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口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1-11-09 03:59
本實踐報告基于模擬口譯實踐。選取的語料為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紀錄片《能量之源》。翻譯方式為漢譯英模擬交替?zhèn)髯g,并對翻譯過程進行錄音,再將錄音中的原文和譯文轉錄為文本形式。選取釋意理論作為理論根據(jù),發(fā)現(xiàn)翻譯實踐中的問題。最終找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并總結口譯技巧。整個任務過程分為兩個大階段。在口譯開始前,譯者進行了“主題背景知識、專業(yè)術語、翻譯技巧訓練和心理素質”四項譯前準備工作。口譯實踐中闡述了這次實踐任務的進行過程。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分別注重“意合”與“形合”的特點,所以在對應的語言表達形式上存在著差異。筆者根據(jù)釋意理論在報告案例分析部分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解決。在詞匯層面,采取了增譯與轉譯兩種翻譯方法。對于冗余信息,采取了省譯和冗余信息增補的方式來處理。針對語句翻譯中的問題,主要運用短句合譯、長句拆譯和運用被動語態(tài)的方法。報告的最后部分為總結,總結了此次報告的特點和實踐任務的收獲。通過此次報告,希望為將來此類翻譯提供借鑒和幫助。
【文章來源】:沈陽理工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務描述
1.1 翻譯任務簡介
1.2 目的和意義
第2章 任務過程描述
2.1 譯前準備
2.1.1 主題知識準備
2.1.2 專業(yè)術語準備
2.1.3 翻譯技巧訓練
2.1.4 心理準備
2.2 口譯實踐
2.2.1 初譯及錄音
2.2.2 語料轉寫
2.3 理論依據(j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詞匯的處理
3.1.1 增譯
3.1.2 轉譯
3.2 冗余信息的處理
3.2.1 冗余信息省譯
3.2.2 冗余信息增補
3.3 語句的處理
3.3.1 短句合譯
3.3.2 長難句拆譯
3.3.3 意義被動句的翻譯
第4章 總結
4.1 實踐總結
4.2 實踐收獲
參考文獻
附錄1 原文
附錄2 譯文
附錄3 術語表
致謝
本文編號:3484578
【文章來源】:沈陽理工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7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務描述
1.1 翻譯任務簡介
1.2 目的和意義
第2章 任務過程描述
2.1 譯前準備
2.1.1 主題知識準備
2.1.2 專業(yè)術語準備
2.1.3 翻譯技巧訓練
2.1.4 心理準備
2.2 口譯實踐
2.2.1 初譯及錄音
2.2.2 語料轉寫
2.3 理論依據(j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詞匯的處理
3.1.1 增譯
3.1.2 轉譯
3.2 冗余信息的處理
3.2.1 冗余信息省譯
3.2.2 冗余信息增補
3.3 語句的處理
3.3.1 短句合譯
3.3.2 長難句拆譯
3.3.3 意義被動句的翻譯
第4章 總結
4.1 實踐總結
4.2 實踐收獲
參考文獻
附錄1 原文
附錄2 譯文
附錄3 術語表
致謝
本文編號:34845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4845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