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發(fā)展中國家教育官員研修班”交替?zhèn)髯g反思性實踐報告
本文選題:交替?zhèn)髯g 切入點:發(fā)展中國家 出處:《吉林大學(xué)》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劇,中國作為地球村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也在不斷與其他國家進行科技、文化、經(jīng)濟的交流。而研修班作為援外項目實施的重要形式,為中國同發(fā)展中國家在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通過研修班的舉辦,中國同各國相關(guān)機構(gòu)建立了廣泛的聯(lián)系,與外國友人培養(yǎng)了深厚的感情,加深了解,增進了互信,也成功推進了中國與多邊國家在現(xiàn)代遠程教育領(lǐng)域的交流與合作。文本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吉林大學(xué)國際處和中國商務(wù)部領(lǐng)導(dǎo)講話。第二部分是中國現(xiàn)代遠程教育的發(fā)展歷史和吉林大學(xué)遠程教育介紹和關(guān)于遠程教育的發(fā)展的問答環(huán)節(jié)。第二部分所包含的大量教育和計算機領(lǐng)域?qū)I(yè)詞匯以及來自于不同國家教育官員的口音問題都給研討口譯造成了不小的挑戰(zhàn),使得口譯出現(xiàn)錯譯,信息缺失等現(xiàn)象。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本文主要內(nèi)容分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紹了口譯背景,包含研討會的背景,譯前準備以及翻譯過程的介紹。第二章,筆者在分析比對文本之后,總結(jié)出口譯過程中的錯誤及問題。第三章為基于第二章中問題所提出的解決策略。通過對錄音文本的分析,筆者對口譯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總結(jié),闡述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希望對今后參與研討會的譯者有所幫助。
[Abstract]:As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ontinues to intensify,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global village, China is also constantly conducting exchanges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economy. It has provided a good platform for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related fields. Through the holding of the seminar, China has established extensive contacts with relevant institutions of various countries, cultivated deep feelings and deepened understanding with foreign friends. Increased mutual trust,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 speech by the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of Jilin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 Introduction to distance education in Jilin university and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Jilin university. Part 2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 terms in edu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as well as education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The problem of the accent of the officials posed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discussion of interpretation.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interpretation,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minar. Chapter two, afte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text,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error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olution strategy based on the problems in chapter two.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reting and expounds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 the hope of helping the transla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eminar in the future.
【學(xué)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艷波;論交替?zhèn)髯g中的筆記教學(xué)[J];浙江海洋學(xué)院學(xué)報(人文科學(xué)版);2003年02期
2 楊英;論交替?zhèn)髯g過程中的筆記記錄[J];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1期
3 張筠艇;;交替?zhèn)髯g教學(xué)中的記憶訓(xùn)練[J];外國語言文學(xué);2006年04期
4 皇甫姝瑜;;交替?zhèn)髯g中的筆記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年12期
5 王靜;;淺談交替?zhèn)髯g筆記[J];海外英語;2011年02期
6 呂兆杰;;再論交替?zhèn)髯g筆記的可行性[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1年02期
7 易敏;;交替?zhèn)髯g中“話語不和”及對策[J];群文天地;2011年24期
8 李惠嵐;;交替?zhèn)髯g中筆記的重要性[J];佳木斯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12年09期
9 李婉璐;;交替?zhèn)髯g中的筆記[J];科技信息;2013年06期
10 張新敏;;交替?zhèn)髯g中的筆記技巧[J];科技視界;2014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思佳;;交替?zhèn)髯g筆記——理論與提高[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胡競;;交替?zhèn)髯g筆記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張姍姍;;交替?zhèn)髯g中譯員中立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13年年會暨海峽兩岸翻譯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孫海燕;;英漢交替?zhèn)髯g筆記中的精力分配模式初探——以口譯專業(yè)研究生為例[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吳中慶;;簡論英語專業(yè)本科英漢交替?zhèn)髯g的教與學(xué)[A];語言·翻譯·翻譯教學(xué)[C];2008年
6 鄒yN;;從吉爾口譯理解公式談英漢交替?zhèn)髯g中長難句的理解[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吳玉美;;關(guān)于中國學(xué)生譯員在英漢交替?zhèn)髯g筆記中語言選擇的實證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八輯)[C];2011年
8 姚鈺媛;;圖式理論關(guān)照下的口譯教材研究——以《實戰(zhàn)口譯》《交替?zhèn)髯g》為例[A];中國翻譯學(xué)學(xué)科建設(shè)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9 曹汀;;CS1之爭:誰與爭鋒?——淺談交替?zhèn)髯g是否易于同聲傳譯[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9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尚小奇;;從交替?zhèn)髯g和同聲傳譯對比研究淺析口譯教學(xu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5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于建坤;外語翻譯證書考試主打能力牌[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記者 韓曉玲邋通訊員 陳麗霞;武大口譯隊擴容 新增4個小語種[N];湖北日報;2008年
3 佳欣;英語翻譯資格考試考什么?[N];市場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胡凌鵲;交替?zhèn)髯g中筆記的心理語言學(xu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8年
2 虞文婷;交替?zhèn)髯g中自我監(jiān)控機制與自我修正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胡璇;英漢交替?zhèn)髯g筆記的有效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2 張書田;交替?zhèn)髯g中的精力分配問題[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3 蔡悅;漢英交替?zhèn)髯g中不流暢現(xiàn)象及其成因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4年
4 柴振宇;2014年北京APEC工商領(lǐng)導(dǎo)人峰會習(xí)近平主席主旨演講模擬交替?zhèn)髯g實踐報告[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5 賈敏;中非城市規(guī)劃與建設(shè)交流會交替?zhèn)髯g實踐報告[D];河北大學(xué);2015年
6 向群;關(guān)于譯者在英漢交替?zhèn)髯g訓(xùn)練中筆記語言的選擇[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5年
7 劉柳君;交替?zhèn)髯g和同聲傳譯譯文的文本特點[D];海南大學(xué);2015年
8 尚瑩;目的論視角下外交口譯漢英交替?zhèn)髯g策略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5年
9 封裕;英漢雙語交替?zhèn)髯g中隱喻的理解與表達[D];內(nèi)蒙古大學(xué);2015年
10 張潔;譯前準備對交替?zhèn)髯g質(zhì)量的影響[D];寧夏大學(xué);2015年
,本文編號:1616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61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