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關于中國空氣污染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
本文關鍵詞:《紐約時報》關于中國空氣污染報道的批評話語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批評話語分析 三維分析模型 結構理論 意識形態(tài)
【摘要】:近年來,空氣污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危害。中國作為大國之一,存在有空氣污染現(xiàn)象已約有20年。不同的媒體針對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也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報道。然而,媒體在報道事實真相時并不是公正毫無偏見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過采用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來揭示在報道中所隱藏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話語分析是20世紀80年代初在英國首先興起的有關語篇分析方法的學科。它通過運用語言學中語義、語用等言語特點及其所在的社會歷史背景來分析言語結構背后所隱藏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并揭示出語言、權力及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相互關系。該研究方法一出現(xiàn)便被應用于各種類型的話語分析中,如新聞、小說、詩歌、學術著作及大眾傳媒等語言類型。本文的語料來自于《紐約時報》網(wǎng)站在某一特定時間內(nèi)針對中國空氣污染事件進行的報道。在這一特定時間內(nèi),共有35篇有關中國空氣污染的報道。本文希望采用批評話語分析的方法,對《紐約時報》中關于中國近年來空氣污染問題的相關報道進行分析,并解決以下兩個問題:(1)《紐約時報》在報道中國空氣污染時使用了哪些語言策略?(2)《紐約時報》在報道中國空氣污染時又隱藏著怎樣的意識形態(tài)?本文通過費爾克勞夫的三維分析模型和梵迪克的結構理論對空氣污染的新聞報道進行一個詳細的批評分析。本文有兩個發(fā)現(xiàn):首先,通過分析,我們看出《紐約時報》在進行報道時采用了標題分析,過度詞匯化,語義宏觀結構以及引語分析等語言策略。其次,《紐約時報》通過在對中國環(huán)境、經(jīng)濟等方面的報道中使用語言策略,隱藏著對中國政府的控告,甚至指責中國政府處理空氣污染的無作為行為,從而為中國樹立負面的國際形象。通過對這些報道的分析,除了可以讓讀者對中國有一個更加客觀的看法,幫助中國在國際上樹立一個更加正面的形象之外,還有利于讀者提高自身的甄別力和批評性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批評話語分析 三維分析模型 結構理論 意識形態(tài)
【學位授予單位】:江蘇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5
【目錄】: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3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3-17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13-14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4-15
- 1.3 Research Question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15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5-17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7-29
- 2.1 Discourse, Ideology and Power17-20
- 2.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20-21
- 2.3 Previous Studi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broad21-25
- 2.4 Previous Studi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 Home25-29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9-43
- 3.1 Fairclough's Three-Dimensional Model29-34
- 3.1.1 Text Analysis30
- 3.1.2 Discourse Practice30-31
- 3.1.3 Sociocultural Practice31-34
- 3.2 Van Dijk’s Structure Theory34-40
- 3.2.1 The Micro-structure Theory35-37
- 3.2.2 The Macro-structure Theory37-40
- 3.3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wo Theories40-43
- Chapter Fou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43-69
- 4.1 General Review of China’s Air Pollution43-45
- 4.2 CDA on the Reports of China’s Air Pollution in New York Times45-69
- 4.2.1 Analysis from Text Analysis45-57
- 4.2.2 Analysis from Discourse Practice57-64
- 4.2.3 Analysis from Sociocultural Practice64-69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69-73
-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69-71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Research71-73
- REFERENCES73-79
- Appendix I79-85
- Appendix II85-87
- Published Papers87-88
- 詳細摘要88-9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空氣污染能引發(fā)心臟病[J];體育健康知識畫刊;2002年03期
2 常青;;希臘從空氣污染中拯救衛(wèi)城[J];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1980年18期
3 馬洪泉;關于空氣污染環(huán)境中開展學校體育的社會態(tài)度研究[J];體育科學;1998年05期
4 葉騰;;綠色光源——消除空氣污染,照亮你我“錢”程[J];成功;2007年12期
5 王黎;趙中橋;;論英國治理空氣污染中的立法與公民意識[J];世界近現(xiàn)代史研究;2012年00期
6 王玉昕,林文_",翁錫全;室內(nèi)外空氣污染與健身環(huán)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7 胡克非;;治霧霾各國出狠招[J];晚報文萃;2014年07期
8 小月;;空氣污染[J];英語沙龍;1998年11期
9 張?zhí)锟?;空氣污染致死為何難引人關注[J];雜文月刊(文摘版);2014年03期
10 李珊珊;;美國如何控制空氣質(zhì)量?[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4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薄燕懷;;空氣污染對農(nóng)村婦女健康危害的相關因素研究[A];婦女·環(huán)境·健康——婦女與環(huán)境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姚青;孫玫玲;樊文雁;穆懷斌;;天津春節(jié)期間空氣污染特征分析[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大氣成分與天氣氣候及環(huán)境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3 王軍;張旭;周翔;;圖書館空氣污染特征與人員舒適健康分析[A];2009年全國節(jié)能與綠色建筑空調(diào)技術研討會暨北京暖通空調(diào)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霍焱;董芹;雷正翠;沈琰;;常州空氣污染特征分析及對呼吸系統(tǒng)等疾病的影響[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候環(huán)境變化與人體健康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5 周鳳平;吳熙鳳;陳淑萍;徐若竹;肖全華;溫濟全;高永波;;噴粉潔牙對口腔診室空氣污染的動態(tài)觀察[A];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第十六屆全國醫(y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9年
6 宋建旺;梅中海;張偉;;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與健康[A];中國科協(xié)2002年學術年會第22分會場論文集[C];2002年
7 陳法軍;蘇建偉;劉向輝;戈峰;;農(nóng)林害蟲對空氣污染的響應[A];昆蟲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中國昆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8 沈天鷹;;論空氣污染對文物的危害[A];文物保護與修復紀實——第八屆全國考古與文物保護(化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丁愛萍;耿建生;陳佩君;;一次連續(xù)空氣污染過程的氣象特征分析[A];中國氣象學會2006年年會“大氣成分與氣候、環(huán)境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6年
10 曹U,
本文編號:825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82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