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12 17:04
閱讀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接受美學對整個教育領(lǐng)域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充分肯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提高學生期待視野和文本意識的方式創(chuàng)建互動式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小學音英語閱讀教學質(zhì)量很有幫助,可以充分展現(xiàn)精讀的效率和質(zhì)量,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學作品的認識。
【文章來源】:校園英語. 2020,(43)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接受美學的概述
二、接受美學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1.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
2.“期待視域”與閱讀文章的選擇。
三、接受美學理論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啟示
1. 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建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2. 提高學生的“期待視域”,推進素質(zhì)教育。
3.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4. 強化“文本意識”,提高教育水平。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接受美學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 周婷,肖菊梅. 教學與管理. 2020(14)
[2]接受美學視野下的繪本閱讀教學探究[J]. 汪家燕. 小學教學研究. 2019(16)
[3]接受美學與英語閱讀教學[J]. 楊冬梅.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8(10)
本文編號:3280307
【文章來源】:校園英語. 2020,(43)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接受美學的概述
二、接受美學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啟示
1.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
2.“期待視域”與閱讀文章的選擇。
三、接受美學理論對于小學英語教學的創(chuàng)新啟示
1. 注重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建互動式的教學模式。
2. 提高學生的“期待視域”,推進素質(zhì)教育。
3. 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4. 強化“文本意識”,提高教育水平。
四、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接受美學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探究[J]. 周婷,肖菊梅. 教學與管理. 2020(14)
[2]接受美學視野下的繪本閱讀教學探究[J]. 汪家燕. 小學教學研究. 2019(16)
[3]接受美學與英語閱讀教學[J]. 楊冬梅.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08(10)
本文編號:32803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2803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