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蒙氏數學估一估教案
本文關鍵詞:學前班數學教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篇一:學前班數學教案
幾何圖形綜合
復習幾何圖形
活動名稱:復習幾何圖形活動設計:
活動時間:活動形式:分組
預定目標:1、復習幾何圖形的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并能簡單拼搭2、讓幼兒感知集合,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像能力教育資源:各種幾何圖形,膠水 紙
預定程序:
一:復習認識圖形,感知集合
1: 幼兒坐成圓圈,教師出示紙袋(內有各種幾何圖形)請幼兒來摸,幼兒從紙袋內任意拿出一張卡片,并告訴大家是什么圖形,說對的表揚,說錯的糾正
2:出示教具,學習分類,感知集合
教師出示教具(示先準備好的幾何拼圖),請幼兒觀察,請個別幼兒把圖形歸類,選把圓形找出來,在找三角形,。。。。。。。。。等
邊
3:幼兒和圖形作游戲 ,教師說:今天我們要來比一下,看哪個一小朋友站的快,拿正方形卡片的小朋友站在正方形里,那圓形卡片的站在圓形里
二:組操作活動。:
1:同種圖形拼搭
如取出的三角形,拼后說像魚。。。。。。。。。。等
2:不同圖形拼搭
讓幼兒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不同圖形中取出任意拼(幼兒拼搭時教師多鼓力幼兒要動腦筋,拼的和別人不一樣,并巡回指導)教師主要多啟發(fā)幼兒拼搭
活動反思:
《比較大小.長短.高矮》
教學內容:比較大小、長短、高矮
教學目的:1、使幼兒聯(lián)系生活經驗認識大小.長短和高矮的含義,體會比較一般方法,初步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長短和高矮。
2、使幼兒經過比較的活動,初步建立大小長短和高矮的觀念,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判斷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重點:1、 知道長短、高矮、大小的含義。
2、 初步懂得直接比較長短、高矮、大小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1、掌握比較的標準和比較的方法。
2、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達比較的結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儀器:實物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了解幼兒對實際生活中大小.長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認識。
二、新課導入
1、取出一把尺子,問:這把尺子長還是短?
2、當幼兒說出答案或爭論時,再分別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長的尺子,引起幼兒對剛才答案的懷疑,從而導入新課。
3、出示課題,明確目標。
三、新課教學
1、明確比較的要求。
(1)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對單個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較。
(2)確定什么和什么比較,比較的標準是什么。
(3)比較時,要把兩種物體的一端對齊,然后再看它們的另一端是否對齊,從而進行比較。
2、教學“大小‘長短”、“ 高矮”。
(1)提問:
圖中畫了些什么?你能說一說嗎?
(2)比一比
讓幼兒看圖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練習
4、小結
比較大小長短和高矮都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作比較,單個物件不存在大小.長短、高矮的,比較大小長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樣,一定要把一頭對齊,才能正確比較出大小長短和高矮。
5、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實物,分組進行比較,相互講出比較的結果。
六、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談談你的收獲。
七、作業(yè)
運用已學的知識,找身邊熟識的事物比一比,說一說。
認識日歷
活動目的:1. 讓幼兒認識日歷,知道一年有365天,一年共分12個月。12個月中分大月、小月和平月,大月有31天,小 月30天,平月(二月)只有28天。知道怎么分大月和小月,二月又為什么只有28天(不講閏年和閏月)。
2.讓幼兒學會看日歷,并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從而擴大幼兒的知識面,提高認識能力,并教育幼兒珍惜時間。
活動準備:
1.日歷一大張
2.回答問題的卡片若干張。發(fā)動全班幼兒收集各式各樣的掛歷、墻歷、臺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 老師把日歷貼在黑板上,讓幼兒觀看。知道這就是“日歷”。
二、認識日歷。
1、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辨認這是哪一年的日歷?并向幼兒介紹每一大格內是一個月的日歷,數數一共有幾大格,就知道一年共有幾個月了。并告訴幼兒一年中所有的天數加起來共有365天。
2、幼兒看黑板上的大日歷,回答問題:
a、一個大格子里(即每一個月)有多少天呢?(讓幼兒自己看格子里的數字來回答) b、為什么有的格內是31天,有的是30天,有的又是28天呢?小朋友,想知道原因嗎? 師講故事后小結:此日歷使用至今,規(guī)定為一月大,二
月平,??(老師一邊說,一邊指著日歷中每一個月所示的天數給幼兒看)。
3、繼續(xù)教幼兒看日歷,讓幼兒知道,每大格內,,第一排字表明的是星期幾,從星期日開始,接下去是星期一至星期六(也叫周末)。要求幼兒想想今天是哪一年幾月幾日,星期幾?昨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明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先集體回答,請個別幼兒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然后再請個別幼兒回答,并自己上來在日歷上找出這一天。
三、幼兒嘗試看日歷。
1、給每組幼兒發(fā)一張全年日歷,讓幼兒自己練習看日歷,在上面找出自己的生日,說出是幾月幾日,星期幾。再請小朋友二人一組,一人說出日期,另一人在日歷表上找到相應的位置,幾次后二人互換。
2、提問幼兒:每周有幾天要上幼兒園?(5天)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一周共有幾天呢?再指導幼兒看看自己的日歷表,明確7天為一周,一周共有7天。 3、老師講解一年的意義,如過了一年,小朋友都長大了一歲。 師問:2008年你們有多大了?那時你們想干什么事?(請幼兒自由發(fā)言。)
四、鞏固提問: 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幾個月?大月是多少天?小月是多少天?平月是幾月,有多少天?一星期有幾天? 回答完后,再讓部分幼兒上來抽老師手里的卡片,卡片上提什么問題,就回答什么問題,答對的獎一朵小紅花。
五、各種日歷展覽。 告訴幼兒,日歷可做成各種形狀,如掛在墻上的叫掛歷,貼在墻上的單張日歷叫墻歷,放在桌上的叫臺歷,還有小日歷卡,有的手機上也有日歷。
最后讓全體幼兒自由地參觀各種漂亮的日歷,評評哪一種最好看,設計得最美,自己最喜歡哪一種。
活動延伸:
1、家中,讓幼兒從日歷上找到爸爸、媽媽的生日,并自己練習每天看日歷。
2、教室里掛一個日歷,讓幼兒每天來幼兒園時,輪流撕下一張,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10以內數的加減練習
活動目標: 1、鞏固并復習10以內加減運算。 2、幼兒能通
過感觀、聽覺神經系統(tǒng)快速準確地進行計算。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以內的數的分解。游戲《拍手,對數》
1、嗨!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老師想和你們做個游戲,ok? (ok!)
湊7)老師先拍手,小朋友拍手次數與老師拍手次數加起來是7,如老師拍
3下,幼兒拍4下;老師拍2下,幼兒拍5下;老師拍4下,幼兒拍3下; ??合起來湊成6、5、8、9、4等同上法。
2、出示課件:填數,要求幼兒很快說出10的分解。
二、復習10以內加減運算。
1、游戲《開花》 教師:今天你們和老師一起做游戲開心嗎?(開心)現在老師想和你們一起再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子叫《開花》老師這里有許多花骨朵,如果小朋友答對了題,花兒就開了。幼兒問:花兒,花兒,你開嗎?教師答:我要開,我要開,答對題目我就開。出示課件口算:讓幼兒算10以內數的加減算式4 + 6= 5 +3 = 6+3= 2 + 8= 等。(教學過程可面向集體進行,也可面向個別幼兒進行) 出示課件: 看圖寫算式做一做
2、游戲《送禮物》 教師:今天小朋友表現得很好 ,現在我想獎勵你們,送給你們 一些禮物。教師面對幼兒共拿了7顆糖果,給了幼兒3顆糖果,現在老師手里還有幾顆糖果? 幼兒:老師手里共有7顆糖果,給了我3顆,現在老師手里還有4顆糖果,7-3=4此類游戲可重復進行,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
三、教師總結并結束教學。
四、課后延伸:讓幼兒在課后,根據自已生活編一些數學題
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目標: 1、復習10的加減,能準確、迅速地進行加減運算。
2、能認真觀察畫面的內容列出算式。
3、體驗和同伴在電腦上合作運算的快樂。
活動準備:
已學過10以內的加減法、電腦兩人一臺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1、開火車復習,教師說算式,幼兒輪流回答。
2、報得數復習,教師出示數卡,幼兒搶答。
二、兩人合作電腦答題列算式。
1、教師提要求:注意觀察畫面的運動,先出現幾個,在出現幾個,最后列出算式。
2、幼兒兩兩合作共同來完成作業(yè)。(兩人要商量,分配誰操作)
3、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小組。
三、活動評價。
1、說說兩人是怎樣操作的? 2、完成的情況如何?算式題練習
篇二:大班下學期蒙氏數學:認讀100以內的數 教案
每 日 教 案
篇三:蒙氏數學教案
游戲“色彩娃娃站起來”。教師發(fā)出游戲口令,說到哪種顏色娃娃,貼有相應顏色點點的小朋友就站起來。如:“請紅色娃娃站起來!眲t所有貼紅色點點的幼兒都音樂游戲“找朋友”。教師放音樂′a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拍手找貼有和自己相同顏色點點的幼兒做朋友。游戲熟練后,幼兒可以互相交換不同顏色的點點再進槳
行游戲懣鉛
4. 分組活動。
第一組:粘貼畫“色彩娃娃穿新衣”。幼兒將三種顏色的色彩娃娃頭粘貼在白紙上,然后給每個娃娃選相同顏色的衣服并粘貼n
第二組:操作學具“色板”。請將相同顏色的兩塊色板放在一起,試著說出每塊色板的顏色名稱n
第三組:操作彩色筆。幼兒將相同顏色的彩色筆找出來成為好朋友放在一起。
5. 交流小結,收拾學具n
具及分組操作材料收拾整齊n欣賞幼兒分組活動的成果,鞏固幼兒按顏色配對的規(guī)則意識。引導幼兒將學
Z 雙同求導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一種屬性找出同類或不同類的物體,并嘗試說出物體的特征。2. 嘗試按物體的一種特征歸類。
3. 體驗操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彩色魚”;神秘袋若干(裝人相同的幾個物品和1個不同的物品,如放5 條大魚和1 條小魚)。
2. 學具準備:“彩色魚”:彩筆若干:神秘袋若干。
3. 《操作冊》第1冊第3-4 頁。
活動過程:
1.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幼兒和教師邊念兒歌(兒歌附后>邊在線上做相應的動作。2. 集體活動。 ①找相同。
創(chuàng)設情境:海洋館里的熱帶魚一起出來旅游,.看它們排的隊伍多整齊!
教師請幼兒拿出學具“彩色魚”,將一樣大的魚排成一排。幼兒找出大小相同的彩色魚(見圖
一)。
教師請幼兒將一樣顏色的魚放在一起。找出顏色相同的彩色魚(見圖二)。
紅色的魚藍色的魚紫色的魚綠色的亙青色的魚
囫 找不同。
教師拿出神秘袋,將其中的彩色魚一一擺在地上,請幼兒萃中下郟同的一條魚。神秘袋可換其他物品繼續(xù)游戲,請幼兒找不同。
3. 游戲活動。
游戲“小魚游”。請幼兒將小魚貼在胸口,聽音樂游來游去,當音樂停,聽口令同類的小魚游在一起。
4. 分組活動
第一組:操作彩筆。請幼兒將相同顏色的彩筆找出來。
第二組:神秘袋。幼兒將神秘袋里的物品一一擺出,找出不同類的物品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第1冊第3 頁的活動。
5. 交流小結ˊ收拾學具。
引導幼兒將學具收拾好。放進“分類袋”里。
舉旦玉牢叫殲陽
活動目標:能按物體的一種肥性找川同類戍不同類的物體,井嘗試說出物體的特征。
2. 嘗試按物體的一種特征歸類。
3. 體驗操作的快樂。
1. 教具唯各:“彩色魚”:紅色、貲色籃子或金子各廠個。
2. 學具準各:“彩色魚”;精呆若干i一張紙上面貼3 條大(/J、)魚1條小(大)魚月一張上面貼3 條紅色(色)魚 條黃色紅色)魚。色魚
3. (操作冊》第1冊第3-4 頁。
活動過程
1. 預備活動,走線。
教師:小朋友們好1我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海底世界要舉行一個盛大的舞會,節(jié)目是魚寶寶們的舞蹈,魚寶寶想情小朋友們幫它們把演員選出來。你們愿意嗎? 幼兒:愿意。
教師:請小朋友一個一個過來排好隊,我們一起到小魚家把它IIltr出來PBI∮?寶寶告訴老師去它們家的時候一定要走這個獨木橋,走的時候要像老師這樣腳跟挨著腳尖走(聽音樂走線)。
教師:魚寶寶家到了,請小朋友一個一個過來把我們的魚寶寶們領位幼兒一張學具彩色魚卡片川 請領到小魚寶寶的小朋友回到回去吧(每
2. 集體活動。自己的座位上坐好!寶?知道的請舉手告訴老師。
教師:現在請你們和身邊的小朋友比一比、扌一看你領到的是什么樣的魚寶 幼兒:我的魚寶寶是紅色的。
幼兒:我的魚是最大的。
(1)找相同。
①按大小找相同。
教師:請小朋友看扌老師手里的魚寶寶,(教師出示大魚)哪些小朋友手里的 魚寶寶跟它一樣大昵?埔你們站起來井給你的周圍的小朋友扌一看I
教師:大魚寶寶都找到了。請你們輕輕地坐下。
教師:小魚寶寶也找到了。請你們輕輕地坐下。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找到了大魚寶寶和小魚寶寶t它們說謝謝你們,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
囫按顏色找相同n
教師:魚寶寶們準備跳舞了,看!這里有兩個舞臺。它們一樣嗎?
出示兩個不同顏色的籃子。指著紅色籃子:這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紅色的。
出示黃色籃子問法同前。
教師:紅色的舞臺說了。我要請跟我顏色一樣的魚寶寶到我這里來跳舞。黃色的舞臺也說了。我也要跟我顏色一樣的魚寶寶到我這里來跳舞。
教師:諾小朋友們一個一個過來。把你手里的魚寶寶送到舞臺上來吧!一定不要讓魚寶寶走錯舞臺噢!
幼兒操作。
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紅色的魚寶寶到了紅色的舞臺上了呢?(引導幼兒驗證)同樣的方法驗證黃色的魚寶寶。
(2)找不同。
教師:我們選出來的魚寶寶們要表演了,快請它們出來吧!(教師出示兩組彩色魚)魚寶寶們說了,要一樣的魚寶寶才能在一起跳舞,它們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教師:請小朋友們把不一樣的魚寶寶找出來吧I?
請2 名幼兒上來找出后,提問: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大的還是小的) ,黑板上是什么顏色的(小的還是大的)?
3. 分組活動。
第一組:找相同(彩色魚)。教師:老師這里還有些魚寶寶也要來參加舞會,請小朋友們把相同的魚寶寶放到一起吧?巨
第二組:找不同(糖果)。舞會上還有好多好吃的糖果,可是有些糖果走錯了地方,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第三組:做《操作冊>96 3-4 頁的活動。
教師:舞會結束后,好多的物品都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了,請小朋友帝它們找
蘸即可,在按手印時大聲說 “你好”!
看一看這是什么?
這橡樹的名字叫“班級樹”,因為我們班級的每個小朋友和老師都要“住” 到樹上去。
2. 等班級樹上的手印千后,諳幼兒把自己的照片背面涂上膠水,貼在手印畫上。 ● 組織幼兒分享交流。
一一你自己 “住” 在 “班級樹” 的什么地方?旁邊 “住” 了誰?
“班級樹” 上住了全班的小朋友,大家要相親相愛,高高興興地生活在一起。
活動目標
. 學習運用手印,c叫地13同伴合作扒印班級樹。
e 感受與同伴合作畫H川的樂趣。
活動準備
●安全顏料 雌各一個圃定容器,內貲一塊一樣大小的海綿,在海綿里倒上預料)。 e 在大卡紙上畫一棵班級樹 (大樹) 貼到#0上。
● 幼兒的一寸照片或大頭照一張、膠水。
e A4色紙,幼兒至少人手丁張。
e 幼兒人手一條圍裙和套袖,活動開展前協(xié)助幼兒穿戴好,
活動過程
e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了解 “小手益手印" 和 “小手班級樹” 的做法。 首先,用一只小手味一味顏料。然后,兩只手搓一搓。最后小手用力按在紙上,再輕輕打開。詿!手印益好啦?
書上有一棵 “小手班級樹”,這是怎么做的呢?
小手在白紙上蓋好手印后,剪下來,再把手印背面涂上膠水,粘到班級樹上。
我們今天也來做一棵班級樹吧。
e 給幼兒每人發(fā)放一張白紙,教師示范手印畫方法,幼兒在白紙上拓印。
小手出門找朋友,對春顏料說: “你好I 痹偃デ濁狀蟀字。清拈斆?只小手去輕輕葩一下顏料,再在白紙上按一下。
e 和幼兒一起做一棵班級樹;先讓幼兒在班級樹上益手印,等手印干后,再在手印上貼照片。
1. 幼兒分組輪流在樹上拓手印畫,教師提醒幼兒在脫取顏料時只需輕輕一
活動舀 于無」一L√」I uL?
活動形式:·集體口區(qū)域0日!鹩H子1 活動目標
. 觀察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嘗試通過身體動作表達不同的情緒。
活動準備
e 幼兒用書: 《我上幼兒園》。
e CD: 《我上幼兒園》。
活動過程
. 播放CD,請幼兒欣賞兒歌,初步理解兒歌內容。與幼兒一起聽CD,聽聽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C 、
小女孩第一天是什么?第二天呢?
●與幼兒一起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理解圖畫中人物的動作與表情等傳達出的情緒。
看看畫面上畫了些什么?
第一天小女孩是什么樣子的?、內 、
為
什么說她是毛毛曳?一一孝一學毛毛蟲的樣子。
一一你覺得她開心還是不開心?
第二天小女孩變成什么啦?
一一這幅畫面上都有什么?
花蝴蝶飛起來決不快樂呢?
__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花蝴蝶,去找你的好朋友,找到后抱一抱。
. 再次播放CD ,請幼兒學念兒歌。
. 請幼兒嘗試一邊跟著念兒歌,一邊配合兒歌內容模仿毛毛蟲縮起來的樣子和花蝴蝶飛來飛去的動作。
’◥活動目標
e 學唱歌曲。
e 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演奏欣曲。
1另動準備
e 幼兒用書: 《找朋友》。
e CD : 《找朋友》。
e 幼兒人手一個鈴鼓。
e 歌曲: 《找朋友》 r附)。
日內過程
e 教師播放CO 《找朋友入 確幼兒一邊欣賞砍。一一誰在找朋友?曲,′一邊行幼兒用書。 - 丁找到好朋友后怎么表示友好?
. 請幼兒跟教師學唱歌曲。
e 給每名幼兒一個鈴鼓,教師向幼兒示特點。范使用鈴鼓的方法,79::一一這是鈴鼓,我們一起看冒它的樣子。鈴鼓的發(fā)音——它發(fā)出什么聲音呢?我們一起昕一昕。
圈,用大拇指頂在邊上,這樣可以——怎么樣讓鈴鼓發(fā)出聲音呢?小朋友們要用:. 教師向幼兒示范跟隨歌曲節(jié)奏晃,穩(wěn)穩(wěn)地拿住,不容易掉。右手4個手指握住鈴鼓,的畢動鈴鼓。動鈴鼓,請幼兒模仿教師跟著歌曲。節(jié)奏晃
活動形式:。集體0區(qū)域口日常0逗子
重點領域:。語言。社會0健康○藝術0科學
活動目標
e 學習交朋友的方法。
. 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 掛圖: 《認識新朋友》。
. 海報紙、筆。
●請一名其他班的老師作為客人朋友。
活動過程
. 教師引導幼兒看掛圖,了解畫面中交朋友的方法。
一一斑上來了位新朋友,見到她要微笑。
其次,要相互介紹自己的名字。怎么介紹呢?
大家好,我叫xxx,你叫什么名字?
新朋友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怎么辦呢?比如新朋友不知道水杯放在哪里,你會對她說什么? 一一假如你們正在玩一個好玩的游戲,你會邀請新朋友一起玩嗎?怎么對她說? 我們在玩一個好玩的游戲,請你跟我們一起玩吧。
. 請其他班的老師扮演客人朋友,和幼兒模擬交朋友的方法。
篇四:蒙氏數學教案 林德寧
111班蒙氏數學個案
認識相鄰數
時間:2014年12月21日
地點:三樓多媒體教室
教學內容:認識相鄰數
教學目標
1. A、B類學生初步理解5以內相鄰數的意義,感知其多1和少1的關系。
2. A 類學生能夠正確表達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提高同學們的思維能力。B 類學生在家長及教師的幫助下指出5以內各數的相鄰數。
3. A 類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游戲,B 類學生在家長幫助下完成游戲。
教學準備:
彩色串珠、數字拼板、數字胸飾1——5、小房子的卡片每人5個 教學活動過程:
1.走蒙氏線,教師彈電子琴,讓同學們跟著音樂走線。
2.線上游戲:《好朋友抱抱抱》
第一輪教師請出6個小朋友,邊拍手邊念兒歌:一二三,兩人抱抱。(找到旁邊的好朋友抱在一起)重復兩次。第二輪教師可請9或12人一起來玩,邊拍手邊念兒歌:一二三,三人抱抱。(找到旁邊的三
個人抱在一起)重復進行兩次。
3.回座位。
(1) 教師按順序出示小花形狀的數字胸飾1——5,讓同學們認識。
(2) 游戲:《小花開門》。
游戲過程:教師先請3個小朋友上來玩一次游戲,給同學們按順序帶上數字胸飾1——3這三個,站成一排。教師說1號小花開門,帶有數字胸飾1的那個小朋友做開門的動作,向前走出一步。
(B 類學生在家長幫助下完成)教師再提問同學們:“你們看看1號小花旁邊的小花是幾號啊?”同學們回答:“是2號,他們兩個是離得最近的”。教師告訴同學們1和2是兩個相鄰數。再以同樣的方式請出3號小花,3號小花開門向前走出一步。引導同學們說出2和3是相鄰數。(即離得最近的兩個數就是相鄰數,引導同學們說出2的相鄰數有兩個,1和3)。
(3) 教師出示彩色串珠讓同學們觀察,然后回答相應的問題:“2比
1多幾?(2比1多1)2比3少幾?(2比3少1)2有幾個好朋友?(2有兩個好朋友)是幾和幾?(1和3)。
(4) 教師總結:像這樣,1以上的每一個數都有兩個好朋友,一個
是比它少1,一個是比它多1。(即這兩個數就是離它最近的兩個數,也就是它的相鄰數。)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5.游戲《找朋友》。
教師把全班同學們分為5個一組上來玩游戲,并帶數字胸飾,讓
同學們記住自己的數字是幾。
游戲開始,教師任意說出一個數字,如教師說“4”,則請帶有數字胸飾4的那個小朋友拉著比4多1和少1的兩個同學們一起站出來,(也就是4的兩個相鄰數請出列)看看誰最快最準,并給予表揚或獎勵,并分別報出自己的兩個相鄰數(5或者3),并說出5比4多1,3比4少1。最后大家一起說出4的相鄰數是3和5。(游戲可反復進行)。
效果分析及反思:
本次活動開展得還算很成功的,大部分同學們在課堂常規(guī)方面表現得挺好的,能夠初步理解相鄰數的意義,并能感知其多1和少1的關系,能夠快速回答出5以內的相鄰數。但經過家長們的反饋,有部分同學們課堂常規(guī)不是很理想,沒有完全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掌握得不夠理想,這也是本次活動我所忽略的細節(jié)部分,所以在下次活動中我一定會特別注意這些細節(jié),讓活動目標更明確。在以后的每次教學活動中,我一定會顧及到所有的孩子,讓家長們滿意。
篇五:學前班數的記錄教案
數物結合
教學目標:
1、 學習對應數量與數字1~50,能夠根據數字取相應物品。
2、 提高幼兒的觀察和思維能力,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1、能夠從多個物體中按數取物、按物取數。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數群計數的方法數數目較多的物品。教學準備:蒙氏數學操作紙、
教學過程:
2、能運用數群計數的方法數數目較多的物品。 PPT課件。 1、復習點數,播放《數物對對碰》PPT課件,引導幼兒用學過的數群計數的方式數物體的數目。 2、創(chuàng)設情境,以故事形式練習按數取物。師:告訴小朋友一個小秘密,班上的下豆豆明天要過生日,她想邀請小朋友們去參加生日晚會,你們想不想去?(幼兒回答)師:那我們送小豆豆什么生日禮物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肯定。老師知道小豆豆最想要的禮物是金豆豆,我們數50粒金豆豆送給她做個項鏈好不好? 教師去蒙氏操作冊中的金珠子,引導學生按數量“50”來數、取金珠子。完成后給學生肯定表揚。 3、數碼展臺展示蒙氏數學操作紙39頁,引導學生“按
數取物、按物取數”,進行連線。答的好的同學給予表
揚。
4、師生互動游戲:師:同學們的表現都太棒了,老師
板書設計:數物、按物取數、按數取物。
課后小結:
決定跟大家一起玩?zhèn)游戲放松下。游戲的規(guī)則是:挑選幾位本節(jié)課上聽講特別認真的同學做小隊長,老師給個數字,比如“12”那么就請他來挑選自己的12個隊員……點名,完成好的給予獎勵。
本文關鍵詞:學前班數學教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79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26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