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中的漢源外來詞研究
本文關鍵詞:俄語中的漢源外來詞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政治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不同民族間的對話日益加強,每一種文化都不斷吸收、引進外來文化來提高自身的價值。文化與語言是相輔相成的,文化的交流引起語言的接觸,并產(chǎn)生各種語言現(xiàn)象。而外來詞作為語言發(fā)展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不同語言相互滲透的最直接體現(xiàn)?v觀歷史長河,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各民族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聯(lián)系乃至軍事沖突,都會引起語言間的相互接觸,從而促使外來詞不斷涌現(xiàn)。漢俄語言接觸不僅形式多樣,而且歷史悠久。中國與俄羅斯不但是鄰居,而且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伙伴、朋友、兄弟關系,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間的交流都極為頻繁。尤其是進入21世紀,中俄關系達到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這不僅加深了漢俄語言接觸,更掀起了漢源外來詞產(chǎn)生的新浪潮。語言既是文化的產(chǎn)物,又是文化的載體。漢語詞匯進入俄語,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俄語詞匯體系的完善和發(fā)展,也為中華文化在俄羅斯發(fā)揚光大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從語言接觸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俄語中漢源外來詞借入的歷史和現(xiàn)狀。論文共由五部分組成,分別為緒論、正文、結束語、參考文獻和附錄,其中正文是論文的核心部分,共分為四章。緒論部分首先概述俄語外來詞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并指出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是目前俄語借詞研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結合本文的研究,闡述了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研究的理論意義、實踐意義、本課題的研究方法、語料來源、研究重點和難點、本課題研究的新意以及相關理論問題。正文部分從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歷史和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了漢源外來詞的結構和內(nèi)容特征,在俄語中的同化程度以及相應的功能,共分為如下四章。第一章回顧俄語借入漢語詞的主要歷史時期,探討漢語詞匯借入俄語的主要原因。不同歷史階段,漢俄語言接觸形式不同,漢語詞的借入方式也就不同,大部分漢語詞都是通過直接滲透的方式進入俄語,也有一些漢語詞是借助其他語言的中介作用,間接地滲入俄語。在此基礎上,本文對漢源詞借入俄語的途徑等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第二章簡述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形態(tài)語義特征。通過分析漢語借詞的構詞特點,得出結論:漢語詞大都通過音譯的方式進入俄語。本章按語義特征對俄語中漢源外來詞進行分類,這有助于闡明俄漢兩個民族文化交流的主要領域,中國對俄羅斯最大的影響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以及俄羅斯向中國學習借鑒了什么東西,借用了什么概念和現(xiàn)象。同時,根據(jù)漢語詞在俄語中的使用領域以及相應的修辭色彩和文化伴隨意義,分析俄羅斯人眼中的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國民形象等問題。第三章主要從漢源外來詞的俄化程度和吸收程度入手,介紹俄語中漢語詞匯的發(fā)展情況。第四章重點介紹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作用。漢語詞進入俄語,一方面豐富俄語詞匯,完善俄語詞匯體系,另一方面也推進了中華文化在俄羅斯的傳播。在當前建設“一帶一路”的新時代背景下,展望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發(fā)展前景。結語部分是在前幾章論述的基礎上,對論文研究的問題進行了小結,并指出本項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參考文獻包括俄文的、中文的材料。附錄為俄語中漢源外來詞清單。
【關鍵詞】:漢源外來詞 語言接觸 形態(tài)語義特征 俄化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35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摘要6-11
- 緒論11-23
- 1.俄語外來詞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7
- 2.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17-18
- 3.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18-19
- 4.本文的研究重點和新意19
- 5.與本項研究相關的理論問題19-23
- 第一章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借入的歷史分期及原因23-32
- 1.1 歷史分期23-28
- 1.1.1 俄國時期23-25
- 1.1.2 蘇聯(lián)時期25-26
- 1.1.3 俄羅斯時期26-27
- 1.1.4 各個時期借入詞匯量及特點分析27-28
- 1.2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借入的原因28-32
- 1.2.1 地理環(huán)境因素29
- 1.2.2 政治因素29-30
- 1.2.3 經(jīng)濟因素30
- 1.2.4 文化因素30-31
- 1.2.5 其他因素31-32
- 第二章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形態(tài)語義特征32-41
- 2.1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形態(tài)特征32-35
- 2.1.1 音譯詞33-34
- 2.1.2 仿借詞34-35
- 2.1.3 半仿借詞35
- 2.2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語義類型35-41
- 2.2.1 日常事物名稱36
- 2.2.2 文化概念和文化事物36
- 2.2.3 社會歷史現(xiàn)象36-41
- 第三章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發(fā)展41-53
- 3.1 漢源外來詞的俄化41-45
- 3.1.1 語法層面41-42
- 3.1.2 語義層面42-45
- 3.2 俄語對漢源外來詞的吸收程度45-53
- 3.2.1 納入權威詞典45-46
- 3.2.2 未納入權威詞典但廣泛使用46-47
- 3.2.3 在特定地域和群體中使用47-50
- 3.2.4 漢源外來詞的知曉度調(diào)查50-53
- 第四章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的作用和前瞻53-57
- 4.1 漢源外來詞的作用53-56
- 4.1.1 豐富俄語詞匯53-55
- 4.1.2 傳播中華文化55-56
- 4.2 俄語中漢源外來詞前瞻56-57
- 結語57-59
- 參考文獻59-63
- 附錄63-67
- 作者簡介及科研成果67-69
- 致謝6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竹里梅;;過漢源[J];詩潮;2009年06期
2 宙爾;;漢源尋幽[J];絲綢之路;2012年23期
3 王榮富,李茂春;漢源花椒油、櫻桃酒、櫻桃露[J];中國地名;1998年04期
4 戴善奎;;漢源之春[J];青年作家;2012年06期
5 張旺模;他為百姓送溫暖──記陽泉市煤氣熱力總公司經(jīng)理、黨委書記張漢源[J];黨建;1994年11期
6 楊志學;;楊志學的詩[J];中國詩歌;2012年10期
7 王中達;漢源文化歷史探源三題[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1期
8 雙石;;飛馳的春節(jié)[J];摩托車信息;2007年21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加才;漢源文化與和諧寧強[N];各界導報;2007年
2 記者 羅序文 通訊員 王飛;我省對漢源開啟新一輪智力援建[N];湖北日報;2011年
3 張燕邋記者 高曉軍;國電集團再捐2000萬元援建漢源[N];雅安日報;2008年
4 實習記者 文帥;“災區(qū)建設需要我們不懈努力!”[N];雅安日報;2009年
5 特派記者 范長敏 金貴滿 通訊員 楊宣英;我市援建漢源取得突破性進展[N];三峽日報;2009年
6 記者 文帥;用鏡頭記錄漢源新縣城建設軌跡[N];雅安日報;2009年
7 記者 王大軍;振奮精神 創(chuàng)全國移民工作先進水平[N];雅安日報;2006年
8 再回四川代表 湖北省援建辦主任 尤習貴 記者 羅序文 實習生 高婷 劉蘭 整理;為了湖北人民的囑托[N];湖北日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王飛;“漢源速度”是這樣創(chuàng)造的[N];四川日報;2010年
10 熊偉;為了漢源美好的明天[N];雅安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周磊;俄語中的漢源外來詞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劉書晴;概念整合理論視角下的漢源英語網(wǎng)絡杜撰詞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俄語中的漢源外來詞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32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333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