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篇銜接視角的古代茶學典籍的英譯策略研究
本文關鍵詞: 語篇銜接 古代茶學典籍 英譯策略 互文性 跨文化交際 出處:《福建茶葉》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作為呈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精髓的活化石,中國古代茶學典籍當中蘊藏著最原始、最原生態(tài)、最鮮活的茶文化智慧,是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過程當中和當代茶學學科研究過程中最重要的經(jīng)典著作。因此,加強對這些著作的翻譯創(chuàng)新是中國茶文化發(fā)展壯大、由大到強、獲得世界普遍認可的重要方面。翻譯學視角下"通篇銜接"的精神內(nèi)涵在于:翻譯的基本認知單位應當是"通篇銜接",而非"碎片化的句子":文本翻譯"通篇銜接"的核心要義是互文性:文本和語言的跨文化交際要注重"系統(tǒng)功能"的整合。中國古代茶學典籍英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篇際文本與篇際文本之間互相觀照不足:文本內(nèi)部句子和詞匯組合等翻譯方面的連貫性不足;谡Z篇銜接視角的古代茶學典籍的英譯策略建議可以嘗試互文引用翻譯策略、基于平行語料庫的翻譯策略。
[Abstract]:As a living fossil presenting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the ancient Chinese tea books contain the most primitive, original and fresh wisdom of tea culture. Chinese tea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lassical work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tea culture spreading abroad and in the course of contemporary tea study.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translation innovation of these works i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 culture, from big to str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y,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whole-text cohesion" lies in that the basic cognitive unit of translation should be "whole-text cohesion". Instead of "fragmented sentences": the core meaning of text translation "whole cohesion" is intertextuality: text and languag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ystem function"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tea books is that the inter-text and intertextual texts are not well considered; There is a lack of coher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intra-text sentences and lexical combination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xtual cohesi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cient tea classics can be proposed to try intertext-cit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parallel corpus.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jīng)濟人文學院;
【分類號】:H315.9
【正文快照】: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發(fā)源地。在幾千年形成的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以“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為重要構(gòu)成內(nèi)容的 中國茶文化傳播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以“養(yǎng)生、修性、怡情、尊禮”為主要內(nèi)涵的價值觀念體系和交際準則體系。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茶文化是一種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許晉;;手機短信語篇銜接機制分析[J];漢字文化;2006年04期
2 吳立云;;語篇銜接方式及其應用[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金朋蓀;郭彤;;律師用語的英文語篇銜接特征[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15期
4 楊春娟;;語篇銜接研究與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5期
5 洪志琴;姚明發(fā);吳元珍;;語篇銜接方式與主題的關系[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年03期
6 張艷斌;;語篇銜接與連貫研究綜述[J];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7 黨輝;;淺析廣告語中的語篇銜接[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史鐵強;李錫奎;;試論語篇銜接與連貫的關系[J];中國俄語教學;2010年03期
9 史鐵強;俄漢語篇銜接對比[J];中國俄語教學;1997年01期
10 孟玉珍;;例說漢語修辭格的語篇銜接功能[J];現(xiàn)代語文;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黃虹;;語篇銜接與大學英語寫作教學[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楊傳鳴;;《紅樓夢》及其英譯本語篇銜接對比——漢英主語省略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舒華;語篇銜接在高校大學生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5年
2 許秦竹;高級水平日本留學生議論文語篇銜接偏誤分析[D];南京大學;2014年
3 徐嘉婧;中高級階段韓國學生漢語寫作語篇銜接偏誤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5年
4 才進;漢英交傳語篇銜接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5 楊武瑩;英漢交替?zhèn)髯g的語篇銜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6 胡岸;“A Day in the Life of a Smiling Woman”中的語篇銜接及漢譯處理[D];湖南科技大學;2015年
7 于元元;語篇銜接視角下傳記類文本的翻譯[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8 楊翠翠;語篇銜接對譯文的修復[D];青島科技大學;2016年
9 楊媛;留學生語篇銜接偏誤分析[D];黑龍江大學;2014年
10 甕姣姣;[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61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46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