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動力技術在食品殺菌領域的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2-02-14 01:41
近年來,因誤食不潔食物等原因導致人們感染致病菌的事件頻發(fā),致病菌不但嚴重危害了人類的生命安全,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食品、醫(yī)療等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傳統(tǒng)滅菌方法雖然能夠有效殺滅致病菌,但往往耗時耗力,特別是對食品行業(yè),傳統(tǒng)滅菌方法會對食品質構與風味造成破壞。此外,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致病菌的出現(xiàn)更是給人類帶來了嚴峻的考驗?茖W界一直致力于尋找更優(yōu)殺菌方案,聲動力技術是一種新型非熱力殺菌技術,因其快速安全、穿透力強、生物滅活效果好而備受關注。本文主要闡述了聲動力殺菌技術的作用機理,著重分析了聲敏劑、超聲波等因素對聲動力殺菌的影響以及研究進展,為聲動力殺菌技術應用于食品安全領域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文章來源】:食品科學. 2020,41(1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聲動力技術殺菌機理
卟啉是一類由4個吡咯類亞基的α-碳原子通過次甲基橋(=CH—)互聯(lián)而形成的大分子雜環(huán)化合物(圖2),其母體化合物為卟吩,卟吩結構中C1~C8上的H被其他基團取代后的衍生物即被稱為卟啉[36-37]。卟啉類聲敏劑根據(jù)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從血液中提取的血卟啉及其衍生物,以及從綠色植物與蠶糞中提取的葉綠素類化合物。3.1.1 血卟啉及其衍生物
聲敏劑-包合物是指將聲敏劑作為客體分子,包合嵌于另一種具備空穴結構的分子中的技術。常用的包合技術主要包括飽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凍干燥法以及噴霧干燥法等。目前應用較多的包合材料為β-環(huán)糊精。β-環(huán)糊精是由淀粉生產(chǎn)的環(huán)狀低聚糖,它具有環(huán)狀三維結構,其疏水性內腔能夠容納親脂性客體分子,而親水性外殼則確保了其能夠與水性體系相容[62]。Athanassiou等[63]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甲基-β-環(huán)糊精能有效提高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的釋放效果和抗菌活性。Shlar等[64]分別制備了姜黃素水分散液、姜黃素納米粒子水分散液(curcumin nanoparticles,CNP)與姜黃素-環(huán)糊精水分散液(curcumin-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CCD)(圖4),發(fā)現(xiàn)環(huán)糊精可以使姜黃素形成穩(wěn)定的水分散體,并在增強姜黃素的溶解性的同時保留姜黃素的活性。Shlar等通過共焦顯微鏡還發(fā)現(xiàn),相較于姜黃素處理的細菌,CCD處理的細菌在處理后幾分鐘內即可檢測到較高的熒光強度。并通過熒光顯微鏡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姜黃素位于環(huán)糊精的疏水性內腔,整個包合物可以直接被細胞攝取進入細胞體內發(fā)揮作用,CCD對微生物的抗菌能力最高。實驗結果表明環(huán)糊精與姜黃素絡合促進細菌細胞內姜黃素的傳遞。4.4 聲敏劑-脂質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聲敏劑在聲動力療法中的研究進展[J]. 田中華,黃明春,冷靜.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9(08)
[2]兩親性光敏劑五聚賴氨酸酞菁鋅的抗菌機理[J]. 劉大鋒,袁彩,陳靜怡,陳卓,黃明東.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5)
[3]非熱力光動力滅菌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研究進展[J]. 林少玲,黃晨楹,朱子瑤,崔建婷,孔令華,鄭寶東. 中國食品學報. 2018(07)
[4]Sonodynamic therapy(SDT): a novel strategy for cancer nanotheranostics[J]. Xueting Pan,Hongyu Wang,Shunhao Wang,Xiao Sun,Lingjuan Wang,Weiwei Wang,Heyun Shen,Huiyu Li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8(04)
[5]聲敏劑的聲動力活性對比研究進展[J]. 周玲玲,許明玲,劉彬,王曉芳,何玲玲,王新. 藥學研究. 2018(02)
[6]癌癥聲動力治療裝置的研究進展[J]. 王夢玄,梁曉龍,陳敏,張妮絲,戴志飛. 科學通報. 2018(03)
[7]聲動力學療法在細菌感染類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展望[J]. 張洪波,畢良佳.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24)
[8]中藥聲敏劑的研究進展[J]. 付玉鳳,劉曉燕. 吉林中醫(yī)藥. 2016(10)
[9]抗菌肽研究進展[J]. 王建忠,徐漢江,陳晶,梁朝朝.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72)
[10]聲敏劑的研究進展[J]. 王琦,劉洪成,于倩,王玨,何冬青,宋美慧,張曉臣. 黑龍江科學. 2016(11)
碩士論文
[1]聚焦超聲結合二氫卟吩e6對艾氏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研究[D]. 秦曉飛.陜西師范大學 2011
[2]超聲激活原卟啉對H22小鼠肝癌細胞線粒體功能的影響[D]. 李靜.陜西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24128
【文章來源】:食品科學. 2020,41(19)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聲動力技術殺菌機理
卟啉是一類由4個吡咯類亞基的α-碳原子通過次甲基橋(=CH—)互聯(lián)而形成的大分子雜環(huán)化合物(圖2),其母體化合物為卟吩,卟吩結構中C1~C8上的H被其他基團取代后的衍生物即被稱為卟啉[36-37]。卟啉類聲敏劑根據(jù)來源不同,可以分為從血液中提取的血卟啉及其衍生物,以及從綠色植物與蠶糞中提取的葉綠素類化合物。3.1.1 血卟啉及其衍生物
聲敏劑-包合物是指將聲敏劑作為客體分子,包合嵌于另一種具備空穴結構的分子中的技術。常用的包合技術主要包括飽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凍干燥法以及噴霧干燥法等。目前應用較多的包合材料為β-環(huán)糊精。β-環(huán)糊精是由淀粉生產(chǎn)的環(huán)狀低聚糖,它具有環(huán)狀三維結構,其疏水性內腔能夠容納親脂性客體分子,而親水性外殼則確保了其能夠與水性體系相容[62]。Athanassiou等[63]通過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甲基-β-環(huán)糊精能有效提高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多種革蘭氏陰性菌的釋放效果和抗菌活性。Shlar等[64]分別制備了姜黃素水分散液、姜黃素納米粒子水分散液(curcumin nanoparticles,CNP)與姜黃素-環(huán)糊精水分散液(curcumin-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CCD)(圖4),發(fā)現(xiàn)環(huán)糊精可以使姜黃素形成穩(wěn)定的水分散體,并在增強姜黃素的溶解性的同時保留姜黃素的活性。Shlar等通過共焦顯微鏡還發(fā)現(xiàn),相較于姜黃素處理的細菌,CCD處理的細菌在處理后幾分鐘內即可檢測到較高的熒光強度。并通過熒光顯微鏡進一步觀察發(fā)現(xiàn),姜黃素位于環(huán)糊精的疏水性內腔,整個包合物可以直接被細胞攝取進入細胞體內發(fā)揮作用,CCD對微生物的抗菌能力最高。實驗結果表明環(huán)糊精與姜黃素絡合促進細菌細胞內姜黃素的傳遞。4.4 聲敏劑-脂質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納米聲敏劑在聲動力療法中的研究進展[J]. 田中華,黃明春,冷靜.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9(08)
[2]兩親性光敏劑五聚賴氨酸酞菁鋅的抗菌機理[J]. 劉大鋒,袁彩,陳靜怡,陳卓,黃明東. 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5)
[3]非熱力光動力滅菌技術在食品安全中的研究進展[J]. 林少玲,黃晨楹,朱子瑤,崔建婷,孔令華,鄭寶東. 中國食品學報. 2018(07)
[4]Sonodynamic therapy(SDT): a novel strategy for cancer nanotheranostics[J]. Xueting Pan,Hongyu Wang,Shunhao Wang,Xiao Sun,Lingjuan Wang,Weiwei Wang,Heyun Shen,Huiyu Li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8(04)
[5]聲敏劑的聲動力活性對比研究進展[J]. 周玲玲,許明玲,劉彬,王曉芳,何玲玲,王新. 藥學研究. 2018(02)
[6]癌癥聲動力治療裝置的研究進展[J]. 王夢玄,梁曉龍,陳敏,張妮絲,戴志飛. 科學通報. 2018(03)
[7]聲動力學療法在細菌感染類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與展望[J]. 張洪波,畢良佳.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24)
[8]中藥聲敏劑的研究進展[J]. 付玉鳳,劉曉燕. 吉林中醫(yī)藥. 2016(10)
[9]抗菌肽研究進展[J]. 王建忠,徐漢江,陳晶,梁朝朝.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72)
[10]聲敏劑的研究進展[J]. 王琦,劉洪成,于倩,王玨,何冬青,宋美慧,張曉臣. 黑龍江科學. 2016(11)
碩士論文
[1]聚焦超聲結合二氫卟吩e6對艾氏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研究[D]. 秦曉飛.陜西師范大學 2011
[2]超聲激活原卟啉對H22小鼠肝癌細胞線粒體功能的影響[D]. 李靜.陜西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6241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ieribaike/362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