☆ 中文學(xué)名鱷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鱷蜥科 中文屬名鱷蜥屬 中文俗名落水狗 潛水狗 大睡蛇 水蛤蚧 拉丁文目名LACERTILIA 拉丁文科名Shinisauridae 拉丁文屬名Shinisaurus 拉丁文種名crocodilurus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Ahl, 1930 英文俗名Chinese crocodile lizard (ru) 【瀕危等級】 CITES 瀕危等級附錄 II 生效年代1997 國家重點保護(hù)等級一級 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 生效年代1996 09☆大鯢(娃娃魚) ☆大鯢(娃娃魚) 【中文名稱】:大鯢 【拉丁學(xué)名】:Andrias davidianus 【俗名】:娃娃魚,人魚,孩兒魚,狗魚,鱈魚,腳魚,啼魚, 臘狗 【國家重點保護(hù)動物級別】:二級 【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未定(I)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 I 【生態(tài)環(huán)境】:山溪或水潭中 【海拔上限】2800 【海拔下限】100 【致危因素】:因為貿(mào)易被捕獵,作為醫(yī)藥成分被捕獵,作為食 物被捕獵,回游被切斷,環(huán)境污染 【保護(hù)措施】:人工飼養(yǎng),人工繁殖,國家級等級,已有保護(hù)區(qū) 【國內(nèi)分布】:寧夏,河北, 山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 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四川, 貴州, 云南, 陜西, 甘肅, 青海 10☆中華鱘 ☆ 俗稱:鱘魚、鰉鱘、大癩子、黃鱘、著甲、臘子、覃龍、鰉魚、 鱘鯊等。拉文種名:Acipenser sinensis Gray 英文種名:Chinese sturgeon 11☆白鱘 ☆ 白鱘(Psephurus gladius)屬鱘形目,匙吻鱘科,白鱘屬。俗稱:象魚、箭魚、柱鱘鰉、琵琶魚,古時稱鮪。拉文種名Psephurus gladius(Martens) 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 。瀕危等級:瀕危。中國國家Ⅰ級保護(hù)野生動物。IUCN(1996)CR CITES(1997) 附錄Ⅱ。白鱘是中國特有的大型經(jīng)濟(jì)魚類,被列為珍貴保護(hù)動物。與分布于北 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匙吻鱘為本科僅存的 2 種 。該科魚類在魚類起 源、演化與地理分布上,有重要學(xué)術(shù)價值。 12☆白頭葉猴 ☆ 學(xué)名為 Presbytis leucocephalus 別名:花葉猴 分類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目靈長目 科猴科 屬葉猴屬 屬于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外形酷似黑葉猴的白頭葉猴是我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廣西的左江和 明江和十萬大山圍成的狹小三角地帶內(nèi)。13☆臺灣猴 ☆ 中文學(xué)名臺灣猴 中文目名靈長目 中文科名猴科 中文屬名獼猴屬 臺灣猴僅產(chǎn)于我國臺灣,最早被發(fā)現(xiàn)于南部沿海的石巖地區(qū),所以又 有“巖棲獼猴”的名字,以高雄的壽山密林中最多,故稱臺灣猴。毛絨 較厚,似羊毛狀,背毛橄欖褐色,腹面灰白色,股間有黃褐色大斑。由于四肢近于黑色,故又稱“黑肢猴”。頦面及臀疣近淺紅灰色,由額中 間至鼻端有 1 條縱行褐色細(xì)毛,頰須暗色而有圍巾狀長毛。尾粗大, 尾毛較多,尾端背面近于黑色。為世界上稀有的珍貴動物,已被列為 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近年曾發(fā)現(xiàn)有全身白毛的個體,尤為珍貴。14☆藏酋猴 ☆ 名稱:藏酋猴 學(xué)名:Macaca thibetana 英文名:Tibetan macaque,Stump-tailed Macaque 別名:四川 短尾猴 大青猴 毛面猴 青猴 馬猴藏酋猴、黃山猴 藏名音譯:阿哈 物種分類:屬于靈長目、猴科、獼猴屬 分布于我國中部地區(qū), 東至浙江、 福建, 西到四川, 北達(dá)秦嶺南部, 南界為南嶺在西藏分布于察雅、江達(dá)、貢覺、芒康等地。。藏酋猴是 中國特有種,由于開墾及闊葉林遭到破壞,生存范圍已很狹窄,在武 夷山、貓兒山及唐家河自然保護(hù)區(qū)尚有一定數(shù)量。15☆普氏原羚 ☆ 【中文名稱】:普氏原羚 【拉丁學(xué)名】:Procapra przewalskii 【俗名】:黃羊,灘黃羊,灘原羚,又名中華對角羚 【藏名音譯】:普氏果瓦 【國家重點保護(hù)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資料不足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瀕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tài)環(huán)境】:草原、荒漠 【致危因素】:棲息地破壞,種間競爭,種群隔離,過度捕獵 【分類地位】:偶蹄目,?,羚羊亞科,原羚屬 普氏原羚是我國特有的哺乳動物中數(shù)量最少的物種,1996 年普氏原 羚被 IUCN 紅皮書列為極危級(CR)動物,1998 年再次被 IUCN 紅 皮書列為極危級(CR)動物,1999 年我國的瀕危動物獸類紅皮書中 將其列為極危級動物, 現(xiàn)被國家林業(yè)局列入 2000-2005 年重點保護(hù) 野生動植物 15 大工程之一。1988 年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hù)野生動物名錄》,本已種被列為 我國Ⅰ級保護(hù)動物,但嚴(yán)格執(zhí)法仍待加強(qiáng)。保護(hù)措施建議 普氏原羚 系我國甚或世界上有蹄動物中處于最瀕危的物種, 若不采取進(jìn)一步的 保護(hù)措施,恐有隨時滅絕的危險。 16☆藏羚 ☆ 【中文名】藏羚 【拉丁學(xué)名】Pantholops hodgsoni 【俗名】羚羊,藏羚羊 【科屬】牛科、藏羚屬 【英文名】 Chiru, Tibetan antelope 【CITES 公約附錄】 附錄 I 【IUCN 等級】 未列入 【紅皮書等級】 漸危 【國家保護(hù)等級】 一級 【瀕危原因】 棲息地破壞,作為食物被捕獵,因為貿(mào)易被捕獵 藏羚是中國青藏高原的特有動物、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也是列 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中嚴(yán)禁進(jìn)行貿(mào)易活 動的瀕危動物。17☆臺灣鬣羚 ☆ 物種名稱 中文科名:? 中文屬名:鬣羚屬 中文俗名:無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Naemorhedus swinhoei 英文名:Taiwan serow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Gray, 1862 分布范圍 臺灣鬣羚僅產(chǎn)于我國的臺灣省, 在產(chǎn)地又有“野山羊”、 “臺灣羚羊” 等俗名。主要生活于海拔 1000—3000 米的高山密林、懸崖峭壁或者 草原和平原地帶。18☆野牦牛 ☆ 【基本資料】 中文名:野牦牛 別名:野牛 學(xué)名:Bos mutus(Poěphagrt mutrs) 英文名:wild yak 藏名音譯:亞歸 特有種:青藏高原特有牛種 保護(hù)級別:國家一類保護(hù)動物!痉诸惖匚弧 偶蹄目,?疲喛、牦牛屬。是家牦牛的野生同類,典型的 高寒動物,性極耐寒。動物界 Fauna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哺乳綱 Mammalia → 真獸亞綱 Tberia → 偶蹄目 ARTIODACTYLA → 反芻亞目 Ruminantia → 有角下目 Pecora → 牛總科 Bovioidea → ? Bovidae → 牛亞科 Bovinae → 牛屬 Bos → 野牦牛 Bos mutus=Bos grunniens 19☆荒漠貓 ☆ 物種名稱 荒漠貓 學(xué)名:Felis bieti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Milne-Edwards,1892 英文名:Chinese desert cat, Chinese mountain cat 別名:草貓、草猞猁、荒貓、漠貓 同物異名:Felis chutuchta , Felis chutuchta Birula, 1917 , Felis pallida Büchner, 1893 , 種類 食肉目 CARNIVORA 貓科 Felidae 貓亞科 Felinae 貓屬 Felis 瀕危信息 CITES:附錄 II IUCN數(shù)據(jù)缺乏(DD) Felis subpallida Jacobi,1922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瀕危等級:瀕危 國家重點保護(hù)野生動物等級:2 級 動物繁殖 荒漠貓可算是神秘的小動物, 它們還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哦 (當(dāng)然, 據(jù)說蒙古也略有分布)。說它們神秘,是因為人類對它們所知不多, 甚至連居住地都不能確定。以前人們曾記載在我國,它們可能分布在 四川、青海、甘肅、寧夏和陜西等地。但經(jīng)過有關(guān)人員科學(xué)評估后, 認(rèn)為它們目前只出現(xiàn)在青海西部和四川北部(詳見《瀕危物種科學(xué)通 訊》2004 年第三期),不畏氣候的惡劣,在那里的荒漠、山林邊緣、 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地帶生活。由于數(shù)量稀少,它們被定為我國 II 級保護(hù)動物(不知道目前是否上升到 I 級)。聽說青海西寧人民公園 中的動物園曾成功人工繁殖出荒漠貓, 使園內(nèi)荒漠貓數(shù)量達(dá)到 10 只, 這也使西寧動物園成為目前世界上所有動物園中荒漠貓數(shù)量最多的 一個。它們的存在也幫助人們對荒漠貓有了些更多的了解。20☆黑麂 ☆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黑麂 【拉丁學(xué)名】:Muntiacus crinifrons 【俗名】:紅頭麂,蓬頭麂、紅頭青麂、烏金麂,奉化人也叫烏 獐 【英文名】:Black fronted Muntjac 【商品名】:麝香 【國家重點保護(hù)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IUCN)】:易危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漸危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CITES)】:附錄 I 【生態(tài)環(huán)境】:苔蘚林 、稀樹草原 【致危因素】:種內(nèi)生物學(xué)特點,棲息地破壞,作為食物被捕獵, 因為貿(mào)易被捕獵 【國內(nèi)分布】:浙江, 安徽, 云南, 廣東 【分類地位】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鹿 科(Cervida) 屬麂屬(Muntiacus) 分布范圍 黑麂是我國的特產(chǎn)動物,沒有亞種分化,分布范圍十分狹小,僅 見于浙江的桐廬、安吉、余杭、臨安、富陽、諸暨、建德、淳安、東 陽、金華、開化、常山、衢縣、遂昌、武義、晉云和龍泉、慶元等縣, 偶見于臨?h;安徽的廣德、寧國、涇縣、青陽、貴池、石臺、太平、 旌德、績溪、歙縣、休寧、黟縣、祁門、東至等縣;江西的婺源、玉 山縣;福建的浦城縣,整個分布區(qū)瀕及 4 省 39 個縣,面積約 7.65 萬平方公里。21☆四川山鷓鴣 ☆ 【物種名稱】 中文名稱:四川山鷓鴣 中文別名:砣砣雞、筍雞 拉丁名:Arborophila rufipectus 英文名:Sichuan Hill Partridge 【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屬:山鷓鴣屬 Arborophila ardens 【分布范圍】 沒有亞種分化。是中國特有的鳥類。分布范圍極狹窄,迄今僅發(fā) 現(xiàn)于我國四川省的屏山、甘洛、馬邊、峨邊、沐川等縣!颈Wo(hù)級別】 保護(hù)級別國家 I 級重點保護(hù)動物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列為瀕危種 IUCN1994 年列為瀕危種 22☆海南山鷓鴣 ☆ 【物種名稱】 中文名:海南山鷓鴣 中文俗名:山赤姑 拉丁名:Arborophila ardens 英文名:Hainan Hill Partridge 【分類】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屬:山鷓鴣屬 Arborophila ardens 【分布范圍】 中國特產(chǎn)雉類,僅分布于海南省。全球性易危種(Collar et al., 1994)。罕見。 種群現(xiàn)狀 海南山鷓鴣分布區(qū)狹窄、數(shù)量非常稀少的種類,野外總數(shù)不足 10000 只。原始森林面積不斷縮減,以及亂捕濫獵是海南山鷓鴣生存 的嚴(yán)重威脅!颈Wo(hù)級別】 屬于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列為瀕危種 IUCN1994 年列為瀕危種 國際自然保護(hù)同盟列入 2000 年-2004 年的保護(hù)行動計劃,并建 議作為海南物種保護(hù)的“旗艦種”。23☆白頸長尾雉 ☆ 【名稱】白頸長尾雉 【學(xué)名】Syrmaticus reevesii 【別名】橫紋背雞 【英文名】White-necked Long-tailed Pheasant 【物種分類】屬于鳥綱、雞形目、雉科、長尾雉屬 【分布】分布于我國長江以南的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南、 兩廣,F(xiàn)狀與保護(hù) 白頸長尾雉是我國特產(chǎn)鳥類, 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 T 級和國 家重點保護(hù)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由于過去大量森林 被砍伐,毀林開荒和林型改造,使白頸長尾雉的棲息生境遭到很大破 壞,加之大量獵取,使種群數(shù)量日趨下降,數(shù)量稀少。據(jù) 1984 年在 浙江開化縣對白頸長尾雉典型棲息地的調(diào)查,夏季種群密度為 3. 5 只/km2,冬季 6. 9 只/km2。易飼養(yǎng),在國內(nèi)外動物園被飼養(yǎng)供觀賞。24☆黃腹角雉 ☆ 物種名稱 中文名稱:黃腹角雉 中文別名:角雞、吐綬鳥、壽雞 拉丁學(xué)名:Tragopan caboti 命名人及年代Geoffroy St. Hilaire, 1866 英文名稱:Yellow-bellied Tragopan 分類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屬:角雉屬 分布范圍 黃腹角雉為我國特產(chǎn)鳥。產(chǎn)于浙江泰順、文成、景寧、云和、麗 水、遂昌、衢縣、龍游;江西永新、井岡山、鉛山、萬年、上猶、崇 義、大余;廣東乳源、陽山、樂昌、曲江、連山、始興、仁化、南雄、 大埔、五華、潮州、懷集;福建武夷山;廣西恭城、永福、靈川、興 安、富川、賀縣、融安;湖南莽山。保護(hù)級別 保護(hù)級別: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紅皮書e IUCNe CITES 1 《世界雉類保護(hù)行動計劃 2000-2004》確定的急需保護(hù)種類 致危因素:棲息地內(nèi)闊葉林被取代為人工載植的針葉林,導(dǎo)致黃 腹角雉棲息條件的惡化甚至喪失。天敵主要是青鼬 Charronia flavigula、豹貓 Felis bengalensis、松鴉 Garrullus glandariu 對孵卵 雌鳥及卵的殘害十分嚴(yán)重。25☆雉鶉 ☆ 物種名稱 【中文名稱】雉鶉 【中文別名】黑雞、貝母雞 木坪雉雷鳥 四川雉鶉 四康雉鶉 【拉丁學(xué)名】Tetraophasis obscurus 【英文名稱】Verreaux's Monal Partridge 分類分類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雞形目 GALLIFORMES 科:雉科 Phasianidae 屬:雉鶉屬 分布范圍 為中國特產(chǎn)鳥類。分布于青海,甘肅文縣、康縣、祁連山,西藏 芒康、江達(dá)、察隅、米林、朗縣拉多,四川馬爾康、松潘,均為留鳥。種群現(xiàn)狀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地方性不罕見。見于四川岷山、 邛崍山及沿青海-甘肅邊境祁連山由林線至海拔 4600 米的多巖山 地。保護(hù)級別 保護(hù)級別: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紅皮書 r 1 CITES 26☆黑長尾雉 ☆ 基本資料 【中文名】 黑長尾雉 【中文學(xué)名】 黑長尾雉 【中文目名】 雞形目 【中文科名】 雉科 【中文屬名】 長尾雉屬 【同物異名】 Calophasis mikado Ogilvie-Grant, 1906, 【中文俗名】 帝雉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Ogilvie-Grant, 1906) 【英文俗名】 Mikado Pheasant 瀕危信息 【CITES 瀕危等級】 附錄 I 生效年代1997 【IUCN 瀕危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1996 【IUCN 瀕危等級】 生效年代2003 年 【國家重點保護(hù)等級】一級 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未定 生效年代1996 分布情況 【分布范圍】臺灣的特有種。產(chǎn)于臺灣中部及東部。為我國臺灣 省特產(chǎn)鳥類!痉植紶顩r】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為罕見留鳥, 見于海拔 1800~3000 米的臺灣中部山區(qū)。 27☆藍(lán)鷴 ☆ 【名稱】藍(lán)鷴 【學(xué)名】Lophura swinhoii 【英文名】Taiwan Blue Pheasant 【別名】藍(lán)腹鷴 【物種分類】屬于雞形目、雉科、鷴屬 【分布】為我國臺灣省特產(chǎn)鳥類 28☆褐馬雞 ☆ 基本資料 【中文正名】褐馬雞---珍禽國寶 【拉丁學(xué)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命名】Swinhoe,1862 【英文名】Brown=cared Pheasant 【地理分布】瀕危種。僅見于我國山西呂梁山、河北西北部?倲(shù)約 5000 只!颈Wo(hù)等級】國家重點保護(hù)Ⅰ級 29☆白馬雞 ☆ 【學(xué)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Hodgson,1838 【英文名】White Eared-Pheasant 【別名】白馬雞又名雪雉、歷史上也曾經(jīng)被稱作藏馬雞(當(dāng)時認(rèn)為藏 馬雞系本物種的一個亞種,根據(jù)分布地域?qū)?dāng)時本物種的各個亞種統(tǒng) 稱為藏馬雞) 【分類】雞形目、雉科、馬雞屬 【分布范圍】 白馬雞是中國特產(chǎn),分布于四川、西藏東部、甘肅東南部、青海 南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帶。 【保護(hù)級別】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鳥類》中列為易危種; IUCN1994 年列為易危種; CITES1995 年列入附錄 I 30☆藏馬雞 ☆ 【拉丁名】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英文名】Tibetan Eared Pheasant 【物種分類】鳥類→雞形目→雉科→馬雞屬 【分布范圍】 藏馬雞僅分布于我國四川西部、青海南部、西藏東部和云南西北 部,是我國特產(chǎn)鳥類。為四川、青海、西藏、云南等地留鳥!痉N群現(xiàn)狀于保護(hù)級別】 藏馬雞是我國特產(chǎn)鳥類,數(shù)量稀少,分布區(qū)域狹窄,已被列入國 際鳥類保護(hù)委員會 (ICBP)世界瀕鳥類紅皮書和我國國家重點保護(hù)野 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hù)動物。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yè)局 2000 年 8 月 1 日發(fā)布的《國家保護(hù) 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jì)、科學(xué)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1☆藍(lán)馬雞 ☆ 【物種信息】 中文學(xué)名藍(lán)馬雞 中文目名雞形目 中文科名雉科 中文屬名馬雞屬 中文俗名角雞 松雞 呼和-哈登哈日阿 馬雞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allas, 1811) 【分布】 中國中北部特有種。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地方性 常見,分布于青海東部及東北部、甘肅南部、寧夏、西藏東北部(唐 古拉山脈)及四川北部海拔 2000~4000 米地帶。分布于寧夏及內(nèi)蒙 古的賀蘭山種群的其余分布區(qū)相去甚遠(yuǎn)!緸l危級別】 國家重點保護(hù)等級二級 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易危 生效年代1996 32☆斑尾榛雞 ☆ 【物種名稱】 學(xué)名:Terastes sewerzowi 中文名:斑尾榛雞 英文名:Chinese Hazel Grouse 藏名音譯:榛恰久差 別名:花尾飛龍,羊角雞,飛龍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Przevalski, 1876 【保護(hù)級別】 國家一級保護(hù)動物 【種類介紹】 斑尾榛雞又稱羊角雞, 為我國特有品種, 只產(chǎn)于我國甘肅、 青海、 四川等地。有兩個亞種:指名亞種和四川亞種(secunda)。【種群現(xiàn)狀】 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被列為瀕危種。33☆海南虎斑(開鳥) ☆海南虎斑(開鳥) 【中文名】 【英文名】 海南虎斑(開鳥) Chinese Night Heron 【學(xué)名(拉丁名)】 Gorsachius magnificus 【中國保護(hù)等級】 II 【特征習(xí)性】 體長約 605 毫米。初級飛羽灰褐色,有綠色閃輝。上體暗褐色, 腋羽葡萄褐并貫以白紋;額、頭頂、枕及頰部暗褐色,冠羽黑色;眼 后有一條白色條紋向后延伸至耳羽上方。虹膜黃色;嘴黑色,下嘴基 部黃色。棲息于高山的山溝、河谷或其他水域附近。食物為小魚、蛙類和 昆蟲等 。…… …… 來自%C0%B6%D4%C6%D0%A1%D1%FD/blog/ite m/74c1e11eab9cc264f724e441.html本文關(guān)鍵詞:四種珍稀動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3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463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