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的論看兩會記者會翻譯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5 06:25
本文關鍵詞:從目的論看兩會記者會翻譯策略研究
【摘要】:中國每年舉行多場各種規(guī)模的記者招待會,特別是每年三月兩會期間的中外記者招待會吸引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關注。記者招待會不僅對口譯者的要求高,也為翻譯研究領域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對兩會招待會口譯進行研究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一方面,口譯者作為發(fā)言人和聽眾的橋梁,其作用舉足輕重;另一方面,截至目前為止,對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進行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目的論為理論框架,對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進行分析,進而提出遵循目的論三大原則的口譯策略。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與其他口譯不同,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具有原則性、含蓄性、目的性。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兩會口譯在稱謂語、古詩詞和語言形態(tài)方面存在一些細微差異。通過分析兩會口譯語料,本文發(fā)現(xiàn),為使聽眾完全理解的增添策略、為實現(xiàn)連貫性的省略策略、為忠實于源語言的替換策略和為保持連貫性的重組策略是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的常用翻譯策略。在翻譯過程中,口譯者將這些策略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更好地實現(xiàn)了譯文目的。
【關鍵詞】:目的論 翻譯策略 記者招待會 口譯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5.9
【目錄】:
- 致謝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1章 緒論8-10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8-9
- 1.3 論文結構9-10
- 第2章 文獻綜述10-12
- 2.1 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研究現(xiàn)狀10-11
- 2.2 目的論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1-12
- 第3章 理論框架12-16
- 3.1 德國功能理論的起源和發(fā)展12-13
- 3.2 目的論的基本原則13-16
- 3.2.1 目的原則13-14
- 3.2.2 連貫性原則14
- 3.2.3 忠實性原則14-16
- 第4章 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對比分析16-22
- 4.1 目的論視角下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的性質和特點16-18
- 4.1.1 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的性質16-17
- 4.1.2 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的特點17-18
- 4.2 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的對比分析18-22
- 4.2.1 稱謂語18
- 4.2.2 古詩詞18-19
- 4.2.3 語言形態(tài)19-22
- 第5章 目的論指導下兩會記者招待會口譯策略22-29
- 5.1 增添22-23
- 5.2 省略23-24
- 5.3 重組24-25
- 5.4 替換25-29
- 第6章 結論29-30
- 參考文獻30-33
- 注釋33-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釗;談談口譯者應具備的素質和修養(yǎng)[J];上?萍挤g;1993年03期
2 李廣升;;國際會議口譯者協(xié)會簡介[J];英語知識;1996年05期
3 閆培香;;論口譯者的跨文化意識構建[J];湖南財經(jīng)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4 紀啟明;;口譯者對林紓文學翻譯的影響[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4期
5 趙軍峰,蔣楠;論口譯者的跨文化意識[J];中國科技翻譯;1998年02期
6 陸留弟;;口譯者的基本素質及其培訓[J];國外外語教學;2000年04期
7 羅建生;論非專職口譯者的素質與要求[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8 李繼烈;;口譯者的個人魅力在對外交往中的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5期
9 官霞艷;陳茂林;;口譯者的心理環(huán)境適應性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張軍陽;口譯的“忠實”[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羅玉冰;從目的論看兩會記者會翻譯策略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
2 趙曉玉;中日·日中口譯中的語境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孫曉蕾;英文口譯者的限制和自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235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6235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