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習者日語句末語氣表達的習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3 21:12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國學習者日語句末語氣表達的習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語氣表達毫無疑問是日語語法中的一大難點。對外國學習者而言,理解并恰當?shù)厥褂谜Z氣是相當困難的。其中,“わけだ”作為一種使用頻度很高的語氣表達形式,更是學習中的難點所在。外國學習者在使用“わけだ”時常存在誤用現(xiàn)象,或存在該使用“わけだ”而未使用的情況。 本論文在參考“わけだ”的先行研究成果以及在對其他語氣形式習得研究的基礎上,展開對“わけだ”的習得研究。本研究通過問卷形式,對處于三個不同水平階段的115名中國學習者作了橫向調(diào)查,并對比了41名日本人對“わけだ”的使用狀況。在此基礎上,借用長友和彥的SVM模型理論,對調(diào)查結(jié)果進行分析。分析結(jié)果顯示:(1)二、三年級學生隨著年級的增加,使用狀況與日本人接近,符合SVM模型理論; 但是四年級學生使用狀況卻停留在三年級的水平,出現(xiàn)了僵化停滯現(xiàn)象。(2)學習者對“べきだ”的誤用明顯,筆者認為主要是受其母語影響。(3)日本人偏愛使用“はずだ”,這一點可從“曖昧表現(xiàn)”的文化層面進行解釋。(4)“わけだ”的典型用法有“結(jié)果的歸結(jié)”和“理解”兩種,筆者據(jù)此指出橫田淳子對其的分類方法也存在一定問題。(5)中國學習者中存在回避使用“わけだ”的傾向,筆者認為可從“わけだ”本身的難度、教材以及教學法等方面考察其原因。(6)實際使用和先行研究之間存在一定差距。 接著筆者考察了被調(diào)查對象使用的教材中對“わけだ”的說明和例句。筆者發(fā)現(xiàn)教材的說明和例句遠未達到使學習者理解的程度,有改善的必要。 最后,以上述研究結(jié)果為基礎,筆者提出在日語教學中應如何教授“わけだ”以及教材在例句的選擇上應注意哪些事項等建議。 通過本論文的研究,筆者對“わけだ”的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材本身的不足以及從教授者角度應如何教學等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見解。望此微薄之言能對今后的日語教學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并在以“わけだ”為代表的其他語氣表達形式的教學中具有更普遍的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語氣 “わけだ” 習得研究 SVM理論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H36
【目錄】:
- ,
本文編號:3636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636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