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英語論文 >

漢學(xué)家譯注中的文化形象建構(gòu)——以《離騷》的三種譯注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1-30 23:31

  本文關(guān)鍵詞: 漢學(xué)家 《離騷》 譯注 文化形象 出處:《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1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通過比較宇文所安、沃森、霍克思在《離騷》英譯注釋中建構(gòu)的“文化英雄”形象、“美人”形象、“巫”形象和“神”形象的異同,運用形象學(xué)、訓(xùn)詁學(xué)分析了不同形象的表現(xiàn)形式及其背后不同譯者的文化價值觀、學(xué)術(shù)思想和文化態(tài)度。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三種譯注里的文化形象建構(gòu)中,宇文所安傾向于儒家圣人形象的“圣化”和中國神話人物形象的“神化”;沃森注重儒家和道家形象的世俗化;霍克思則兼顧形象的中西合璧化。由此認為,宇文所安和沃森的注釋,基本遵循了中國古代楚辭學(xué)家的訓(xùn)詁學(xué)釋義,霍克思的譯注既傳承了中國民族文化的傳統(tǒng),又注重西方讀者的接受。但是,由于自身的西方本土文化身份和對文獻背景考據(jù)的不足,他們對中國文化形象的建構(gòu)必然存在誤讀。盡管如此,這些漢學(xué)家的譯注對中國典籍的譯注與傳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mages of "cultural hero", "beauty", "witch" and "god", which are constructed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notes of Yu Wensu-an, Watson and Hawkes, this paper applies imageology. Exegetics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t images and the cultural values, academic thoughts and cultural attitudes of the different translators behind them. Yu is inclined to "consecrate" the image of Confucian sage and "deify" the figure of Chinese mythology. Watson paid attention to the secularization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images. Hawkes, on the other hand, combine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images. Therefore, it is believed that YuWensuan and Watson's notes basically follow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egetics of ancient Chinese scholars of Chu ci. Hawkes' translation not only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acceptance of western readers. However, due to his own identity of western native culture and the lack of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literature background. Their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mage is bound to be misread.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Sinologist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1. 引言 西方漢學(xué)家有借助中國典籍譯注解釋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通過譯注建構(gòu)中國文化形象的傳統(tǒng)。譯注不僅是重要的翻譯策略,而且反映了譯者的文化態(tài)度,是中國文化形象建構(gòu)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學(xué)術(shù)話語的建構(gòu)的方式。英國漢學(xué)家大衛(wèi)·霍克思在《南方之歌》(The Song of the Sout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江山 吳晴晴;無錫是個迷人的城市[N];無錫日報;2006年

2 ;王岐山會見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N];人民日報;2009年

3 記者韓冬;陳國鷹會見霍克公司副總裁一行[N];唐山勞動日報;2009年

4 韓梁;整容殺手終受審判 女教師失蹤案真相大白[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5 朱潔樹;大衛(wèi)·霍克尼:我從未看得如此真切[N];東方早報;2012年

6 本報記者 王梓 實習(xí)生 李靜睿;美國農(nóng)業(yè)政策有損亞太合作[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3年

7 應(yīng)韶荃;自由行動者網(wǎng)絡(luò)一切都自我調(diào)節(jié)[N];上海證券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賈峰;澳大利亞前總理訪青[N];青島日報;2012年

9 本報實習(xí)記者 朱軒彤;合作者蘇珊·霍克菲爾德[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10 賈鶴鵬;Bye,麻省理工與首任女校長的告別[N];北京科技報;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向乾;從大衛(wèi)·霍克尼的樹中看其繪畫語言的獨特表現(xiàn)力[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2 莊心悅;大衛(wèi)·霍克尼拼貼作品觀察方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15年

3 向昭鶴;論霍克尼言論和作品對我油畫創(chuàng)作的影響[D];山東大學(xué);2015年

4 郭浩原;淺析大衛(wèi)·霍克尼近年風(fēng)景畫中點線面的圖式構(gòu)成[D];湖北美術(shù)學(xué)院;2015年

5 邸可新;囊括經(jīng)典與現(xiàn)代藝術(shù)風(fēng)格而自成一派的大衛(wèi)·霍克尼[D];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2011年

6 燕斯文;空間的重構(gòu)—大衛(wèi)霍克尼拼貼攝影作品解讀[D];魯迅美術(shù)學(xué)院;2015年

7 曲含斌;觀看之道—淺析大衛(wèi)·霍克尼獨特的圖像世界[D];北京服裝學(xué)院;2016年

8 高宗群;霍克尼的拼貼藝術(shù)對我繪畫的影響[D];杭州師范大學(xué);2016年

9 陳夢雪;重構(gòu)藝術(shù)的新空間—論大衛(wèi)·霍克尼的攝影拼貼作品[D];曲阜師范大學(xué);2016年

10 李棟;皈依自然—從布賴德靈頓系列作品看霍克尼的繪畫藝術(shù)[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6年

,

本文編號:147753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47753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945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