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話語生成的心理過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06:30
本文關鍵詞:俄語話語生成的心理過程研究
【摘要】:話語是言語思維活動的作品,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媒介。話語的生成是一個言語思維活動的過程。要想交際過程順利進行,首先需要準確理解對方的言語意圖,所謂“言為心聲”。研究言語的生成過程,了解言語生成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特點,對于成功交際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然而,,話語的生成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心理學和語言學學科的發(fā)展為我們研究話語的生成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首先:話語的生成是一個由內而外的思維活動過程,屬于心理學研究范疇;其次,話語是言語的外部形式,這離不開語言學的理論支撐。心理語言學正好集中了心理學和語言學的特點,是通過言語外部形式—語言研究人們心理活動過程的學科。 本文所研究的“話語生成過程”屬于心理語言學范疇,依據(jù)心理語言學中的言語活動理論,將俄語話語生成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描述法、文獻法等方法重點對言語生成過程、各個階段及其銜接特點、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探索,證明俄語話語生成的心理過程研究對俄語言語交際實踐和教學實踐所具有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本論文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話語生成的研究現(xiàn)狀。本部分主要對國內外的話語生成研究現(xiàn)狀進行評述。 第二部分:話語生成研究的理論基礎。本論文理論依據(jù)為維果茨基心理學理論、А.Н. Леонтьев的活動論、А.А. Леонтьев言語活動理論,為后文做進一步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話語生成的心理過程分析。該部分主要依據(jù)俄羅斯著名心理語言學家А.А. Леонтьев言語活動理論對俄語言語生成模式進行闡釋。研究話語生成各個階段之間的關系特點。 第四部分:話語生成的影響因素。本章節(jié)涉及話語生成的影響因素,將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前理解因素;語境因素(時間、地點、上下文、說話人和聽話人的身份、年齡、社會地位);語言知識因素(語音、詞匯、詞法和句法)。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研究的重點部分。 第五部分:研究的實踐意義。該章節(jié)分為兩個部分展開論述,即:教學實踐意義和交際實踐意義。從言語交際主客體方面考慮,教學實踐意義從對教師教學策略的指導以及對學生話語組織方面的指導(指學生話語產生);交際實踐意義從對話語組織的指導(說話人)和對話語理解的指導(聽話人)兩方面展開論述。 通過對話語生成過程的分析,可以知道:話語生成是一個復雜的由內而外的心理過程,對于過程的研究是本論文的研究難點,更是重中之重,也只有充分把握話語生成各個階段之間的關系特點以及影響話語生成的因素,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俄語教學和俄語言語交際提供一定指導,真正達到“言為心聲”的理想境界。
【關鍵詞】:話語 話語生成過程 影響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5
【目錄】:
- 摘要4-6
- Автореферат6-8
- Abstract8-12
- 緒論12-15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12
-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12-13
- 第三節(jié) 研究對象與問題13
- 第四節(jié)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13-15
- 第一章 研究現(xiàn)狀15-29
- 第一節(jié) 話語研究的現(xiàn)狀15-19
- 第二節(jié) 話語生成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19-24
- 第三節(jié) 話語的概念及特征24-29
- 第二章 話語生成研究的理論基礎29-36
- 第一節(jié) 維果茨基心理學理論29-30
- 第二節(jié) А.Н.列昂節(jié)夫的活動論30-32
- 第三節(jié) А.А.列昂節(jié)夫的言語活動理論32-36
- 第三章 話語生成的心理過程分析36-47
- 第一節(jié) 動機階段36-38
- 第二節(jié) 構思階段38-39
- 第三節(jié) 內部編程階段39-41
- 第四節(jié) 詞匯語法展開階段41-44
- 第五節(jié) 外部言語階段(語音或文本)44-47
- 第四章 話語生成的影響因素47-55
- 第一節(jié) 前理解因素47-48
- 第二節(jié) 語境因素48-50
- 第三節(jié) 語言知識因素50-55
- 第五章 研究的實踐意義55-62
- 第一節(jié) 教學實踐55-58
- 第二節(jié) 交際實踐58-62
- 結語62-63
- 參考文獻63-66
- 致謝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懿;陳正發(fā);;語氣隱喻及其在政治語篇中的應用[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2 В.В.Славкин;華劭;;蘇聯(lián)篇章語言學發(fā)展概況[J];國外語言學;1988年01期
3 蔡勇;言語生成的理論及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01期
4 汪福祥;心理語言學的發(fā)展與未來展望[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程琪龍;語篇形接義連的認知詮釋[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6 賈旭杰;俄羅斯的言語生成模型理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7 周秋原,金升霞;言語生成及理解的心理模型[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賈旭杰;А.А.Леонтьев的《心理語言學原理》評介[J];外語學刊;2001年04期
9 項蘊華;語篇分析視角的再思考[J];外語學刊;2005年02期
10 苗興偉;;語篇分析的進展與前沿[J];外語學刊;2006年01期
本文編號:9812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981232.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