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語言學理論下茶文化英語的翻譯技巧探究
本文選題:翻譯語言學 + 茶文化英語。 參考:《福建茶葉》2017年07期
【摘要】:翻譯是不同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行為,其沒有固定的規(guī)則。畢竟翻譯只是一種文字解碼活動,翻譯人員利用特有的編碼程序?qū)⒉煌男畔⑥D(zhuǎn)化為另一種信息。本文在論述了翻譯語言學理論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后,又先后從兩個角度闡述了茶文化英語翻譯存在的問題,最后透過翻譯語言學這一理論對茶文化英語的翻譯技巧進行了探究。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 trans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which has no fixed rules. After all, translation is only a word decoding activity, and translators use specific coding procedures to convert different information into another. After discussing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tea culture English from two angles, and finally probes into the translation skills of tea culture English through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s.
【作者單位】: 西安醫(yī)學院英語系;
【基金】:西安醫(yī)學院校級重點學科項目(西醫(yī)發(fā)【2015】97號)
【分類號】:H315.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丹丹;;基于英漢對比研究和認知語言學理論的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漢英翻譯教學模式研究——以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為例[J];高教學刊;2015年19期
2 吳曉燕;;功能語言學視角下新聞英語翻譯質(zhì)量評估模式研究[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3 羅靈江;陳宇;;淺談商務(wù)英語翻譯的特征及技巧運用[J];中國商貿(mào);2012年21期
4 徐敏;;對《烏鎮(zhèn)旅游指南》的翻譯質(zhì)量評估——基于功能語言學視角下的翻譯語篇質(zhì)量評估模式[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博;;翻譯語言學理論下茶文化英語的翻譯技巧探究[J];福建茶葉;2017年07期
2 吳海燕;;試論英語翻譯過程中的語言學模式[J];英語廣場;2017年01期
3 李超;;基于認知語言學理論的詞匯翻譯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10期
4 李新;;語域理論視角下英語新聞標題翻譯技巧[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08期
5 孫思琪;;商務(wù)英語翻譯中的商務(wù)特征再現(xiàn)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6年18期
6 謝瑤;;項目式教學(PBL)對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設(shè)計的啟示[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年10期
7 楊利軍;;基于功能翻譯理論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年02期
8 王翠寧;王治江;;及物性分析視角下英語災難新聞漢譯[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9 裴勝新;;淺議英漢互譯——反義翻譯[J];海外英語;2014年13期
10 張帆;;淺析商務(wù)英語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J];科技信息;2014年1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韋娟;;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模式[J];海外英語;2014年08期
2 王瑩;;獨立學院翻譯教學改革芻議[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年04期
3 李玲;王耀芬;;認知語言學理論對英語詞匯教學的幾點啟示[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4年01期
4 曹小菊;;英漢對比研究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5 林艷;;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的困境及改革路徑——基于認知理論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4期
6 趙蘊萱;梁瀟;;論英漢對比研究的理論意義[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7 舒敏;;淺談國際商務(wù)英語的翻譯策略[J];海外英語;2010年05期
8 金玉;;有關(guān)商務(wù)英語翻譯特點的討論[J];才智;2010年13期
9 朱星濤;;論商務(wù)英語翻譯技巧[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0年06期
10 邱曉清;;商務(wù)英語翻譯中的商務(wù)特征再現(xiàn)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新喜;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與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研討會在京召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于根元;;關(guān)于語言和語言學理論的若干思考[J];語言科學;2006年02期
3 徐盛桓;;語言學創(chuàng)新[J];外語學刊;2007年01期
4 鄭劍平;;研究生語言學理論課教學探索[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方鴻;;傳播語言學理論的新構(gòu)建——《傳播語言學》評介[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劉利民;;在《當代俄羅斯語言學理論譯庫》發(fā)布會上的講話[J];中國俄語教學;2011年03期
7 Р.Г.皮奧特羅夫斯基;蔡富有;;談?wù)務(wù)Z言學和數(shù)學[J];語言學動態(tài);1979年02期
8 申小龍;語言學的領(lǐng)先與滯后[J];社會科學;1988年06期
9 余志鴻;;什么是現(xiàn)代語言學[J];語文研究;1993年01期
10 程工;21世紀:生物學與語言學的熔合[J];外語研究;199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曲彥斌;;民俗語言學(增訂版)[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2 彭建武;;連通主義和認知語言學的對比研究[A];2008'中國信息技術(shù)與應用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3 王巧珍;;易懂與難懂語言學論文原因之探——以近五年(2001-2005)Applied Linguistics期刊論文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4 孟華;;建設(shè)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學理論[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5 姜志芳;;從一詞多義現(xiàn)象看認知語言學對意義的構(gòu)建[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6 李爾鋼;;辭典學是語言學的分支學科[A];中國辭書論集1997[C];1997年
7 雍和明;;現(xiàn)代語言學對雙語詞典編纂的啟示[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程曉堂;;外語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的語言學視角[A];第五屆外語院校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高層論壇暨全國外語院校科研管理協(xié)會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周洪波;;他深深地迷戀著語言學——讀王希杰《這就是漢語》[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C];2004年
10 薛恩奎;;電子化詞典釋義的語言學探索[A];2004年辭書與數(shù)字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川山;努力推進我國語言學研究的科學化、現(xiàn)代化、國際化[N];語言文字周報;2014年
2 吳明華;認知語言學在中國[N];中華讀書報;2005年
3 李晶 山西財經(jīng)大學;我所理解的認知語言學[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李光輝 王媛媛;首屆云南省語言學研究精英論壇在楚雄師院舉行[N];楚雄日報(漢);2005年
5 尹洪波 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賦予語言學一級學科地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金福;語言學研究“升溫”[N];光明日報;2004年
7 王德春;世界上最大的一套語言學百科全書中國落地[N];文匯報;2008年
8 石鋒 南開大學語言研究所;語言學:從卡片之學到數(shù)據(jù)之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記者 紅娟;北京大學出版社推出“當代俄羅斯語言學理論譯庫”[N];中華讀書報;2011年
10 朱俊玄;向語言學前輩致敬[N];中華讀書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蕊;語言學著作 The Dynamics of Language(節(jié)選)英漢翻譯實踐報告[D];黑龍江大學;2015年
2 張莉平;語言學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Applied Linguistics: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Chapter Four英漢翻譯實踐報告[D];黑龍江大學;2015年
3 鄭磊剛;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視角下的漢語記敘文和說明文語篇對比分析[D];廣西大學;2016年
4 郭健;藝術(shù)語言學意象原理及其應用初探[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5 趙玉;語言學學術(shù)專著前言的體裁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6 劉秀艷;試論跨文化交際學的語言學研究路徑[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7 王世利;顏之推語言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麗麗;漢語“足”類人體詞的歷史演變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1年
9 龔瀟;[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10 賈悅秋;基于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757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97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