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風情及民俗文化的翻譯——以《紅樓夢》譯本為例
本文選題:文化特征 + 個人思維 ; 參考:《語文建設(shè)》2017年15期
【摘要】:正《紅樓夢》涵蓋了豐富的民俗文化,是中國文化向世界傳播的重要載體。然而,由于翻譯者文化背景、個人思維習慣、文化傳統(tǒng)和背景的不同,在翻譯《紅樓夢》的過程中往往會對我國民俗文化造成一定的誤譯甚至是歪曲。因此,加強對《紅樓夢》翻譯的分析與探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文化意義。
[Abstract]:The Dream of Red Mansions covers rich folk cul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culture spreading to the world.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or's cultural background, personal thinking habits,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backgrounds, th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often causes some misinterpretation or even distortion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作者單位】: 河南城建學院;
【分類號】:H315.9;I04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海青,賀國強;淺論文化對藝術(shù)發(fā)展的影響[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S2期
2 劉承華;;文化對藝術(shù)的影響機制——兼及藝術(shù)的文化學闡釋路徑[J];藝術(shù)百家;2012年06期
3 徐遠喜;肖鐵光;劉明景;;試論“文化”的概念和特點[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田學軍;;東西方批評策略的對比研究和文化解讀[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陸永崗;;淺談文化語境下的文學翻譯[J];芒種;2013年02期
6 關(guān)四平;別開蹊徑 獨樹一幟——評王啟忠著《小說文化》[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4年02期
7 李曉紅;;文學翻譯中的文化移情[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高小康;;非物質(zhì)遺產(chǎn)與文學中的文化認同[J];文藝爭鳴;2007年03期
9 劉川鄂;90年代流行文化背景下的一種文學現(xiàn)象──作家明星化[J];文藝研究;2001年05期
10 王昆建;文學創(chuàng)作與大文化意識[J];昆明師專學報;1994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文化交往中的文學翻譯[N];人民日報;2003年
2 徐佳和 整理;西方藝術(shù)在中國的影響始終不成功[N];東方早報;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喬亞茹;跨文化視角下Waiting的翻譯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諶志成;綽號的文化解讀及翻譯[D];南華大學;2015年
3 徐佳勉;16-20世紀俄羅斯莊園演變中的文化特征分析[D];浙江大學;2017年
4 黃斌蘭;文化差異與文學翻譯障礙及其對策[D];廣西大學;2002年
5 袁媛;民間工藝文化生態(tài)的重構(gòu)與保護[D];湖北民族學院;2014年
6 楊英;非洲成品藝術(shù)在中國的文化傳播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27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92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