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主流媒體中“孔子學院”形象話語的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25 20:33
【摘要】: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學院誕生以來,孔子學院發(fā)展迅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漸增強,其以漢語為傳播途徑向國際社會展示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讓國際社會更加了解中國,無形中對中國軟實力,文化外交,經(jīng)濟等各方面帶來了相對正面的影響,國際媒體對于孔子學院的關注度逐漸增強。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孔子學院的研究也不斷增加,但是對于孔子學院的海外媒體形象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英兩國主流媒體對于孔子學院形象話語的構建方式,具體在話語主題、話語主體、話語策略以及這些相關媒體報道背后社會歷史文化原因等問題上的表征。即,中英主流媒體有關孔子學院形象的新聞話語主要關注的話題是什么?中英主流媒體新聞話語中孔子學院形象的呈現(xiàn)差異何在?英國有關孔子學院的新聞話語是否存在偏頗,中國的新聞話語是否存在缺陷,如何改進?文本以2006年至2016年《人民日報》和《衛(wèi)報》中有關“孔子學院”形象的相關報道為語料來源,以施旭教授的多元文化話語研究方法為理論框架,采用對比分析的方法,通過對已有文獻的梳理并借助AntConc分析軟件結合人工閱讀,從話語主題,話語主體,話語風格,話語修辭等方面,對中英兩國主流媒體有關孔子學院形象的話語行為進行剖析,考察中英兩國對于孔子學院形象這一話語事件的新聞話語差異。研究發(fā)現(xiàn),中英兩國主流報紙在對于“孔子學院”形象的報道上相似之處在于,兩者均在整體上給予孔子學院以肯定積極的評價。不同點體現(xiàn)在:(1)在話語主題方面,中國媒體對孔子學院的話語主題構建相對單一,其新聞話語主題主要圍繞介紹孔子學院在語言文化傳播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并給予孔子學院評價較高。英國媒體的話語主題側重于孔子學院的整體形象,即孔子學院一方面在給英國民眾學習漢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學術自由的限制、文化入侵以及借此進行政治宣傳的負面問題。(2)在話語主體方面,在對“孔子學院”形象報道的新聞話語中,中國媒體主要關注官方話語,包括中國政府、孔子學院中方合作院校校方代表話語;而英國媒體在關注中國政府官方話語、孔子學院中方合作院校校方話語的同時,也大量引用了媒體記者、專家學者話語。(3)在話語風格方面,中國媒體報道中使用直接引語多于英國媒體報道。這些直接引語使新聞真實性、現(xiàn)場感更強,為讀者展示一個更真實的孔子學院形象,增強了新聞報道的權威性,更有說服力。(4)在話語修辭方面,通過對中英媒體報道的標題分析發(fā)現(xiàn),中國媒體報道的標題中多以隱喻方式表述觀點,隱喻的語言表達更有形象性,意象性和趣味性,更加生動形象地向讀者展示孔子學院;而英國媒體的標題中則采用反問和設問的修辭方法更多,反問可以加強語氣,特別是當英國媒體質疑孔子學院,給予孔子學院負面評價時反問的修辭方法會更有說服力,更能激發(fā)讀者情感,加深讀者印象。基于以上研究發(fā)現(xiàn)本研究認為,在話語主題方面,中國媒體應該更加注重孔子學院的整體形象,而不是單一的給予孔子學院高度評價;在話語主體方面,中國媒體在關注中國政府官方話語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民眾的意見。本研究為新聞話語研究向跨學科、多視角研究方向發(fā)展提供了個案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136;H313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136;H3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小龍;孔子學院與傳統(tǒng)文化[J];中關村;2005年01期
2 顧育豹;;孔子學院似茉莉花芬芳全球[J];華夏文化;2006年03期
3 顧育豹;;愿孔子學院花開全球[J];黨政論壇;2006年09期
4 張西平;;簡論孔子學院的軟實力功能[J];世界漢語教學;2007年03期
5 ;兩年內(nèi)中國將建500所孔子學院[J];科技風;2007年11期
6 湯哲遠;;全球化視野下孔子學院建設的時代意蘊[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7年Z1期
7 李北陵;;“孔子學院”走俏海外的冷思考[J];人民論壇;2007年02期
8 宗煥平;;孔子學院的獨特影響力[J];w,
本文編號:25658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5658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