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ELE與ESP之爭下大學英美文學教學的發(fā)展方向
本文關鍵詞:論ELE與ESP之爭下大學英美文學教學的發(fā)展方向
更多相關文章: 通識英語教育 專門用途英語教育 英美文學 發(fā)展方向
【摘要】:面臨通識英語教育(ELE)與專門用途英語教育(ESP)之爭,以英美文學為代表的大學英語人文類通識課程設置逐漸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很大程度上沒能實現(xiàn)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低年級基礎英語教學應承擔起相應的跨文化交際培養(yǎng)任務;高年級大學英語開設具有深度的文學文化選修課程,才能有效完成通識教育與專門用途英語教育雙重培養(yǎng)目標。
【作者單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學院;
【關鍵詞】: 通識英語教育 專門用途英語教育 英美文學 發(fā)展方向
【基金】: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5年度教學改革項目(2015JGYB2020)
【分類號】:H319.3
【正文快照】: 2010年,經(jīng)過廣泛的調(diào)研和修改,國務院辦公廳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其中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及“把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zhì)量的根本標準”[1]等要求,推動了新一輪全國范圍內(nèi)的教育教學改革熱潮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海霞;;英美文學閱讀中的美學欣賞特征[J];美與時代;2005年12期
2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征稿啟事[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7年01期
3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征稿啟事[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7年02期
4 ;“英美文學國際研討會”通知[J];外語界;2008年06期
5 ;英美文學國際研討會通知[J];外語電化教學;2008年06期
6 ;《英美文學研究論叢》征稿啟事[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8年02期
7 ;英美文學國際研討會通知[J];英美文學研究論叢;2008年02期
8 ;英美文學國際研討會通知[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9 ;英美文學國際研討會通知[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沈莉娟;;學習英美文學的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J];科技資訊;2009年1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巍;江寧康;;文學與階級身份建構——英美文學批評新論探究[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2 王敏;;個人敘事與集體敘事的沖突與矛盾——十七年英美文學譯介研究[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3 莊天賜;;運用英美文學的層進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英語人才[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B)[C];2009年
4 沈卓鋒;;英語專業(yè)學生英美文學名著閱讀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以北京物資學院為例[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十四輯)[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白雪蓮;英美文學教材建設的新嘗試[N];中華讀書報;2002年
2 牡丹江師范學院 李旭中;英美文學教育助力大學生素質(zhì)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李彬彬;我國英美文學研究的學術重鎮(zhèn)[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4 上海外國語大學 周敏;“方法無意識”:國際英美文學研究新動向[N];社會科學報;2013年
5 外文所 玫柯;英美文學研究的發(fā)展現(xiàn)狀[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
6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 郝田虎;研究英美文學 手稿不可或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7 喬蘭;大學都需用英語授課嗎[N];人民日報;2003年
8 朱珉迕;說中文和“拌洋葷”[N];解放日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孟心靈;讀者反應批評理論與英美文學閱讀教學[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孟博;英美文學理論漢譯的描寫性研究(1917-1949)[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680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568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