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異語寫作”到“母語回歸”——Tibet Transformed《西藏的變遷》漢譯引發(fā)的翻譯思考
本文關(guān)鍵詞: 異語寫作 母語回歸 《西藏的變遷》 出處:《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獨特的文本創(chuàng)作模式對翻譯理論研究及實踐活動都有著重大的影響。本文從Tibet Transformed的創(chuàng)作特點入手,探討了"異語寫作"的概念及其分類,并以其漢譯為例,提出了"母語回歸"的理論概念,旨在說明翻譯現(xiàn)象及操作的多樣性,并為翻譯實踐、文本創(chuàng)作研究及外宣工作提供一定的啟示。
[Abstract]:The unique model of text cre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Start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 Transformed's cre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foreign writing", and takes its translation into Chine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concept of "mother tongue return", which aims to explain the diversity of translation phenomena and operations, and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ranslation practice, text creation research and publicity work.
【作者單位】: 西藏民族大學外語學院;
【基金】:西藏民族大學2015年重大項目培育計劃資助項目“英文專著《西藏巨變》(Tibet Transformed)翻譯”(項目號:15MYZP05) 西藏自治區(qū)高校人文社科項目“格薩爾王史詩早期英譯本研究”(項目號:sk2015-5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文飛;;母語文化教學與外語教育[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年11期
2 馮為蘭;;試析母語文化在翻譯教學中的作用[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3 彭云鵬;;論母語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的基礎(chǔ)作用[J];河北學刊;2010年05期
4 劉愛軍;;論母語文化對翻譯的影響——《紅樓夢》的英譯本比較研究[J];運城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5 趙生學;;二語習得中的母語文化拓展[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6 鄭軍;;中國大學生母語文化認同度實證研究[J];淄博師專學報;2013年04期
7 鄭軍;;中國外語教師母語文化認同度實證研究[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8 劉笑天;;鑄造母語文化教育的精魂[J];山東教育;2009年Z2期
9 劉正光,何素秀;外語文化教學中不能忽略母語文化教學[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10 劉世文;重視母語文化外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綿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梁梅紅;;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日記中的評價與認同(英文)[A];中國社會語言學(2006年第2期)[C];2006年
2 張美秀;;中國英語本土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曉夫;用母語呼喚未來[N];涼山日報(漢);2007年
2 楊魯新 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母語文化:培育外語人才的基礎(chǔ)[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杜浩;“焐熱”我們的母語文化時尚[N];光明日報;2014年
4 金肽頻;保衛(wèi)母語[N];揚州日報;2005年
5 吳利琴;母語文化“失語”現(xiàn)象反思[N];光明日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陳宗國 曉夫 蔡曉華;喜德首屆彝族母語文化藝術(shù)節(jié)隆重開幕[N];涼山日報(漢);2007年
7 阿庫烏霧;我們用母語與當代世界詩壇對話[N];中國民族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米贏 吉洛打則;守衛(wèi)和承繼彝族母語文化與文明[N];涼山日報(漢);2009年
9 史燦方;復(fù)興母語文化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9年
10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社會語言學副教授、上海市語文學會理事 李明潔;彌足珍貴的“母語自覺”[N];文匯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麗珠;越南學生習得漢語多義動詞帶賓短語的個案調(diào)查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2 孫艷想;壯母語高中生英語寫作實踐中的錯誤分析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張歡歡;我國聲樂教育中的母語文化回歸[D];蘭州大學;2016年
4 劉艷;寧夏高校英語專業(yè)學生母語文化認同研究[D];寧夏大學;2016年
5 劉婧;高中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導入的調(diào)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6年
6 王鵬;基于微信文字互動交流形成的留學生微語料庫的語用偏誤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年
7 張雪莉;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對母語文化了解程度的調(diào)查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09年
8 富曉妮;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母語文化認同的調(diào)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9 師海歌;應(yīng)用母語文化進行英語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10 郭穎;高中英語教學中母語文化體現(xiàn)的實證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5332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53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