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大學課程 >

刑事證據(jù)學題庫答案

發(fā)布時間:2018-03-03 21:06

  本文選題:刑事證據(jù)學題庫答案 切入點:  



刑事證據(jù)學》題庫答案 >> 填空題 1、神示證據(jù)制度 2、彈劾式 3、 《禮記·周官》 4、起誓 5、冷水審;熱水審 6、辭聽 7、目聽 8、氣聽 9、形式證據(jù)制度 10、 《加洛林納法典》 11、原始證據(jù) 傳來證據(jù) 12、言詞證據(jù) 實物證據(jù)

判斷題 1、對 2、對 3、錯 4、錯 6、錯 7、錯 8、錯 9、錯 11、對 12、錯 13、錯 14、錯 16、錯 17、錯 18、對 19、錯 21、錯 22、對 23、錯 24、錯 不定項選擇 1、CDE 2、ACE 3、A 4、ADE 5、AB 6、ABCD 7、ABCD 8、CDE 9、ABDE 10、DE 11、ABC 12、ABC 13、B 14、A 15、B 16、B 17、AB 18、D 5、錯 10、錯 15、對 20、錯 25、對

1

19、ABC 20、ABC 21、AD 22、B 23、AC 24、ACD 25、D 26、AD 27、AC 28、BC 29、ABD 30、AB 31、A B C 32、A B C D 33、A B C D 34、A B C

名詞解釋 1、冷水審:是指將被告人投入河里,看其是否沉沒,用以檢驗 被告人是否有罪的古代刑事證據(jù)制度。 2、法定證據(jù)制度:就是對于各種證據(jù)證明力的大小,一概由法 律預先作出規(guī)定,要求法官必須按照法定的規(guī)則來審查判斷證據(jù)。 3、物證:是以其存在狀況、外部特征以及其品質(zhì)、性能來證明 案情的客觀存在。 4、微量物證:凡是不能被人的感官所發(fā)現(xiàn),必須借助于科學儀 器才能發(fā)現(xiàn)、提取和送交鑒定的體積微小的物證。 5、書證:是以文字、符號、圖形等方式記載的內(nèi)容來證明案情 的實物證據(jù)。 6、常態(tài)物證:能夠用人的感官發(fā)現(xiàn),并能夠以常規(guī)手段加以提 取,并可以隨案移交的物證。 7、屬性物證:凡以其自身的品質(zhì)和內(nèi)部屬性發(fā)揮證明作用的物 證。 8、證人證言: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為的人,就其耳 聞目睹的有關案件的具體情況,向司法機關所做的陳述。 9、被害人陳述:是指直接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人,就其遭受侵 害的情況及其他案情事實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敘述和控訴。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是指受刑事追訴的人, 就有關案件事實向司法機關所作的供認、辯解和陳述。 11、刑事自訴案件: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一些性質(zhì)不很嚴重,法定 刑也較輕的刑事案件, 可由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由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這 類案件稱為刑事自訴案件。 12、拷囚制度:指我國《唐律》中有關刑訊的制度,具體包括刑 訊的條件,刑訊必須遵循的章法,杖具的規(guī)格和拷打的部位,刑訊的方法和適用于原告人的

2

條件。 13、鑒定結論:是由有關專家對訴訟中涉及的某些專門性問題, 采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檢查測定后所出具的結論性書面意見。 14、鑒定人:是指根據(jù)司法機關的指派或聘請,運用專門知識, 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的人。 15、司法精神病鑒定:是由司法機關聘請有關醫(yī)學專家,對案件 當事人(或證人)的精神狀況進行檢查,鑒別其精神是否正常以及病情的嚴重程度,以確定 當事人對其行為的控制能力,據(jù)以判斷其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16、司法會計鑒定:是運用會計學的原理和專門知識,對有關財 務、帳目等依法進行的審核鑒定。 17、 勘驗筆錄檢查筆錄: 是偵查、 檢察人員對與案件有關的場所、 物品、人身、尸體等的狀況進行勘驗、檢查所制作的實況記錄。 18、 原始證據(jù): 是指從直接來源或最初來源獲得的第一手證明材 料。 19、傳來證據(jù):是指并非直接來自原始出處,而是經(jīng)過了轉(zhuǎn)手、 傳抄的第二首或第二手以上的證明材料。 20、言詞證據(jù):凡不是以實物、形象、痕跡、符號等待客觀載體 為其表現(xiàn)形式,而是以人的言詞為表現(xiàn)形式的證據(jù),都屬于言詞證據(jù)。 21、實物證據(jù):凡不是以人的言詞、意見為其表現(xiàn)形式,而是以 各種實物、痕跡、圖形、符號等載體和客觀上存在的自然狀況未表現(xiàn)形式的證據(jù),都是實物 證據(jù)。 22、直接證據(jù):是指能夠直接證明案件主要實施的證據(jù) 23、間接證據(jù):是指那些本身不能直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而 必須同其他證據(jù)聯(lián)系起來,24、互相印證,組成一個完整地證明體系,并需要借助于邏輯推 論的方法,才能對案件中的主要事實加以證明的證據(jù) 25、訴訟證明:是指司法機關和當事人根據(jù)已知事實,為查明和 證實爭議案情所進行的訴訟活動。 26、 刑事訴訟證明: 是指國家專門機關和當事人在其他訴訟參與 人的參加下,依法收集證據(jù)和審查判斷證據(jù),并運用證據(jù)揭露犯罪、證實犯罪或排除犯罪嫌 疑的訴訟活動。 27、證明對象:又稱“待證事實” ,是指在訴訟中需要由司法人 員和當事人使用證據(jù)加以證明的事實。 28、推定:就是對某些情況不明,或者確實不可能查清的事項, 由法律規(guī)定某種程序,來推斷該事項的“有”和“無” ,從而是某些實際上處于“凍結”狀 態(tài)的法律關系予以“解凍” 。 29、擬制:法律上的擬制是根據(jù)實際操作的需要,把兩種并不相 同的事項視為相同的事物。 簡答題 1、 “神示證據(jù)制度”為什么能在奴隸制社會存在? 答: (1)它適應了奴隸主階級借助于“神威”來鞏固其統(tǒng)治地位 的需要(2)它與古代實行的彈劾式訴訟制度相適應(3)它是古代奴隸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和人 民的認識能力低下的必然結果 2、在刑事訴訟中,書證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3

答: (1)為爭議事實的認定提供直接證據(jù)(2)具有持久的證明 力(3)特定書證的有無,是某些犯罪構成的必要條件(4)書證可以用來檢驗其他證據(jù)的真 偽 3、在刑事訴訟中,證人證言有什么意義? 答: (1)可能成為指認犯罪的直接證據(jù)(2)證人提供的許多情 況有幫于偵查破案和證實犯罪(3)可用以驗證其他證據(jù)的真?zhèn)?4、證人的訴訟權利有哪些? 答: (1)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參與訴訟權(2)陳述權(3)控告 權(4)人身自由權(5)要求保密權 5、證人有哪些訴訟義務? 答: (1)作證義務(2)如實作證(3)出庭接受詢問、質(zhì)證 6、物證在刑事訴訟中有什么意義? 答: (1)在某些情況下,可被借助來直接查獲犯罪分子(2)為 查破案件指明方向(3)用以驗證言辭證據(jù)的真?zhèn)危?)是制服犯罪和進行法制教育的有效手 段 7、被害人陳述的意義: 答: (1)指認犯罪人,證實犯罪 (2)提供線索,協(xié)助破案 (3)核實證據(jù),排除偽證 8、公訴案件被害人的訴訟義務: 答: (1)被害人遭受犯罪行為的侵害,有義務向公、檢、法機關 報案或提出控告。 (2)被害人應當如實陳述遭受侵害的事實,不得捏造事實,偽 造證據(jù),或者故意夸大事實,誣陷他人。 (3)在法庭審理中,被害人應當遵守法庭秩序,聽從審判長的 指揮。 9、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的訴訟權利: 答: (1)對于自訴案件是否起訴,由被害人自行決定。 (2)自訴案件起訴后,在人民法院判決之前,被害人還有權同 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 (3)如果被害人已經(jīng)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 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10、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的訴訟義務: 答: 被害人對于在自訴狀中提出的指控, (1) 應當承擔舉證責任。 (2)自訴人應當根據(jù)人民法院的通知,按期出庭參加訴訟。 (3)在法庭審理中,自訴人應當遵守法庭秩序,聽從審判長的 指揮。 11、詢問被害人的法律要求: 答: (1)偵查人員詢問被害人,可以在被害人的所在單位或住處 進行,但必須出示偵查機關的證明文件。 (2)詢問被害人應分別進行。 (3)詢問被害人應當告訴他應當如實地提供證據(jù)、證言和有意 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 (4) 詢問不滿十八周歲的被害人, 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

4

(5)詢問被害人,應認真做好詢問筆錄,并經(jīng)被害人核對。 1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的內(nèi)容: 答: (1)對犯罪事實的陳述,有自首、坦白和供認三種形式; (2)說明自己無罪或者罪輕的辯解,有否認、申辯、反證等多 種形式。 (3)檢舉、揭發(fā)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實。 13、訊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目的: 答: (1)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交代中獲取調(diào)查取證的線索。 (2)核實有關案情,并對已經(jīng)收到的其他證據(jù)進行核對。 (3)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加以固定,以歸入案 卷作為以后認定案情的有效證據(jù)。 14、在同案被告人的口供在哪些情況下可視為證人證言? 答: (1)同一訴訟程序中,某一被告人檢舉揭發(fā)其他同案被告人 與己無關的犯罪事實; (2)已經(jīng)結束的被告人為正在審理的案件作證; (3)處于次要地位和被動地位的同案被告人,揭發(fā)首犯、主犯、 實行犯的罪行; (4)已經(jīng)決定不起訴的同案人,被傳喚出庭作證,也可作為證 人證言。 15、刑訊逼供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 答: (1)封建社會實行“罪從供定” ,刑訊逼供是合法手段 (2)資產(chǎn)階級國家雖然在法律上廢止了刑訊逼供,但司法實踐 中刑訊逼供 的現(xiàn)象仍然普遍存在。 (3)革命陣營中“左”的指導思想導致刑訊逼供泛濫。 16、刑訊逼供的危害: 答: (1)很容易造成冤假錯案,誤傷了好人而放縱了真正的犯罪 分子; (2)逼出的口供往往真假混雜,使案情極端復雜化,使辦案人 員陷入被動; (3)會使辦案人員喪失社會同情,也會損害公安司法人員的形 象,,實際上也損傷了黨和政府的威信; (4)回損傷政策和法律的權威,更會增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的對立情緒,造成以后審訊和改造中的困難。 17、鑒定結論有哪些特點 答: (1)鑒定結論是專家的判斷性意見; (2)鑒定結論只能對送鑒物品發(fā)表檢測與判斷意見; (3)鑒定結論必須提出書面結論。 18、鑒定結論的意義是什么 答: (1)在偵查階段,鑒定結論有助于排除犯罪嫌疑和指明偵查 方向; (2)有些鑒定結論對認定案件事實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 (3)有些鑒定結論可能成為認定案件主要事實的直接證據(jù)。 19、鑒定人的訴訟權利有哪些

5

答: (1)有權了解案件中的送鑒材料的來源; (2)有權要求提供足夠的材料; (3)有權堅持個人意見; (4)有權拒絕鑒定。 20、鑒定人的訴訟義務有哪些 答: (1)認真負責工作,忠于事實真相; (2)寫出鑒定結論并簽名以示負責; (3)應按時出庭當眾陳述鑒定結論,并回答提出的疑問。 21、勘驗檢查筆錄的意義何在 答:1) ( 有助于司法人員對案件的總體情況形成較為客觀的判斷; (2)是收集證據(jù)和固定、保全證據(jù)的重要手段; (3)可以用來驗證其他證據(jù)的真?zhèn)巍?22、傳來證據(jù)的作用是什么? 答: (1)傳來證據(jù)可以作為發(fā)現(xiàn)原始證據(jù)的線索 (2)傳來證據(jù)可以作為判斷原始證據(jù)是否可靠的佐證 (3)傳來證據(jù)可以用以代替某些不能提取的原始證據(jù) 23、實物證據(jù)具有哪三個顯著特點 答: (1)一般來說實物證據(jù)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其客觀性 較強 (2)物證據(jù)除了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外,都是一些無聲無息 的孤零零的事物或痕跡 (3)實物證據(jù)有可能變形、腐爛或者揮發(fā)、滅失,也可能被人 為的隱匿、毀棄 24、什么是所謂的“言詞、直接原則”? 答:言詞原則,是指在訴訟過程中,一切當事人和證人等提供證 詞,都必須以言辭的方式作口頭的陳述。尤其是在法庭調(diào)查中,對案件的查證和對全部證據(jù) 的審查,都必須以言詞方式進行,即,應當中進行口頭訊問、交叉詢問和辯論、質(zhì)證,不允 許僅用案卷中的書面材料來認定案情和作為判決的依據(jù)。 直接原則, 是由言詞原則所派生出來的另一項訴訟原則。 他要求 在訴訟的各個階段,無論進行偵查、起訴還是審判,都必須有辦案人員直接了解案情,親自 進行調(diào)查和詢問,尤其在法庭開庭時,必須通知當事人和證人出庭應訴和作證,當眾陳述案 情和進行辯論、質(zhì)證。法官只應根據(jù)當庭審問和在法庭辯論中得出的直接印象來作出判決, 而不能僅僅依據(jù)間接得知的情況推斷案情。 特別是在刑事訴訟中, 更不允許在當事人不到庭 的情況下進行缺席審判。 25、什么是“案件主要事實” 答:所謂案件主要事實是指涉及本案爭議中最關鍵的那些事實 (1)犯罪事實是否發(fā)生 (2)誰是真正的犯罪分子 (3)有關犯罪的主要情節(jié) 26、直接證據(jù)和間接證據(jù)的劃分依據(jù)是什么? 答案: 直接證據(jù)同案件主要事實的聯(lián)系是直接的, 他并不需要借 助其他證據(jù),就可以直接證明訴訟中的主要爭議;而間接證據(jù)同案件主要事實的聯(lián)系形式, 則是間接的。即:他們只能證明與案件有關的某些局部的情況和個別的情節(jié),而不能直接證 明本案中的主要事實。

6

直接證據(jù)與間接證據(jù)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方法也是不同的。 直 接證據(jù)對主要案情的證明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而間接證據(jù)則需要依靠邏輯推論的方法。 這也 是劃分這兩類證據(jù)的依據(jù)之一。 27、刑事訴訟中的直接證據(jù)有哪些? 答: (1)被害人直人犯罪分子的陳述 (2)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 (3)現(xiàn)場目擊者指認出犯罪分子并陳述犯罪過程的證言 (4)某些記載有關犯罪內(nèi)容的書證 (5)某些能夠再現(xiàn)犯罪經(jīng)過的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 (6) 有些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時被當場抓獲, 當時查獲的贓款、 贓物 (7)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有些物證也可能成為直接證據(jù) 28、間接證據(jù)的特點是什么? 答: (1)任何一個間接證據(jù),都只能從某一個側(cè)面,證明案件中 的某一個局部的情況或某些個別的情節(jié),而不可能直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 (2)間接證據(jù)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方法是推斷的。任何一個 單獨的間接證據(jù),都不能正面肯定被告人有罪,也難以肯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 29、刑事訴訟證明的主體具體指的是什么? 答:刑事訴訟證明的主體,是國家專門機關和訴訟中的當事人。 國家專門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訴訟當事人包括犯罪 嫌疑人、被害人、被告人、自訴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30、我國刑事訴訟中對逮捕的證明要求是什么? 答:根據(jù)刑事訴訟法第 60 條規(guī)定,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須 具備以下三個條件: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qū)、監(jiān)視 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fā)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31、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是,必須查明哪 幾項內(nèi)容? 答:我國刑事訴訟法第 137 條規(guī)定: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 候,必須查明: (1)犯罪事實、情節(jié)是否清楚,證據(jù)是否確實充分,犯罪性質(zhì) 和罪名的認定是否正確; (2)有無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人; (3)是否屬于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 (4)有無附帶民事訴訟; (5)偵查活動是否合理。 ” 32、刑事訴訟中需要證明的事項有哪些? 答: 刑事訴訟中需要證明的事項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有關犯罪 的事實;被告人的一貫表現(xiàn);案件中涉及程序法方面的內(nèi)容;案件中的某些證據(jù)材料。 33、刑事訴訟中無須證明的事項有哪些? 答:根據(jù)司法實踐經(jīng)驗,參照外國的做法,下列事實應當屬于無 須使用證據(jù)加以證明的事項: 眾所周知的事實以及自然規(guī)律和科學定理; 司法人員職務上熟 知的事實;預決的事實;推定的事實。 34、 “舉證責任”和“證明責任”有什么不同? 答: “舉證責任”是針對控、辯雙方而言的(包括原告人、被告

7

人以及公訴人、辯護人等等) ,而“證明責任”所包括的范圍要更寬一些,即除了控、辯雙 方對自己的訴訟主張理應承當證明責任外, 受理與審理本案的法院, 為確保審判的公證性與 正確性,也必須對其所做的判決,承擔全部的證明責任。 35、法律上的擬制與推定有什么區(qū)別? 答: “擬制”與“推定”是不同的。 “擬制”是指法律把某些實際 上并不相同的事項,視為具有相同的意義;而“推定”則是對于某些情況不明或無法證實的 事項,以假定或推斷的方式加以確定。擬制的事項是不可推翻的,而推定的事項允許事后在 取得確鑿證據(jù)時予以推翻,這是兩者本質(zhì)的區(qū)別。 36、無罪推定原則的實質(zhì)主要涉及哪兩個問題? 答:無罪推定原則的實質(zhì)主要涉及兩個問題: (1)表明被告人在未經(jīng)判決之前,其在訴訟中的地位是處于不 確定的狀態(tài),還存在著有罪與無罪兩種情況,因而不能將被告人等同與罪犯。 (2)凡被指控為有罪的人,其被指控的罪行必須得到充分的證 明。在未經(jīng)證實之前不得將被告人看成是有罪的人。

8




本文編號:15626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15626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641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