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習語文化比較及翻譯初探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正翠;交際口語中的文化因素[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2 七一初;非言語交際簡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3 王煥池;跨文化交際和中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4 楊正翠;王軍;;略論外語學習者目的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5 吉海虹;淺析《紅樓夢》中回目的英譯[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6期
6 張紅艷;試評《紅樓夢》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7 歐陽利鋒,徐惠娟;從文化語境的角度談語用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8 楊華;英漢身勢語文化內(nèi)涵對比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9 鞠紅;英漢低調(diào)陳述結構對比及其語用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10 程洪珍;東西方傳統(tǒng)思維方式與英漢語言差異[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常悅珠;陳慧;;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階段研究[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李建偉;;版權貿(mào)易中的編輯角色[A];中國編輯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孫靜波;;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狀況的調(diào)查與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4 趙慧;;淺談京劇語境與翻譯[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四輯)[C];2009年
5 張娜;;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6 韓學金;韓瀟;;對高職商務英語精讀教學中文化教育的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7 張后塵;;關于雙語詞典的特色[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8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金明;;對英漢“文化限定詞語”的思考[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郭尚興;;漢英文化類辭典編纂要端舉論——以《漢英中國哲學辭典》為例[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麗瑋;元刊雜劇復字詞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淑敏;翻譯的歷史觀—《獨立宣言》中譯本的歷時共時比較實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胡潔;建構視角下的外宣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靜;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倫理溝通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王春秀;現(xiàn)代俄語同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高玉蘭;解構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紅莉;從文化角度談旅游宣傳資料的翻譯[D];河北大學;2009年
2 張曉泳;漢英習語在跨文化翻譯中的文化流失[D];河北大學;2009年
3 李玲玲;英語教師課堂非語言行為對學生情緒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4 魏瀟;英國人的文化定勢[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李振;關聯(lián)—順應理論視角下茅盾作品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6 張琳琳;語義翻譯和交際翻譯在政治語篇中英翻譯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呂夢甜;漢英稱謂語對比研究與翻譯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葉晶晶;重建文化親緣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韓雨葦;東坡詞英譯賞析—審美移情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劉菲菲;論林語堂英譯《浮生六記》的審美再現(xiàn)[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52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652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