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性格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
本文關(guān)鍵詞:民族性格在語言中的體現(xiàn)
【摘要】:語言的本質(zhì)是人類交際的工具,具有表達思想和傳遞信息的功能。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民族性格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一個民族的性格特征會明顯地體現(xiàn)在該民族的語言之中。本文將主要以俄語為例,從語言本身以及視語言為文化載體兩方面來分析語言是如何體現(xiàn)民族性格的。在多元文化時代背景下,通過解析語言了解不同民族之間的性格差異,有助于人們順利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
【作者單位】: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guān)鍵詞】: 語言 文化 民族性格
【基金】:北京高等學校青年英才計劃項目“從俄羅斯人話語溝通方式透視俄羅斯民族性格及行為方式”(YETP130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5
【正文快照】: 米娜索娃)的表述更為具體些,道出了民族性格的具體內(nèi)涵。她認為,民族性格是獨特的,是感情、思維和行為方式的總和,是受物質(zhì)生活和歷史發(fā)展特點的制約,表現(xiàn)在該民族文化中的一種根深蒂固的民族風俗習慣特征(Teр-Mинаcoва,2000)。俄羅斯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А.Е.Сол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其香;;古老與現(xiàn)代的合奏——從《聊齋俚曲·窮漢詞》中的疊音詞談起[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2 周少青;;從言語交際角度看《暗示》的人物對話[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3 劉紅梅;陳瀟;;淺談漢語方言詞匯與漢民俗文化[J];安康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4 陳志超;;安慶市區(qū)地名的文化內(nèi)涵探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袁月;沈會玲;;文化因素對漢字長壽的影響[J];安順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6 于屏方;杜家利;;漢英動物詞位派生義項的系統(tǒng)對比研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孫欣;張曉梅;;語用含糊言語交際中的語用功能[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8 金晶愛;張巨;;元認知意識與中西文字的文化傳承[J];北方論叢;2010年04期
9 江結(jié)寶;;傳統(tǒng)黃梅戲俗語的語言學考察之二——俗語的意義[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10 梁建華;侯亞彬;;論“快餐文化”對青少年價值觀及生活方式的影響[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祝敏青;;小說話語的預(yù)設(shè)功能[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2 鐘菲;白葵陽;;語言文字與文化的視野融合——瞿秋白對方言與普通話的關(guān)系的探索[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8年
3 鐘菲;白葵陽;;語言文字與文化的視野融合——瞿秋白對方言與普通話的關(guān)系的探索[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9年
4 徐寧;;甲骨文的結(jié)構(gòu)對稱性初探[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5 劉興均;;對荀子正名理論的重新認識[A];東方叢刊(2004年第2輯 總第四十八輯)[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金娥;英語核心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吳素梅;古希臘民族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智慧;基于對外漢字教學的漢字構(gòu)形理論應(yīng)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遲蕊;魯迅雜文詩性品格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恬;指類思維和指類句[D];河南大學;2011年
6 李冬梅;地域文化視野中的90年代女性城市小說[D];吉林大學;2011年
7 李燁鑫;圖像化時代的圖文關(guān)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王姝;緊縮及其句法語義后果[D];吉林大學;2012年
9 保明所;西雙版納傣語中的巴利語借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10 唐伶;永州南部土話語音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洪君;企業(yè)勞動規(guī)章合法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郭敏姿;現(xiàn)代漢語音節(jié)語素化現(xiàn)象探析[D];湘潭大學;2010年
3 安敬濤;“目的論”視角下的大學校訓翻譯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何立均;符號學視野下的漢字象似性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朱黎芬;略論初中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俊玲;文明傳播視野下的漢代河西開發(fā)[D];青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謝蓓;蚌埠市區(qū)地名的文化語言學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8 鄭廣貴;建甌民俗事象中的“語言崇拜”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9 于洋;漢語吉祥語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10 賈攀;開封地名的語言與文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江陵;;也談模糊語言[J];語文學習;1985年02期
2 王慶俊 ,李少林;關(guān)于使用兩面性詞語的三個問題[J];沈陽大學學報;1993年03期
3 鄭立仁;;論答辯藝術(shù)的邏輯因素[J];邏輯與語言學習;1993年02期
4 賈f^儒;試論民族文字的社會功能——為土族文字試行12周年而作[J];青海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5 W.皮爾斯 ,K.福斯 ,丁信善 ,張立;交際科學的由來[J];國外社會科學;1992年09期
6 佘戀戀;李素瓊;;跨文化交際下中美面子觀差異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7 依明·吐爾遜 ,戴學謙;語言與翻譯[J];語言與翻譯;1988年03期
8 畢彥華;;從表現(xiàn)到表達——人類交際方式與手段的跨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3期
9 張忠梅;社交中程式化語言的功能及變異[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10 袁淵泉;;從認知符號學角度論禮貌話語的理解[J];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錦笙;;“所"詞新探[A];1997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福梅 朔城區(qū)南關(guān)學校;淺談?wù)Z言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N];朔州日報;2010年
,本文編號:1011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101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