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電影《花槍緣》(馬金鳳版)口譯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1-08-18 18:48
基于筆者對豫劇影片《花槍緣》的口譯實踐,本實踐報告分析了豫劇口譯的特點,難點及口譯過程中所運用的翻譯原則和翻譯策略,并在此基礎(chǔ)上探討了所得到的啟發(fā)及戲曲口譯對譯員的要求。豫劇作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呈現(xiàn)了河南的地域特色、歷史傳統(tǒng)、風俗民情,反映了中國古典的美學思想和審美情趣,具有十分高的藝術(shù)價值。豫劇的翻譯研究能夠傳播中原文化,豐富中國傳統(tǒng)文化,擴大外國朋友對中國文化的認識。由于口譯的及時性要求,筆者在口譯實踐過程中,對于中國文化負載詞和諺語等較難翻譯的詞匯,主要用工具翻譯來處理,以傳遞信息幫助聽眾理解為主,根據(jù)目的語受眾的需要傳達源語的交際內(nèi)容,選擇性地進行翻譯。并在譯后分析中,根據(jù)口譯目的,對不適當?shù)姆g進行修改,用紀實翻譯的方法在譯文中再現(xiàn)原文作者與原文接受者之間交際情景,包括原文的語言特征和文化特征。報告最后一部分筆者對此次口譯實踐進行總結(jié),分析豫劇口譯過程中筆者未能處理的問題,對譯員的要求及帶來的啟發(fā)。豫劇的口譯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譯者不只是進行兩種語言轉(zhuǎn)換,還應適當?shù)匕l(fā)揮主觀能動性,以達到更好的口譯效果。希望這篇報告能夠為今后的戲曲口譯提供借鑒,以促進中國...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文本
譯文文本
1.翻譯任務描述
1.1 翻譯任務來源
1.2 翻譯服務對象及預期結(jié)果
1.3 口譯資料介紹
2.翻譯過程
2.1 譯前準備
2.1.1 背景知識及文化負載詞的準備
2.1.2 翻譯工具的準備
2.2 翻譯理論的指導與翻譯策略的運用
2.2.1 翻譯理論
2.2.2 翻譯策略
2.3 口譯過程
2.3.1 口譯執(zhí)行情況
2.3.2 口譯達到的效果
3.翻譯案例分析
3.1 忠誠原則
3.2 功能原則
3.3 尾韻的處理
4.口譯實踐總結(jié)
4.1 實踐總結(jié)與反思
4.2 對今后工作的啟發(fā)與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背景下豫劇文化的譯介與傳播路徑研究[J]. 王曉俊,張露馨. 新聞愛好者. 2019(01)
[2]海外傳播中國戲曲文化的意義及對策[J]. 董德城. 藝術(shù)品鑒. 2015(08)
[3]文本類型、翻譯目的及翻譯策略[J]. 張美芳. 上海翻譯. 2013(04)
[4]傳統(tǒng)戲曲英譯的翻譯規(guī)范芻議[J]. 曹廣濤. 譯林(學術(shù)版). 2011(Z1)
[5]豫劇唱詞語言藝術(shù)特征[J]. 郭克儉. 中國音樂學. 2010(04)
[6]中國戲曲對外傳播的跨文化障礙[J]. 劉珺. 戲曲藝術(shù). 2010(02)
[7]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述評[J]. 胡作友. 學術(shù)界. 2008(06)
[8]從目的論看戲劇翻譯[J]. 鄧笛. 四川戲劇. 2008(04)
[9]口譯理論研究成果與趨勢淺析[J]. 劉和平. 中國翻譯. 2005(04)
[10]功能加忠誠——介評克里絲汀·諾德的功能翻譯理論[J]. 張美芳.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5(01)
本文編號:3350432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摘要
原文文本
譯文文本
1.翻譯任務描述
1.1 翻譯任務來源
1.2 翻譯服務對象及預期結(jié)果
1.3 口譯資料介紹
2.翻譯過程
2.1 譯前準備
2.1.1 背景知識及文化負載詞的準備
2.1.2 翻譯工具的準備
2.2 翻譯理論的指導與翻譯策略的運用
2.2.1 翻譯理論
2.2.2 翻譯策略
2.3 口譯過程
2.3.1 口譯執(zhí)行情況
2.3.2 口譯達到的效果
3.翻譯案例分析
3.1 忠誠原則
3.2 功能原則
3.3 尾韻的處理
4.口譯實踐總結(jié)
4.1 實踐總結(jié)與反思
4.2 對今后工作的啟發(fā)與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一帶一路”背景下豫劇文化的譯介與傳播路徑研究[J]. 王曉俊,張露馨. 新聞愛好者. 2019(01)
[2]海外傳播中國戲曲文化的意義及對策[J]. 董德城. 藝術(shù)品鑒. 2015(08)
[3]文本類型、翻譯目的及翻譯策略[J]. 張美芳. 上海翻譯. 2013(04)
[4]傳統(tǒng)戲曲英譯的翻譯規(guī)范芻議[J]. 曹廣濤. 譯林(學術(shù)版). 2011(Z1)
[5]豫劇唱詞語言藝術(shù)特征[J]. 郭克儉. 中國音樂學. 2010(04)
[6]中國戲曲對外傳播的跨文化障礙[J]. 劉珺. 戲曲藝術(shù). 2010(02)
[7]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述評[J]. 胡作友. 學術(shù)界. 2008(06)
[8]從目的論看戲劇翻譯[J]. 鄧笛. 四川戲劇. 2008(04)
[9]口譯理論研究成果與趨勢淺析[J]. 劉和平. 中國翻譯. 2005(04)
[10]功能加忠誠——介評克里絲汀·諾德的功能翻譯理論[J]. 張美芳.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2005(01)
本文編號:33504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3504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