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大學課程 >

實驗心理學第三版pdf 主要的心理學實驗(小白版)

發(fā)布時間:2017-05-06 20:14

  本文關鍵詞:實驗心理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八)常用心理實驗技術

1.眼動技術

跳距離、瞳孔大小等數(shù)據(jù),從而研究個體內(nèi)在認知過程的一種技術。

(1)眼動實驗方法

1. 電流記錄法

由于我們角膜和網(wǎng)膜間存在電位差,眼球運動可以產(chǎn)生生物電現(xiàn)象,因此通過分析記錄數(shù)據(jù),就可以了解眼動情況。這種方法也叫眼電圖記錄法。

2. 光學記錄法

即利用光學原理直接記錄眼動,是現(xiàn)代眼動儀中最主要的類型。主要有:

①反光記錄法;②影視法(就是拍照);③角膜反光法;④EVM3200型眼動儀

(2)眼動的基本形式

眼運動有三種基本形式:注視、跳動和追隨運動。

1. 注視

伴有三種微弱的運動,即:漂移、眼震顫、微小的不隨意眼跳。

這三種運動會在短時間內(nèi)影響視敏度。實驗證明,視敏度越差的時候,眼睛漂移的幅度越大,眼震顫也越大。但是,在長時間的注視中,微小的不隨意眼動卻能提高視覺能力。因為微小眼動可以經(jīng)常變化視網(wǎng)膜上被刺激的部位,避免了視網(wǎng)膜的疲勞or適應,從而也就提高了視覺能力。

2. 跳動

跳到另一部分上,再對新的部分進行注視。眼睛跳動的速度很快,在眼跳過程中視覺是模糊不清的。

3. 追隨運動

當我們觀看一個運動物體時,如果頭部不動,為了保持注視點總落在該物體上,眼睛

個運動物體,眼球要做與頭部相反的運動。這時,眼球的運動實際上是補償頭部或身體的運動,這種眼動也稱補償運動。

以上兩種眼動都是運動物體在視網(wǎng)膜上的成像正好落在中央凹上。如果物體運動得過快或過慢,追隨運動就會發(fā)生困難。當物體運動過遠時,眼球追隨到一定程度之后,會突然

。我們坐在火車或者汽車中看窗外近處風景的時候,眼動情況就是如此。

(3)心理學中的眼動實驗研究

<一> 閱讀的眼動研究

①閱讀過程中的眼動模式有:注視、跳動、回視(即回到剛才看不清楚、理解不清楚或者需要前文信息加以理解的地方)和回掃(又叫換行運動,就是換行時眼睛自動回到行首的情況)

②漢語閱讀中的眼動與空間信息的運用研究

拼音文字系統(tǒng)都是利用空間線索來標記詞的單位(空格),連在一起的字母組成單詞,而中文則沒有,因此研究者設計了三種情形研究空間信息對中文閱讀的影響

A.標準文本,詞之間沒有空格

B.拼音文字類型的空間,在相連的詞與詞之間插入空格

C.隨機空間,將與B條件中相同數(shù)量的空格插入到標準文本之中,單空格是按照隨機的位置插入,不考慮這些位置是不是詞的分界處

結果表明,在三種條件下,閱讀時間都是相同的,注視時間的分布特點也是相同的。即空間信息對中文的閱讀沒有影響。

<二> 眼動與心理表征

在Shepard的心理旋轉(zhuǎn)實驗的基礎上,有人使用Shepard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同時記錄被試的眼動。由此得出以下結論:一、眼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明顯不同的階段:搜索階段;轉(zhuǎn)換和對比階段;確認階段。二、眼睛注視的總是最主要的部分,旋轉(zhuǎn)角度越大,注視次數(shù)也越多,所用時間也越長。三、心理旋轉(zhuǎn)不是連續(xù)不斷的,而是從一點到另一點分段進行的。

<三> 眼動與性格特征

有人在一項研究中,讓場獨立型和場依存型這兩種性格類型的被試完成填圖測驗,并記錄其眼動。

結果表明:

①兩類被試在注視持續(xù)時間上沒有差異;

②場獨立型的被試比場依存型的被試眼跳距離大。前者善于通過對不完整圖形大范圍的眼動,獲得一個完整的心理表征

③場獨立型的被試能夠注視具有重要信息的地方,因此眼動模式有效性強

有人在進行棒框測驗時,記錄被試的眼動。結果表明場依存型的人比場獨立型的人有更多的眼動次數(shù),但卻不能有效地注視與任務有關的部分。

2.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RP)

ERP是目前研究腦認知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借助于計算機進行實時采樣,同步疊加平均和濾波得出與某種特定認知事件關聯(lián)的腦電位變化。ERP雖有空間分辨率低的弱點,但它在時間分辨率上卻是獨占鰲頭,因此在揭示認知的事件過程方面極具優(yōu)勢。

優(yōu):①有極高的時間分辨率;②造價較低;③無創(chuàng)性;

缺:空間分辨率低

應用:注意的電生理研究,該方法根據(jù)某個事件相關電位成分的特征來推斷某種注意

狀態(tài)的特征和作用。

自變量:注意的狀態(tài)(如讓被試注意一個忽略另一個)、大腦的活動部位

因變量:事件相關電位

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

fMRI主要可以實現(xiàn)腦功能的空間定位。與PET相比,fMRI技術具有無創(chuàng)性及空間和時間分辨率都比較高的有點。從方法本身來講,fMRI的空間分辨率可小至大腦皮層小柱水平,即約1mm。時間分辨率可達到40ms。但由于其功能主要是作用在大腦血液中的H原子上,因此實際上的空間分辨率會受血管直徑和支配范圍的影響,時間分辨率則受血液反應速度的影響,滯后于腦電活動約1~2s。

優(yōu):①無創(chuàng)性;②提供圖像;③有極高的空間分辨率,成像速度也快;④有大量參數(shù)供實驗者控制

缺:①時間分辨率不足;②其儀器構造不適合幽閉恐懼癥患者作被試;③噪音巨大,與聲音有關的實驗無法進行。

附:主要的心理學實驗儀器

腦成像技術

(1)正電子發(fā)射層描記術(PET)

PET技術是基于由放射性核素發(fā)射的正電子與負電子碰撞而產(chǎn)生的一對高能光子的測量和定位,由于這一對光子的運動方向相反,可用至于頭兩側的探測器探測。因此實驗時需要給被試注入含有特定放射性元素標記的化合物。

優(yōu):可用于測查腦的深層部位;缺:①成像時間較長,時間分辨率差;②有創(chuàng)傷性;③造價很高

(2)腦磁圖(MEG)

理論上講,電場的變化必定會引起磁場的變化,因此可以通過測量大腦磁場的變化來獲得腦機能運動的相關數(shù)據(jù)。但腦磁場的信號很弱,因此只有在超導量子干擾技術的輔助下才可以記錄到MEG。目前世界上已有成熟的商品,只是價格不菲。從技術上看MEG也可用于認知的事件關聯(lián)研究,且在三維空間定位方面要大大優(yōu)于ERP法。

優(yōu):時間、空間分辨率都很高;缺:造價很高,且只對某些流向的興奮源敏感。 常用儀器

(1)長度與面積估計器:用以制作長度和面積的心理比例量表

(2)閃光融合頻率儀

(3)變速色輪(混色輪):用于顏色混合、彩色對比、亮度匹配、螺旋后效、馬赫帶、似動、

閃光融合頻率的研究

(4)明度辨別儀:用于研究不同顏色明暗辨別能力,人眼的明度差別閾限

(5)視野計:測定眼睛在不動的瞬間所能看到的空間范圍

(6)暗適應儀(夜間視力檢查儀):研究暗適應能力,視網(wǎng)膜光感絕對閾限的測定,眩光照眼后暗適應的回復時間等

(7)照度計與亮度計:是測定光強度的物理測量儀器,常用來調(diào)節(jié)實驗環(huán)境

(8)大小恒常性估計器:用以測定大小恒常性、制作面積的心理比例量表

(9)繆勒錯覺儀

(10)深度知覺儀

(11)棒框儀:測量場依存與場獨立(09單)

(12)動景盤與似動儀:研究似動現(xiàn)象

(13)聲級計:用來分析測量環(huán)境噪聲,也可測定聲源的聲壓和聲級,分析隔音技術,進行聽力校準等

(14)示波器

(15)聽覺實驗儀、聽力計:用于提供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音刺激,其中聽力計更精確

(16)音籠:測定人對聲音定位能力的儀器

(17)反應時測定儀(計時器)用于反應時或以反應時為指標的其他研究

(18)電子節(jié)拍器:用于測試對不同節(jié)拍反應的閾值,節(jié)拍辨別的準確性等,也可用于計時/控制儀器

(19)動作穩(wěn)定測量器(九孔儀):測量簡單動作的穩(wěn)定性,以及檢驗情感對動作穩(wěn)定的影響(10單)

(20)手指靈活性測試儀:測試指尖、手、臂的靈活性,以及手眼的協(xié)調(diào)性

(21)動覺方位辨別儀:測量動覺感受性的差異

(22)敲擊板:測量手的敲擊速度,了解個人的堅持性和疲勞速度,可作為一種能力測驗使用★

(23)兩點閾量規(guī):測量膚覺感受性

(24)數(shù)字鏡畫儀:用于練習效果的研究,動作技能的遷移研究

(25)雙手調(diào)節(jié)器:供注意分配、技能練習實驗及相關選拔測驗用

(26)注意集中能力測定儀(追蹤儀)

(27)劃銷測驗儀(注意穩(wěn)定性測試儀)用以測定注意穩(wěn)定性、靈活性

(28)注意分配實驗儀:可用于注意的分配性研究,也可研究動作、學習的進程和疲勞現(xiàn)象

(29)速示器:用于知覺、記憶、學習等方面研究

(30)記憶儀:用于研究記憶,以固定間歇不斷地向被試呈現(xiàn)材料

(31)觸棒迷宮:用于研究運動學習、動作技能的遷移等

(32)學習遷移廣度儀:用于測定數(shù)字的記憶廣度和進行學習遷移實驗

(33)時間知覺測量儀:用于檢查各種因素對時間知覺的影響

(34)辨別反應時測驗:用于研究不連續(xù)動作技能

(35)旋轉(zhuǎn)追蹤測驗:用于研究連續(xù)動作技能

(36)鏡畫實驗:用于研究負遷移。

標簽: 實驗心理學第三版pdf


  本文關鍵詞:實驗心理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90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3490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aac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