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燈片內容詳略程度對同聲傳譯質量影響的對比研究
【學位單位】:北京外國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H315.9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問題
1.3 研究目的
1.4 論文構架
第二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框架
2.1 帶幻燈片同聲傳譯的前人研究
2.2 認知負荷模型
2.2.1 同聲傳譯認知研究
2.2.2 吉爾的認知負荷模型
2.2.3 帶幻燈片同聲傳譯的認知負荷模型
2.3 口譯質量評估標準
第三章 實證研究
3.1 研究問題
3.2 研究方法
3.3 實驗設計
3.3.1 實驗假設
3.3.2 實驗對象
3.3.3 實驗材料
3.3.3.1 演講材料
3.3.3.2 幻燈片材料
3.4 實驗流程
第五章 實驗結果與分析
4.1 譯文定量分析
4.1.1 譯文整體質量評估
4.1.2 完整度評估
4.1.3 準確度評估
4.1.4 流暢度評估
4.2 譯文定性分析
4.2.1 完整度分析
4.2.2 準確度分析
4.2.3 流暢度分析
第五章 結語
5.1 總結
5.2 對策
5.3 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實驗材料原文轉錄文稿
附錄二 實驗材料幻燈片
附錄三 實驗材料譯文轉錄文稿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克金;瞿莉莉;;試論同聲傳譯中的省略[J];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6期
2 張紫薇;;英漢同聲傳譯中的順譯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年17期
3 蔣制衡;;同聲傳譯教學中的心理學策略及方法[J];天津中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4 段勇;;同聲傳譯實驗室管理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年02期
5 慈琪;ALIA;;寄回老家的同聲傳譯器[J];讀友;2016年21期
6 武勇;;小議電視同聲傳譯的質量評估及其標準——以奧巴馬上?萍拣^演講的電視口譯為例[J];跨語言文化研究;2016年02期
7 肖悅;;我就想給爸媽打個電話[J];青少年日記;2016年11期
8 王新同;;留歐美女毛泡泡:中國首位“圖像同傳師”[J];作文;2016年12期
9 管興忠;張思雨;Jean Delisle;Judith Woodsworth;;口譯者與歷史的締造[J];翻譯界;2017年01期
10 王曉麗;;基于塔天娜教學同聲傳譯案例探析“三詞一譯”同傳技巧[J];青春歲月;2017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益珍;;中日同聲傳譯研究之現狀綜述[A];廈門大學外文學院第九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6年
2 霍暢;;從丹尼·吉爾博士的認知負荷模式談“順句驅動”在英漢同聲傳譯中的應用[A];外語教育與翻譯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第三卷)[C];2014年
3 劉可微;;同聲傳譯中譯入B語言的利弊分析及其質量的提高[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任雅婕;;同聲傳譯的質量評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張萍;;淺談同聲傳譯的訓練方法[A];國際交流學院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4年
6 肖瀟;;基于語料庫的漢英同傳言據性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4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7 楊雅璜;;淺談電視同傳的難點[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葛士豪;;同聲傳譯中定語從句的翻譯策略[A];創(chuàng)新與探索:外語教學科研文集[C];2016年
9 高敏毅;;從信息結構看同聲傳譯中的省略策略[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杜文萍;;淺談同聲傳譯中的二效兼顧——效力與效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念;把陜西同聲傳譯給世界[N];陜西日報;2019年
2 記者 劉瑞;昆企研發(fā)軟件快過同聲傳譯[N];昆明日報;2019年
3 記者 殷斌;銀川市首次引進“同聲傳譯系統”[N];銀川晚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彭德倩;為學子開啟面向全球之“窗”[N];解放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樊麗萍;同聲傳譯:多少誤傳需澄清?[N];文匯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豐捷;同聲傳譯:期待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教學突破[N];光明日報;2008年
7 田冰;同聲傳譯:21世紀頭號緊缺人才[N];中國旅游報;2003年
8 顧育豹;同聲傳譯人才奇缺[N];中國人事報;2003年
9 記者 龍華 實習生 陳丹;神奇稀缺的同聲傳譯[N];湖北日報;2005年
10 記者 梅志清 實習生 謝苗楓 通訊員 楊冬生;專業(yè)同聲傳譯人才僅20人[N];南方日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高彬;猜測與反駁[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徐琦璐;“聽”“說”同步模式下的工作記憶與同聲傳譯的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黃一;句子記憶和脫離原語語言外殼[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翠英;《從巴黎到紐倫堡——會議口譯的誕生》第三章翻譯實踐報告[D];鄭州大學;2019年
2 桂宇婷;順句驅動原則在電視同聲傳譯中的應用[D];天津理工大學;2019年
3 景鵬強;“如何提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專題講座”模擬同聲傳譯實踐報告[D];重慶師范大學;2019年
4 趙貫一;亞運會電競賽事漢譯英模擬同傳實踐報告[D];吉林外國語大學;2019年
5 丁琳;習近平演講稿口譯實踐報告[D];吉林外國語大學;2019年
6 于婧怡;順句驅動技巧在韓中同聲傳譯中的應用[D];吉林外國語大學;2019年
7 單青;2018中國—東盟職業(yè)教育與教師發(fā)展學術論壇同聲傳譯實踐報告[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8 陳晉麗;2018中國—東盟職業(yè)教育與教師發(fā)展學術論壇同聲傳譯實踐報告[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9 孫晗力;順句驅動原則在漢英同聲傳譯中的應用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9年
10 宋成穩(wěn);英漢同聲傳譯中精簡策略的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32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83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