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日語論文 >

基于細粒度短語信息的漢語介詞短語識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8 18:15
   介詞短語在漢語中使用的頻率很高,其復雜多變的結構造成了識別的困難,而其識別準確率的高低也會影響到一系列句法分析任務的結果。在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中,提高介詞短語的識別效果可以降低句法分析的復雜度,提高文本分類的分類效果,并且對機器翻譯的性能也有很大的提升。本文對于介詞短語的語法特點進行分析研究,結合近年來研究現(xiàn)狀和難點,提出了一種基于細粒度短語的多模型融合介詞短語識別方法,針對嵌套并列等結構復雜的介詞短語進行了改進。不僅能夠提高嵌套型復雜介詞短語的識別精度,也從整體上對介詞短語的識別效果進行提升。首先,利用細粒度短語識別模型識別出語料中的短語信息并進行融合,精簡句子結構,降低介詞短語內部復雜性;其次,用CRF模型識別具有嵌套結構的內層介詞短語,即若嵌套存在則識別內層介詞短語,否則直接識別該介詞短語;最后,將初始語料中識別出來的內層介詞短語進行分詞融合并修改其特征信息,重新訓練外層介詞短語識別模型進行識別。在內、外層介詞短語識別后,都利用雙重錯誤校正系統(tǒng)對識別的介詞短語進行校正。細粒度短語融合的方法,能夠在描述語句信息的同時簡化結構,使介詞短語跨度縮小。分層嵌套多模型識別方法,將同一層次的介詞短語同時進行識別,并使用不同的模型識別不同層介詞短語,更適合存在嵌套、并列的介詞短語。雙重錯誤校正系統(tǒng)利用了規(guī)則的方法,將統(tǒng)計與規(guī)則相結合,對實驗效果進一步提升。在2000年《人民日報》新聞語料中進行五倍交叉實驗,結果顯示,本文方法識別的介詞短語正確率、召回率、F值分別為94.33%,94.28%,94.30%,比基于簡單名詞短語的介詞短語識別方法(baseline)分別提高了1.31、1.33、1.32個百分點,有效提高了介詞短語識別的性能。
【學位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P391.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玲玉;;現(xiàn)代漢語介詞短語補語的劃界問題淺析[J];文教資料;2017年17期

2 王艷芳;;法語中常用的表示動詞意義的介詞短語[J];法語學習;2016年02期

3 平麗芳;;淺析商務英語中介詞短語的用法和翻譯——以介詞in和as短語為例[J];考試周刊;2016年A3期

4 魏軍;;英語中介詞的幾種學習方法小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6年28期

5 杜永道;;介詞短語真的不能做主語嗎[J];小學語文教師;2017年04期

6 汪穎;;初中常見介詞短語回顧[J];初中生輔導;2017年Z6期

7 周晉英;;英語介詞短語的級階[J];首都外語論壇;2013年00期

8 郭秋秀,張春英;英語介詞短語的句法歧義檢測[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王曉萍;能表“進行時”概念的介詞短語[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10 宋真喜;在"介詞短語的連用[J];漢語學習;1999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魏本力;處所介詞短語的功能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2 袁舫;事件結構與介詞短語的選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3 李志賢;現(xiàn)代漢語介詞短語“在+NP”的語序制約因素及其構式義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林春;布爾迪厄的文學場理論:一種對文學的詮釋學理解[D];大連理工大學;2018年

2 呂新玲;海上事故調查報告中高頻方位介詞短語的漢譯實踐報告[D];大連海事大學;2018年

3 梁俊武;《黃海區(qū)域海關史料》方式介詞短語漢譯實踐報告[D];大連海事大學;2018年

4 王星;《船舶動力定位》中介詞及介詞短語漢譯實踐報告[D];大連海事大學;2018年

5 陳尊艷;框式介詞短語“在X下”及其偏誤研究[D];揚州大學;2018年

6 廖小琴;空間介詞短語內部結構的生成語法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7年

7 于浚濤;基于最大熵的漢語介詞短語自動識別[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干俊偉;漢語介詞短語的自動識別[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9 張靈;基于層疊條件隨機場的漢語介詞短語識別研究[D];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10 桑樂園;基于簡單名詞短語的漢語介詞短語識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466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8466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f49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