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草”的隱喻思維及文化內(nèi)涵
發(fā)布時間:2021-04-05 13:21
語言的本質(zhì)是隱喻式的,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式。因此,隱喻能夠?qū)⑹挛锩鑼懙酶屿`動、形象。日語的語言體系中存在大量的植物隱喻,這些詞匯反映了該語言、民族看待與認知事物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其中,"草"作為隨處可見的植物,在日語里具有豐富的語義內(nèi)涵,其隱喻表達也是豐富萬千。通過分析日語"草"的隱喻性表達,可以揭示出隱藏在語言背后的、不同于其他語言的思維方式及文化內(nèi)涵。
【文章來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1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日語“草“的本義及延伸概念
二、日語“草“的各種隱喻性表達
(一)人
1.目標域為人自身
2.目標域為人的品行
3.目標域為人的情感
(二)自然
(三)其他
1.目標域為某行為或動作
2.目標域為事物的狀態(tài)
三、日語“草”的隱喻思維及文化內(nèi)涵
(一)隱喻思維
(二)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詩中“草”的隱喻認知解讀[J]. 林麗君. 山東社會科學. 2010(06)
[2]秋季七草[J]. 羅曉瑩. 日語知識. 2001(10)
[3]翻譯中的隱喻性認知[J]. 謝之君. 上?萍挤g. 2001(03)
碩士論文
[1]漢語“草”隱喻和英語“Grass”隱喻的認知對比研究[D]. 王星.西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19712
【文章來源】: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11)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日語“草“的本義及延伸概念
二、日語“草“的各種隱喻性表達
(一)人
1.目標域為人自身
2.目標域為人的品行
3.目標域為人的情感
(二)自然
(三)其他
1.目標域為某行為或動作
2.目標域為事物的狀態(tài)
三、日語“草”的隱喻思維及文化內(nèi)涵
(一)隱喻思維
(二)文化內(nèi)涵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詩中“草”的隱喻認知解讀[J]. 林麗君. 山東社會科學. 2010(06)
[2]秋季七草[J]. 羅曉瑩. 日語知識. 2001(10)
[3]翻譯中的隱喻性認知[J]. 謝之君. 上?萍挤g. 2001(03)
碩士論文
[1]漢語“草”隱喻和英語“Grass”隱喻的認知對比研究[D]. 王星.西南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1197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1197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