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漢人名的民族文化色彩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4-27 13:05
本文關(guān)鍵詞:俄漢人名的民族文化色彩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人名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作為人的個體名稱,是用于區(qū)別社會成員的一種符號,同時也是社會成員進行交往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名,首先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任何人名都是由語言文字這個物質(zhì)材料表現(xiàn)出來的,而且它還具備了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所指對象和特定功能等語言學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語言學中,人名常同地名一道構(gòu)成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專名學。同時,人名又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言表現(xiàn)出各具特色的人名,而不同的人名體系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折射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本文將人名作為切入點,以語言國情學和語言文化學理論為依據(jù),對俄漢人名的結(jié)構(gòu)、演變、來源、命名方式進行歷時分析和對比研究,并針對文學文本中的俄漢人名著重論述分析,以探尋俄漢兩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色彩,促進俄中兩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俄中兩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 論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結(jié)語,其中正文一共五章,概述如下: 前言:介紹了論文的選題緣由、研究方法、目的、任務(wù)和對象,以及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具體論述了人名的概念,以及俄羅斯人名和漢族人名的研究現(xiàn)狀和相關(guān)研究的理論依據(jù)。 第二章:分別梳理了俄羅斯人名系統(tǒng)中姓、父稱、名以及漢族人名系統(tǒng)中姓和名的結(jié)構(gòu)和演變歷程,通過對比研究探討其民族文化色彩異同。 第三章:詳細介紹了俄羅斯人名和漢族人名系統(tǒng)中每一組成部分的來源,并將其進行對比和民族文化色彩分析。 第四章:分別從俄羅斯人名和漢族人名的共同性(即固定性、重復(fù)性、宗教性、宗族性)和差異性(俄羅斯人名的等級制和漢族人名的避諱制)兩方面,闡述了俄漢人名在命名方式上的民族文化色彩。 第五章:舉例分析了文學作品中俄羅斯人名和漢族人名的運用特點,,總結(jié)了俄漢人名的文學價值和文化色彩成因。 結(jié)語:總結(jié)概括了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
【關(guān)鍵詞】:俄羅斯人名 漢族人名 文化色彩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35;H13
【目錄】:
- 摘要4-6
- Автореферат6-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人名研究及其相關(guān)理論闡述11-16
- 1.1 人名研究11-13
- 1.1.1 人名的概念11-12
- 1.1.2 人名的研究現(xiàn)狀12-13
- 1.2 相關(guān)理論闡述13-16
- 1.2.1 語言國情學14
- 1.2.2 語言文化學14-16
- 第二章 俄漢人名結(jié)構(gòu)與演變的文化色彩分析16-23
- 2.1 俄羅斯人名的結(jié)構(gòu)與演變16-18
- 2.1.1 俄羅斯人名中的名16-17
- 2.1.2 俄羅斯人名中的父稱17-18
- 2.1.3 俄羅斯人名中的姓18
- 2.2 漢族人名的結(jié)構(gòu)與演變18-20
- 2.2.1 漢族人名中的姓18-19
- 2.2.2 漢族人名中的名19-20
- 2.3 俄漢人名結(jié)構(gòu)與演變的對比分析20-23
- 第三章 俄漢人名來源的文化色彩分析23-35
- 3.1 俄羅斯人名的來源23-28
- 3.1.1 俄羅斯人名中名的來源23-26
- 3.1.2 俄羅斯人名中姓的來源26-28
- 3.2 漢族人名的來源28-32
- 3.2.1 漢族人名中姓的來源28-30
- 3.2.2 漢族人名中名的來源30-32
- 3.3 俄漢人名來源的對比分析32-35
- 3.3.1 名字來源對比及其文化色彩分析32-33
- 3.3.2 姓氏來源對比及其文化色彩分析33-35
- 第四章 俄漢人名命名特點的文化色彩分析35-41
- 4.1 俄漢人名命名特點的共同性分析35-38
- 4.1.1 固定性35-36
- 4.1.2 重復(fù)性36-37
- 4.1.3 宗教性37
- 4.1.4 宗族性37-38
- 4.1.5 筆名習慣38
- 4.2 俄漢人名命名特點的差異性分析38-41
- 4.2.1 俄羅斯人名的等級制39
- 4.2.2 漢族人名的避諱制39-41
- 第五章 文學作品中俄漢人名的運用及其文化色彩分析41-50
- 5.1 俄羅斯文學作品中人名的運用41-45
- 5.1.1 Фонвизин(馮維辛)的喜劇 Недоросль(《紈绔少年》)41-42
- 5.1.2 Гоголь(果戈理)作品中的人名分析42-45
- 5.2 我國文學作品中人名的運用45-47
- 5.2.1 曹雪芹和《紅樓夢》45-46
- 5.2.2 魯迅及其作品46-47
- 5.3 俄漢文學作品中人名運用的對比分析47-50
- 結(jié)語50-51
- 參考文獻51-54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主要科研成果54-56
- 致謝5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金玲;俄羅斯姓名的文化伴隨意義[J];長春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2 曹濤;;中國姓氏的演變[J];江西師院學報;1979年01期
3 路慧萍;;論俄羅斯人的姓名及其文化蘊意[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4 馮錦珊;;19世紀俄國文學中人物命名的修辭藝術(shù)[J];蘭州大學學報;1985年04期
5 陳新宇;試比較俄漢人名的文化附加信息[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6 張宏麗;;俄羅斯人名的基本特征與國情價值[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7 李光輝;董達飛;;俄、漢人名文化內(nèi)涵及其比較[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8 王泉根;中國人名的特點[J];尋根;1999年03期
9 伊力米熱·伊力亞斯;;俄漢人名比較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10 沈立人;俄羅斯人姓名漫談[J];中國俄語教學;1993年02期
本文關(guān)鍵詞:俄漢人名的民族文化色彩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0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330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