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指導下《社會同理心:理解他人的藝術(shù)》長難句翻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2-01-20 19:13
隨著全球化的快速發(fā)展,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翻譯作為人際交流的橋梁,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漢語和英語在語言特點上存在差異,漢語句式松散,短句較多;而英語多長句和復合句。恰當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充分發(fā)揮“橋梁”的作用,促進人文交流。本翻譯實踐報告基于美國社會政策分析師伊麗莎白·西格爾的著作《社會同理心:理解他人的藝術(shù)》的第一章所作。所選材料的翻譯難點在于長難句的翻譯,而在目的論的指導下,譯者可以有效地消除語言差異,再現(xiàn)源語特點,這符合了本文對長難句的翻譯需求,因此譯者以目的論為指導,遵循目的論的三個原則,即目的原則、忠實原則和連貫原則,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相結(jié)合,采用增譯法、轉(zhuǎn)換法、分譯法、倒裝法和意譯法這五種翻譯技巧來處理長難句。通過此次翻譯實踐和論文撰寫經(jīng)歷,一方面譯者希望能深化對目的論的認識,加強翻譯學習并提高翻譯能力;另一方面,希望本翻譯實踐能為未來相關(guān)題材的翻譯提供相應的策略和參考價值。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Background
2.2 Features and Difficulties
Chapter Three Task Process
3.1 Pre-task Prepar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3 Post-task Control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The Skopos Theory at Lexical Level
4.2 The Skopos Theory at Syntactic Level
4.3 The Skopos Theory at Semantic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翻譯實踐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漢思維對比與翻譯[J]. 杜瑞鑫. 海外英語. 2020(02)
[2]論漢英互譯中動詞與非動詞的語法范疇與語義特征——與連淑能先生商榷[J]. 彭長江. 外語與翻譯. 2017(02)
[3]論翻譯教學中英語長難句的翻譯[J]. 李曉紅. 海外英語. 2016(20)
[4]翻譯行為體系研究[J]. 錢春花,劉芳.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5]翻譯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為例[J]. 熊兵. 中國翻譯. 2014(03)
[6]從“譯者中心”到“譯者責任”[J]. 胡庚申. 中國翻譯. 2014(01)
[7]From Equivalence to Skopos: A Theoretical "Dialogue" between Nida and the Functional School[J]. 李辰. 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 2013(03)
[8]英漢科普文本的功能差異及翻譯策略——功能翻譯理論對科普文本翻譯的啟示[J]. 段于蘭,覃成強. 外語教學. 2011(01)
[9]從目的論看直譯與意譯之爭[J]. 張藝. 海外英語. 2010(05)
[10]翻譯目的論及其文本意識的弱化傾向[J]. 潘平亮. 上海翻譯. 2006(01)
碩士論文
[1]目的論指導下的信息型文本翻譯實踐報告[D]. 李夢瑤.蘭州大學 2019
[2]淺析英語長難句的翻譯方法[D]. 潘婷.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599368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Task Description
2.1 Background
2.2 Features and Difficulties
Chapter Three Task Process
3.1 Pre-task Prepar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3 Post-task Control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The Skopos Theory at Lexical Level
4.2 The Skopos Theory at Syntactic Level
4.3 The Skopos Theory at Semantic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翻譯實踐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漢思維對比與翻譯[J]. 杜瑞鑫. 海外英語. 2020(02)
[2]論漢英互譯中動詞與非動詞的語法范疇與語義特征——與連淑能先生商榷[J]. 彭長江. 外語與翻譯. 2017(02)
[3]論翻譯教學中英語長難句的翻譯[J]. 李曉紅. 海外英語. 2016(20)
[4]翻譯行為體系研究[J]. 錢春花,劉芳. 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1)
[5]翻譯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譯策略”、“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為例[J]. 熊兵. 中國翻譯. 2014(03)
[6]從“譯者中心”到“譯者責任”[J]. 胡庚申. 中國翻譯. 2014(01)
[7]From Equivalence to Skopos: A Theoretical "Dialogue" between Nida and the Functional School[J]. 李辰. 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 2013(03)
[8]英漢科普文本的功能差異及翻譯策略——功能翻譯理論對科普文本翻譯的啟示[J]. 段于蘭,覃成強. 外語教學. 2011(01)
[9]從目的論看直譯與意譯之爭[J]. 張藝. 海外英語. 2010(05)
[10]翻譯目的論及其文本意識的弱化傾向[J]. 潘平亮. 上海翻譯. 2006(01)
碩士論文
[1]目的論指導下的信息型文本翻譯實踐報告[D]. 李夢瑤.蘭州大學 2019
[2]淺析英語長難句的翻譯方法[D]. 潘婷.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8
本文編號:35993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5993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