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冶金學部分.ppt
本文關鍵詞:有色金屬冶金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有色金屬冶金學 重金屬冶金學部分 金哲男 1 緒 論 重金屬生產和使用的歷史 銅是人類最早發(fā)現和使用的金屬之一,距今8000年以前,,人類已經使用銅。 鉛也是人類史前金屬,煉鉛術和煉銅術大致始于同一歷史時期。 錫也是古老金屬,最初是在熔煉自然銅和錫礦石或處理錫銅礦石的混合物偶然獲得錫銅合金(錫青銅)
- 構成了人類古代文明的青銅器時代。 鋅在古代是被人類制成黃銅作裝飾品應用。我國是最早掌握煉鋅技術的國家,大概在北宋末年(12世紀初)已使用了金屬鋅。 鎳是既古老又年輕的金屬。古代埃及、中國、巴比倫人都曾用含鎳很高的隕鐵制作器物。古代云南生產的白銅中含鎳很高,在歐洲曾經稱這種白銅為“中國銀”。而到了1751年,瑞典礦物學家克朗斯塔特(stedt)才分離出金屬鎳,而且鎳用于工業(yè)上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閃速熔煉
閃速熔煉是一種迅速發(fā)展起來的強化熔煉方法。它將焙燒、熔煉和部分吹煉過程在一個設備內完成。此法于1949年首先在芬蘭奧托昆普公司的哈里亞伐爾塔煉銅廠應用于工業(yè)生產,自1965年以來在全世界得到迅速發(fā)展,目前已在20多個國家被應用。目前該法生產的銅量約占世界銅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閃速熔煉按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為奧托昆普閃速熔煉和印柯法閃速熔煉兩種。 ① 奧托昆普閃速熔煉
奧托昆普閃速熔煉是采用富氧空氣或723~1273K的熱風作為氧化氣體。在反應塔頂部設置了下噴型精礦噴嘴。干燥的精礦和熔劑與富氧空氣或熱風高速噴入反應塔內,在塔內呈懸浮狀態(tài)。物料在向下運動過程中,與氣流中的氧發(fā)生氧化反應,放出大量的熱,使反應塔中的溫度維持在1673K以上。在高溫下物料迅速反應(2~3s),產生的熔體沉降到沉
本文關鍵詞:有色金屬冶金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53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14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