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紀行》文本分析參考
《阿里山紀行》 文本賞析 活動 1: (1) 假設你的小組同學是游客, 而你是一個導游, 請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一份阿里山的旅 游解說詞。 (溫馨提示: 可小組合作討論, 找出作者的行蹤, 然后抓住不同地點的不同景物, 安排好說話的順序就好了。 還有啊, 千萬別忘了你是導游, 要注意語態(tài)和禮貌。) (步驟: 小組合作朗讀交流, 劃出游覽行蹤的句子, 找出主要景點。 →指名同學當導游,其他同學提出改進意見→參加全班角逐并記錄其他小組的亮點和特色。) (2) 請用 3-4 個詞語概括阿里山風光的共同特點。 活動 2: 討論探究。 (1) 阿里山給人留下的總的印象是什么? 請找出文中的一句話寫下來。 (2) 畫出交代參觀阿里山行蹤的句子, (獨立思考后寫下來→小組師徒互查并訂正) (3) 本文采用了怎樣的寫景方法? 請簡要說明。 【知識鏈接】 移步換景, 就是不固定立足點和觀察點, 一邊走一邊看, 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寫下來。 游記一般都采用這種寫法。 移步換景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 一般以行蹤為線索,這樣可以表現(xiàn)景物在不同時間里的風貌神韻, 可以展現(xiàn)景物的各種變化和不同風貌, 給人一種移動感, 使讀者從中感受到一種動態(tài)美、 整體美。 移步換景 速讀課文, 根據(jù)投影提示梳理出作者的游蹤。 再利用表格, 從文中篩選出恰當?shù)脑~語(也可用自己的話) 填入欄中。 (1) 游蹤: 臺北 嘉義 阿里山站 姊妹潭 神木 下山 (2) 景物景點: 小火車、 火車站、 姊妹潭、 原始森林、 曲徑幽路、 森林樹木、 神木。 特點: 古式風味、 古典文化、 感覺清澈透亮、 靜謐潔凈、 長滿青苔、 姿態(tài)各異、 氣候陰 涼、 龐然大物、 歷史悠久 (3) 按作者游蹤投影阿里山風光圖片。 (4) 歸納什么叫“移步換景”: 作者描寫阿里山風光, 用了“移步換景” 的方法, 你能結(jié)合我們剛才的學習說說什么是“移步換景” 嗎? 學生各抒己見, 在此基礎上教師投示: 所謂“移步換景”, 就是不固定立足點和觀察點,一邊走一邊看, 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寫下來。 游記一般都采用這種寫法。 課后, 我們要學著用這種方法寫寫我們美麗的校園。 呈現(xiàn)文本 感受美。 1 、 瀏覽課文, 思考: 讀準字音、 讀的流暢(PPT) 畫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蹤的語句, 理出作者游覽阿里山的思路 (語文活動: 假如你是吳功正先生阿里山之行的導游, 你將如何介紹今天的行程? 請結(jié)合課文, 參照標明作者行蹤的語句, 填寫完善下列解說詞。) 明確知識點: 這些景點, 作者是邊走邊看, 由松山機場乘機到嘉義再乘小火車進山到了阿里山小火車, 穿過林海, 最后到神木, 這是游記常用的移步換景的手法。 用文中的一句話說說阿里山給人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 (用文中的話回答) 2、 阿里山如畫的風光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景點? 請用五個字的短語來歸納一下, 例如“古式的火車”。 (討論后明確: ) 風 古式的火車 光 清澈的水潭 美 靜謐的森林 如 厚密的青苔 畫 無邊的林海 神奇的神木 3、 作者在描寫這些景物滲透了什么感情? 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喜愛 贊美之情 融情于景 4、 在這些景點中, 你覺得最能體現(xiàn)阿里山特點的是哪一個景點? 由神木的創(chuàng)傷聯(lián)想到臺灣遭受有風風雨雨, “沒有那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 是孕育不出神 木這樣的樹中巨子的。”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 幾千年的文化積淀, 孕育了 其不折不撓、 威武向上的精神品格。 神木拔地參天, 八面威風, 雄踞山間, 無可匹敵,, 它仍是阿里山的標志、 靈魂。 神木昂揚向上, 生機勃勃, 不折不撓, 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我們偉大的民族雖然歷經(jīng)磨難, 卻不折不撓, 昂然屹立于世界強族之林。 神木是阿里山的精髓之所在,是中華民族的精髓之所在。 三、 第二板塊: 探究文本 品味美。 1 、 你最喜歡阿里山哪一處的景色? 請自選一處品讀, 可以用下列句式說出你的感受, 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美的。 句 式 :我 發(fā) 現(xiàn) 阿 里 山 美 在 _____________, 例 如 _______________( 文 中 一 句 話 ) , _____________(對這句話的品味)。 2、 教師巡視, 提醒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句欣賞, 邊讀邊圈點勾畫。 3、 引導學生美讀品味。 可選擇配樂朗讀。 感受語言的音樂美和情韻美。 選擇重點的詞句欣賞品味, 指導朗讀, 讀出高潮。 6、 總結(jié): 通過剛才的品讀, 我們雖然沒有去阿里山, 但我們透過這些充滿音樂美和情韻美的語言分明感受到了阿里山的無窮魅力, 更加勾起了我們對阿里山的向往。 四、 第三扳塊: 拓展文本 表現(xiàn)美。 1、 文中臺灣人搞旅游的獨特方式是什么, 你怎樣評價? 明確: 阿里山是由大片的原始森林所構(gòu)成, 毫無人為加工的痕跡, 更無人為破壞現(xiàn)象,一切都是原生態(tài)的, 體現(xiàn)了臺灣人的生態(tài)意識, 就連火車也是古式的, 臺灣人正是利用人們需要古典文化感受的心理, 設置古典的禮儀風俗, 成功地招徠游客, 體現(xiàn)了 臺灣人利用生態(tài)發(fā)展旅游的理念。 2、 創(chuàng)新設計: 假如你是阿里山風景區(qū)管委會的宣傳部長, 請根據(jù)阿里山的特點, 為阿里山風景區(qū)設計一段廣告詞,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步驟: A、 學生先舉例說說所了解的廣告詞, 領(lǐng)悟廣告詞的特點 (簡潔、 形象、 突出優(yōu)點) 。 B、 例: 山東蓬萊廣告 天下蓬萊, 醉美煙臺 香港旅游廣告 魅力香港、 萬象之都、 動感之都 從煙臺的地域人文特色來定位, 高度概括了濱海美麗仙境城市的內(nèi)涵, 表現(xiàn)了煙臺“蓬萊仙境” 品牌的號召力, 彰顯了“世外桃源, 人間天堂” 的城市品位。 另外, “醉” 和“最” 是 諧音, 既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陶醉于美景、 美酒之中, 又突出了 仙文化和世界葡萄酒城的神韻, 可謂一語雙關(guān), 將“畫龍點睛” 的意境發(fā)揮到極致! 舉例: 這里有拔地參天的千年神木, 這里有無邊無際的萬頃森林, 這里是靜謐的世界,凈潔的天堂! 優(yōu)美如畫的阿里山風景區(qū)等你來! 3、 同學們假期也游玩過很多地方, 即使就在我們太倉本地也有很多美景, 請你描述一下游玩過程中欣賞到的美景。
本文編號:2173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2173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