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理雅各譯本“厚翻譯”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周易》理雅各譯本“厚翻譯”分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周易》 譯本 理雅各 厚翻譯 文化義理
【摘要】:《周易》理雅各譯本是《周易》西傳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譯著。譯者采用"厚翻譯"策略,利用學術(shù)性序言、研究批判性導論、闡釋性注釋和顯化性譯文把《周易》譯本置于豐厚的中國語言和文化背景中,使西方讀者盡可能全面地了解《周易》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其翻譯超越了作為傳教士的宗教動機,理雅各出于同情和尊重中國文化之目的,試圖以一個文化學者的身份搭建起溝通東西方世界的文化橋梁。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BYY027)
【分類號】:H315.9
【正文快照】: 一、引言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是19世紀英國倫敦布道會傳教士,同時也是享譽中西的漢學巨擘。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后,香港地區(qū)淪為英國殖民地,外國傳教士以“洋人”身份獲得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quán)。1843年,時任英華書院院長的理雅各隨書院一同遷往香港地區(qū),從此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可培;劉紅新;;理雅各研究綜述[J];上海翻譯;2008年02期
2 季紅琴;;雙軌線上的舞者——傳教士譯者詹姆士·理雅各[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3 陳樹千;;理雅各西傳“四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綏化學院學報;2013年12期
4 陳飛亞;一經(jīng)一緯織美文——評理雅各英譯《論語》[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5 王輝;理雅各英譯儒經(jīng)的特色與得失[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李玉良;理雅各《詩經(jīng)》翻譯的經(jīng)學特征[J];外語教學;2005年05期
7 洪捷;岳峰;;淺議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的《佛國記》譯本[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7期
8 段懷清;;理雅各與儒家經(jīng)典[J];孔子研究;2006年06期
9 陸振慧;呂程;;論理雅各《尚書》譯本文學風格的再現(xiàn)[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10 岳峰;周秦超;;理雅各與韋利的《論語》英譯本中風格與譯者動機及境遇的關(guān)系[J];外國語言文學;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慧林;;“經(jīng)文辯讀”中的信仰和責任——以理雅各關(guān)于“以德報怨”的譯解為例[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信仰與責任——全球化時代的精神反思”哲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胡佳樂;;理雅各《論語》英譯中的話語與意識形態(tài)分析[A];中國翻譯學學科建設(shè)高層論壇摘要[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淵沖;無友不如己者[N];中華讀書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姜燕;理雅各《詩經(jīng)》英譯[D];山東大學;2010年
2 陸振慧;跨文化傳播語境下的理雅各《尚書》譯本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3 王東波;《論語》英譯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4 劉單平;《孟子》三種英譯本比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艷榮;目的論視域下《論語》英譯本之翻譯策略對比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年
2 張靜;理雅各《孟子》翻譯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曾潔;論理雅各《道德經(jīng)》譯本的翻譯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方;理雅各對《詩經(jīng)》的翻譯與闡釋[D];北京大學;2011年
5 陳琳琳;理雅各英譯《孟子》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6 黃詩貽;從《詩經(jīng)》翻譯看理雅各詩學觀的轉(zhuǎn)變[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7 曾文;操控論視角下理雅各《論語》英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8 宋鐘秀;理雅各英譯《禮記》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張松;操縱理論視角下的理雅各《孟子》英譯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10 劉召偉;理雅各《莊子》英語譯本之生態(tài)翻譯學闡釋[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59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115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