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夜》公開課教案
本文關鍵詞:閣夜
更多相關文章: 《閣夜》公開課教案_三槍拍課_三槍拍課_新浪博客 三槍拍課 杜甫 夔州 閣夜 《登岳陽樓》 《新安吏》 教育
系因感傷時事而作,很可能是詩人在徹夜不眠之后寫的。全詩當用低沉的調子來讀,速度要慢一些。八個詩句的節(jié)奏皆作“XX—XX—X—XX”,為避免單調起見,讀時對節(jié)拍的長短可適當加以調整,使整齊之中略有變化。此詩四聯(lián)皆對仗,出句與對句之間應有明顯間隔,如一氣讀出,就聽不出對聯(lián)的意味了。
3.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逐句分析詩歌,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① “歲暮陰陽催短影,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lián)交代了什么要素?
□“歲暮”,交代時間轉眼一年將盡,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暫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天涯”,稱所在地夔州,有客居天涯自傷飄泊凄寒,“宵”,這里指黎明前,
暗示詩人徹夜未眠,可見憂心之重。(孤寂苦悶)
②“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這一聯(lián)寫了幾種感覺?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聽覺、視覺。借聽覺寫出了兵革未息、戰(zhàn)局緊張的悲壯氣氛,音調鏗鏘;下句借視覺寫出了山川美景的秀麗,
音調轉柔。一份愛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壯情懷縈繞詩人的心頭。 ? (憂國)
③“野哭千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這一聯(lián)你讀懂了什么?
□寫“野哭”而多至“千家”,這是戰(zhàn)亂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災難;“夷歌”,顯示了地方風情。 上下句形成對比。
(憂民)
④“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悲慨?
□詩人極目遠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廟和白帝廟,而引起無限感慨。臥龍先生神機妙算一世英名,躍馬稱帝的公孫述叱咤風云一代梟雄,這些成就千秋功業(yè)的人座鐘都掩埋于黃土,化為歷史的塵埃,今日你爭我戰(zhàn)的各路人馬也終將淡出歷史舞臺,表達了詩人對宇宙永恒和人生無常的悲哀。詩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適、嚴武等相繼去世)、存者音訊不通(親朋無一子)的情況下,唯有以公孫述、諸葛亮終歸“黃土”自我安慰,更顯出內心的凄苦萬狀,表達詩人老病孤獨、親朋音信斷絕的寂寥和無奈。
(宇宙永恒,人生無常)
4.學生結合本詩的韻譯 進行背誦。
時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來越短;
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時聽到戰(zhàn)鼓號角,起伏悲壯;
山峽倒映著銀河星辰,隨波動搖。
野外幾家哭聲,傳來戰(zhàn)爭的訊息;
數(shù)處漁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謠。
諸葛亮和公孫述,一樣終成黃土;
人事變遷音書斷絕,,我寂寞無聊。
5.教師組織學生課堂背誦活動,并驗收背誦效果。
6.課堂小結。
□《閣夜》的主旨:寫詩人在夔州西閣中獨對長夜之所見,所聞和所感,表達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懷:
既有對時光飛逝、人生短促的感慨,也有客居天涯、老病孤獨的凄涼;既有對連年戰(zhàn)伐、百姓勞苦的痛惜之情,也有對宇宙永恒、人生無常的感悟。
□ 《閣夜》的寫作特點:①善用典故:“星河影動” “臥龍躍馬”。
②活用對比:以“野哭”的蕭殺死氣,對比“夷歌”的田野生氣。
③對仗整:四聯(lián)均對仗。
三.布置作業(yè)。
①背誦《閣夜》,完成《名師一號》同步習題。
②預習《李憑箜篌引》。
本文編號:801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80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