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英語論文 >

安德遜認知三段式模式下漢英同傳省略的合理性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4 03:01

  本文關鍵詞:安德遜認知三段式模式下漢英同傳省略的合理性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同聲傳譯(以下簡稱同傳)是一種受時間嚴格限制,難度極高的語際轉換活動。隨著國際交往的不斷擴大、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不斷增強,同傳已成為各類國際會議最常用的口譯服務形式。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同傳進行了多方面研究,包括相關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對于同傳研究,省略并不陌生,但是盡管譯員在同傳過程中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使用省略,關于省略的真正研究卻很少,而且基本上是針對英漢同傳展開的理論性研究,且研究的會議主題相對單一。1980年,當代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安德遜,提出了一個從思維到話語全程的三段式認知程序模式。這個模式非常簡約地顯示了人類言語生成的三個階段,該模式在同傳的過程中體現(xiàn)為思維構建階段、思維轉換階段和思維外化階段。在同傳過程中,譯者要在緊張的氛圍中實現(xiàn)翻譯過程,需要不斷地完成該認知模式。基于安德遜認知三段式模式,筆者展開了關于漢英同傳省略的實證研究。定量及定性分析不同主題下譯員使用省略的現(xiàn)象,旨在論證同傳中省略策略的合理性,強調省略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翻譯質量,譯員可根據(jù)同傳主題,合理使用省略策略。本論文在實證研究過程中嚴格控制變量,并在實證研究結束后對同傳譯員進行回訪收錄其使用省略的原因。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文本的轉寫和受試者的回訪,筆者發(fā)現(xiàn),不同主題的同傳中都出現(xiàn)了省略現(xiàn)象,但是省略的使用根據(jù)主題的不同存在顯著的差異。筆者同時發(fā)現(xiàn)對于省略出現(xiàn)的原因的解釋符合安德遜認知三段式模式。在安德遜認知三段式模式下,同傳中省略的使用具有合理性。因此筆者認為,靈活使用省略策略不僅可以提高同傳質量,并且可為以后的同傳工作者或學生提供借鑒,以便更好地實現(xiàn)同聲傳譯。
【關鍵詞】:同聲傳譯 省略 安德遜認知三段式模式 實證研究 合理性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15.9
【目錄】:
  • Abstract7-9
  • 摘要9-10
  • List of Abbreviations10-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15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3
  • 1.2 Objectives of the Thesis13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13-14
  • 1.4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4-15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5-20
  • 2.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Omission15-17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Omiss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17-18
  • 2.3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Omiss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18
  • 2.4 Summary18-20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20-25
  • 3.1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Anderson’s Model20-21
  • 3.2 Three Stages Cognitive Process Model of Language Production21-23
  • 3.3 Anderson’s Model in Interpretation23-25
  •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25-35
  • 4.1 Research Questions25
  • 4.2 Experiment Design25-35
  • 4.2.1 Subjects26-27
  • 4.2.2 Research Material27-28
  • 4.2.3 Analysis Instrument28-30
  • 4.2.4 Research Procedures30-32
  • 4.2.5 Transcriptions and Samples32-35
  • Chapter Five Data Analysis35-58
  • 5.1 Analysis on Omission in Different Themes of SI35-54
  • 5.1.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Omission35-45
  • 5.1.2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Omission45-54
  • 5.2 Causes of Omission in Different Themes under the Theory of Anderson54-58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8-62
  • 6.1 Major Findings58-59
  • 6.2 Implications59-60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60-62
  • References62-65
  • Acknowledgements65-66
  • Appendix A Publications66-67
  • Appendix B Original Text and Part of the Transcriptions67-7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略昌;;“人已走,茶未涼”——美國戲劇家羅伯特·安德遜辭世[J];外國文學動態(tài);2009年04期

2 J·C·西貝爾格;張蔭槐;;安德遜談科學——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答記者問[J];世界科學譯刊;1979年02期

3 ;友好往來[J];國際新聞界;1989年02期

4 李立山;;火海救客船[J];曲藝;2011年01期

5 鷺子;;密西西比在燃燒[J];世界博覽;1992年12期

6 ;好

本文編號:44826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44826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6cd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