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姓名的文化內涵
發(fā)布時間:2017-05-02 08:13
本文關鍵詞:日本姓名的文化內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姓名是社會成員相互區(qū)別的符號,隱含著一個民族語言、歷史、地理、宗教和階級狀況的信息。大干世界,蕓蕓眾生,人人有姓,個個有名,姓和名是漢和民族共有的文化現象。但受民族的演進歷史,心理差異,宗教信仰和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使中日兩國在姓名的文化形態(tài)上體現著鮮明的民族特色。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一直以來都有著悠久的友好交往的歷史。從古代開始日本就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這不僅體現在日本積極學習中國傳統(tǒng)儒家經典、佛教經典、建筑、文學等文化方面上,甚至也包括學習中國的政治制度等。因此,中國的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可以說是意義深遠的。日本人在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借用了中國漢字的音、形、意,并且利用漢字的草書和楷書偏旁創(chuàng)造出了自己的記音文字,這也使日本的歷史從“口傳文化”變?yōu)榱丝梢杂梦淖钟涊d的文化。 正是由于中日兩國在文化上有著極其相似的一面,因此,發(fā)現其中的不同之處就顯得更為重要。本文通過對比由兩種不同的語言構成的姓名,從而發(fā)現中日兩國文化上的差異。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交流的工具,它不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而文化又是語言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土壤,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涉及到人類社會中政治、經濟、歷史、地理和民俗風情等各個領域,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地體現著民族文化的特點。所以本文以中日兩國的姓名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兩國姓名的來源、歷史變遷等,發(fā)現其中所體現出的兩國文化內涵的相同和不同。 為了更好的說明兩國文化內涵的異同,本文采用了比較研究的方法。文章既有歷時性對比,也有共時性對比。通過對中日姓名的結構、中日姓氏的來源以及中日名字發(fā)展演變的對比研究,揭示出中日兩國深層文化內涵及社會文化因素對姓名的影響。 本文通過對中日姓名的對比研究揭示出中日文化的共性使中日姓名系統(tǒng)中出現一些類同的現象;而中日文化內涵上的差異又導致中日姓名系統(tǒng)中出現一些不同,因此可以把姓名看作是透視文化的窗
【關鍵詞】:姓氏 名字 文化內涵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36
【目錄】:
- 第一章 總論12-18
- 1.1 姓名研究的意義及先行研究12-14
- 1.1.1 姓名研究的意義12-14
- 1.2 姓名的定義和特征14-16
- 1.2.1 姓名的定義14
- 1.2.2 姓名的特征14-15
- 1.2.2.1 確定性14
- 1.2.2.2 偶然性14-15
- 1.2.2.3 標識性15
- 1.2.3 姓名和文化的關系15-16
- 1.3 日中姓名的構成和文化意義16-18
- 1.3.1 姓名的構成16-17
- 1.3.2 日中姓名相同構成中的文化意義17-18
- 第二章 日中姓氏的起源及文化意義18-36
- 2.1 日本人的姓氏18-25
- 2.1.1 日本人的“氏”“姓”“苗字”18-19
- 2.1.2 日本早期形式的起源19
- 2.1.3 日本人姓氏的分類19-21
- 2.1.4 日本人姓氏的變遷21-25
- 2.2 中國人的姓氏25-28
- 2.2.1 中國人姓氏的分類25-26
- 2.2.2 中國人姓氏的變遷26-28
- 2.3 日中姓氏文化意義的比較28-36
- 2.3.1 日中姓氏的共同點28-31
- 2.3.2 日中姓氏的不同點31-36
- 第三章 日中人名及文化意義36-52
- 3.1 日本人名的發(fā)展變化36-43
- 3.1.1 日本人名的特征及表現形式36-37
- 3.1.2 日本人名各時期的特征37-43
- 3.2 中國人名的發(fā)展變化43-46
- 3.2.1 中國人名的產生43-44
- 3.2.2 中國人名各時期的特征44-46
- 3.3 日中人名的異同46-52
- 3.3.1 日中人名的相同點46-49
- 3.3.2 日中人名的不同點49-52
- 第四章 結論52-54
- 參考文獻資料54-57
- 后記57-58
- 附錄58-59
- 個人簡歷59-60
- 承諾書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何曉明;姓名的文化—社會功能[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2 林耿,李冬環(huán);中國人名字與地理文化關系[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3期
3 耿鐵珍;日本人姓氏起源及其中國文化烙印[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4 徐微潔;日本女性名字的嬗變[J];日語知識;2004年02期
5 姜天喜;淺談日本人名的歷史變遷[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3期
6 張書巖;從人名看50年的變遷[J];語文建設;1999年04期
7 楊圣敏;淺論姓氏研究的意義[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本文關鍵詞:日本姓名的文化內涵,,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05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405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