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軍事文本的局部語義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5-18 11:10
本文關鍵詞:俄語軍事文本的局部語義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近年來,隨著計算技術(shù)的迅速發(fā)展,尤其是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人類社會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人們迫切希望在計算機上建立起一套能夠理解人類自然語言的系統(tǒng),以便進行快速、有效的信息處理。于是,以自然語言的自動化處理為主要研究內(nèi)容的計算語言學就成為一門重要的新興學科。這門學科的最終目的是要使計算機能夠像人那樣理解自然語言的語義。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對自然語言進行語義分析并研制語義算法就勢在必行。實際上,自然語言文本的語義處理已經(jīng)成為信息技術(shù)領域最迫切的任務之一。然而,從總體上看,語義分析技術(shù)還遠不如語法分析、形態(tài)分析技術(shù)那樣成熟,它尚處于探索的階段。 面向計算機的語義分析方法有很多種,但不管采用哪種方法都需要解決兩個重要的問題:知識的獲取以及句子的語義表征。總體而言,知識的獲取方式主要包括從語義詞典中獲取和從大規(guī)模真實文本中獲取這兩種;句子語義的表征就是要把自然語言的語義信息映射為一種計算機能夠理解的語義中介語。知識的獲取方式直接決定了語義表征的方法和結(jié)果。本文將著重討論基于語義詞典的文本語義分析技術(shù),這種方法最重要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設計語義語言和建立語義詞典。 本文的研究任務是利用語義分析技術(shù)實現(xiàn)對俄語軍事文本的局部語義分析。為此,我們首先從理論上論證了對軍事文本進行語義分析的可行性,然后用具體實例展示分析的結(jié)果,由此彰顯軍事文本語義分析技術(shù)的可操作性。 我們期望此項研究能夠有助于推動俄文信息計算機處理技術(shù)的相關理論問題的深入探討,同時為俄語軍事文本自動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發(fā)提供一些有益啟示,這正是本文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所在。 本文研究的新意:首次運用局部語義分析技術(shù)處理俄語軍事文本,將有助于為此類特殊文本的計算機處理提供一些新思路;通過論述自然語言的函數(shù)性,將對解決自然語言語義信息的形式化問題探索新的途徑;從理論與應用兩個方面論證俄語軍事文本計算機處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將為研制開發(fā)滿足軍隊信息化建設需求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tǒng)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此外,文中還闡述了詞匯語義編碼和語義知識庫建設的基本方略,以及在實用系統(tǒng)中嵌入人機對話模塊以提高計算機處理性能的新見解。 論文由緒論、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結(jié)論六部分組成。 緒論緒論部分首先概述在當今信息化時代自然語言處理技術(shù)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簡要描述本文所要研究的對象;然后論述自然語言處理的關鍵概念、工作流程、語義分析的地位、局部語義分析技術(shù)的特點及其應用等問題;最后對本文的研究對象——俄語軍事文本的定義和特點以及選題動機加以扼要說明。 第一章簡述傳統(tǒng)的語義分析技術(shù)這一章共分三節(jié)。首先,在概述部分根據(jù)獲取知識的方式不同,將語義分析技術(shù)分為兩類:經(jīng)驗主義和理性主義;隨后考察語義分析技術(shù)的發(fā)展簡史,簡要剖析語義網(wǎng)絡文法理論、邏輯表示語義理論、義素分析法、優(yōu)選語義學、蒙塔格語法以及格語法等多種常見的語義分析方法,指出上述理論方法各自的優(yōu)勢與不足以及對于本文研究的啟示;最后重點介紹俄羅斯的語義分析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與應用前景。 第二章語義語言語義語言是整個語義分析系統(tǒng)的理論基礎。作為本文的重點章節(jié),本章首先從計算機能否“理解”文本這一問題入手,分析語義語言在自然語言處理過程中的重要性及相關概念和特點;接著詳細介紹語義語言的核心部分——基元函項,包括基元函項的概念、結(jié)構(gòu),常見的基元函項列表、基元函項中的輔助符號、句法信息的形式化描寫方法,以及常見的時間函項、地點函項和邏輯函項的意義及其表達方法;最后論述語義語言的基礎,即句法語義和詞類語義的表征方法。 第三章語義詞典語義詞典是整個語義分析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基礎。本章分4小節(jié)論述語義詞典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首先介紹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詞匯語義資源研發(fā)技術(shù),重點介紹《俄語詞匯信息庫》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然后從編纂語義詞典的起點——詞類語義入手,介紹各種詞類在語義詞典中的描寫方法;最后著重介紹俄羅斯學者圖佐夫研制的語義詞典的語義層級結(jié)構(gòu)和語義類別編碼體系,并通過實例論證這種編碼體系的優(yōu)越性。 第四章基于詞典的語義分析器語義分析器是最終實現(xiàn)語義分析的工具。本章包括4個小節(jié):首先,介紹語義詞典的使用方法,指出在實際使用中語義詞典被分解成語義-句法詞典和語用詞典兩部分;接著,重點論述語義分析器對句子進行局部語義分析的過程,包括形態(tài)分析、逐詞預處理、句子的組配三個步驟;然后從理論上說明語義分析器的應用范圍,繼而以軍事文本語句為例,按照上述步驟對其進行語義分析,演示語義分析的全過程以及各分析步驟所得出的結(jié)果。 結(jié)論綜括全文的理論探索與實驗模擬,我們得出以下4點認識:1)自然語言具有一定的函數(shù)性質(zhì),可以采用函數(shù)的方法實現(xiàn)對自然語言的形式化描寫;2)語義詞典在語義分析系統(tǒng)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個語義分析系統(tǒng)質(zhì)量的好壞,最終由語義詞典決定;3)用計算機實現(xiàn)對俄語軍事文本語句進行局部語義分析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意義,而且具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價值;4)完全依靠計算機對文本進行語義處理的結(jié)果可能并不理想,應當在系統(tǒng)中添加人機對話的模塊,以提高文本語義分析的性能。 致謝: 在論文的選題、撰寫直到最后的定稿過程中,我的導師易綿竹教授認真指導,多次提出修改意見,對論文的質(zhì)量要求甚嚴,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導師對本學科研究熱點的準確把握以及豐碩的研究成果,使本人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受益匪淺;同時,他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使我深受感動,成為我終生受用的財富。在此對尊敬的導師表示感謝。 此外,郅友昌教授在論文的選題以及修改過程中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計算語言學研究室研究員馮志偉先生、中國科學院HNC研究院院長晉耀紅博士及北京師范大學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苗傳江博士對論文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和論證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關鍵詞】:自然語言處理 局部語義分析 語義語言 語義詞典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H35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Автореферат7-14
- 緒論14-20
- 0.1 概述14
- 0.2 自然語言處理14-18
- 0.2.1 概念14-15
- 0.2.2 自然語言處理的流程15-16
- 0.2.3 語義分析所處的地位16
- 0.2.4 局部語義分析的概念和地位16-18
- 0.2.5 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18
- 0.3 研究對象18-19
- 0.3.1 軍事文本的定義和特點18-19
- 0.3.2 選擇軍事文本的目的19
- 0.4 論文框架19-20
- 第一章 簡述傳統(tǒng)的語義分析技術(shù)20-26
- 1.1 概述20
- 1.2 語義分析技術(shù)的發(fā)展20-25
- 1.2.1 語義網(wǎng)絡理論20-21
- 1.2.2 邏輯表示語義的方法21-22
- 1.2.3 義素分析法22-23
- 1.2.4 優(yōu)選語義學23-24
- 1.2.5 蒙塔格語法24
- 1.2.6 格語法24-25
- 1.3 小結(jié)25-26
- 第二章 語義語言26-42
- 2.1 概述26-27
- 2.1.1 語義語言的概念26
- 2.1.2 語義語言的特點26-27
- 2.2 基元函項27-35
- 2.2.1 基元函項的概念27-28
- 2.2.2 常見的基元函項28-32
- 2.2.3 常見函項的定義32-35
- 2.3 語義語言的基礎35-41
- 2.3.1 句法語義35-41
- 2.3.2 詞類語義41
- 2.4 小結(jié)41-42
- 第三章 語義詞典42-56
- 3.1 語義詞典42-45
- 3.1.1 語義詞典的概念42-43
- 3.1.2 幾種詞匯語義知識資源43-44
- 3.1.3 俄語《詞匯信息庫》44-45
- 3.2 詞類語義45-51
- 3.2.1 客體(名詞)語義表示46-48
- 3.2.2 對客體的運算(形容詞的表示)48-49
- 3.2.3 行為(動詞的表示)49-50
- 3.2.4 對函數(shù)的運算(副詞的表示)50-51
- 3.2.5 其它詞類的語義51
- 3.3 圖氏俄語語義詞典51-55
- 3.3.1 基元概念詞典分類表52-54
- 3.3.2 詞典片段舉例54-55
- 3.4 小結(jié)55-56
- 第四章 基于詞典的語義分析器56-85
- 4.1 語義詞典的使用56-57
- 4.2 局部語義分析過程57-77
- 4.2.1 文本的預處理60-68
- 4.2.2 句子的組配方法68-70
- 4.2.3 各種詞類的相互作用70-77
- 4.3 實例分析77-83
- 4.4 小結(jié)83-85
- 結(jié)論85-87
- 參考文獻87-8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江雪;語義分析與英語學習詞典[J];撫州師專學報;1998年04期
2 馮志偉;自然語言處理的學科定位[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易綿竹;從計算語言學角度看語義角色問題[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4 張普;信息處理用現(xiàn)代漢語語義分析的理論與方法[J];中文信息學報;1991年03期
5 劉東立,唐泓英,王寶庫,姚天順;漢語分析的語義網(wǎng)絡表示法[J];中文信息學報;1992年04期
6 黃曾陽;HNC理論概要[J];中文信息學報;1997年04期
7 易綿竹,薛恩奎,李民;網(wǎng)絡背景下語言信息處理的理論研究[J];外語學刊;2000年02期
8 盧植,伍樂其;自然語言元語言論與語義分析[J];外語學刊;2002年04期
9 侯志霞,曹軍;自然語言處理的發(fā)展概況及前景展望[J];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05期
10 桂詩春;潛伏語義分析的理論及其應用[J];現(xiàn)代外語;2003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齊璇;漢語語義知識的表示及其在漢英機譯中的應用[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俄語軍事文本的局部語義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5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375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