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模糊限制語的元語用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2 13:31
本文關鍵詞:英語模糊限制語的元語用功能研究
【摘要】:模糊限制語是模糊語言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盡管不同國家的學者對模糊限制語進行了很多語用學的研究,但他們并未對模糊限制語的元語用功能做出詳細的研究。在人們的日常交際當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情況很多。交際雙方通過元語用意識對模糊限制語進行協(xié)調(diào)和選擇,可以精確表達方式,使雙方在更高層次上實現(xiàn)合作,滿足最佳關聯(lián)的期待,使雙方的交際更準確、客觀、順利的進行。本文的研究是以Verschueren的語言適應論中的元語用意識為基礎,結合合作原則和關聯(lián)理論對模糊限制語進行探討與分析。比外,本文按照E.F.Prince對英語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分別從每類模糊限制語中選取5個日常使用最頻繁的模糊限制語,另加5個同義詞,共計25個模糊限制語為對象,從BNC英語國家語料庫中抽選語料作為本文的主要研究選材。再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共同組成本文的研究語料。由于本文是對英語模糊限制語元語用功能的研究,不能只依靠理論研究,所以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文獻研究法與對比分析相結合。經(jīng)過仔細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結論。模糊限制語是元語用意識的一種標示語。程度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反應了說話人的認知態(tài)度;范圍變動型模糊限制語是一種語用策略,說話人可用來限制話題變動范圍,以此避免武斷或不禮貌;直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表示了說話人對命題內(nèi)容的直接猜測或評價;間接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則顯示說話人對命題內(nèi)容的間接猜測或評價。這些都顯示了說話人的元語用意識。在此研究基礎上,本文結合合作原則和關聯(lián)理論,對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元語用功能,尤其是與精確和逼近真實方面的功能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可以確保交際互動的效果;在更高層次上實現(xiàn)合作原則的期待;滿足最佳關聯(lián);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 元語用意識 元語用功能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1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Introduction9-1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9-10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10-11
-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11-12
- 2 Literature Review12-22
- 2.1 Introduction of Hedge12-16
- 2.1.1 Definition12-13
- 2.1.2 Classifications of Hedges13-14
- 2.1.3 Metalinguistic Properties14-15
- 2.1.4 Metapragmatic Characteristics15-16
- 2.2 Theories of Hedge16-19
- 2.2.1 Linguistic Adaption Theory16-17
- 2.2.2 Cooperative Principle17-18
- 2.2.3 Relevance Theory18-19
- 2.3 The Overseas and Domestic Studies on Hedge19-22
- 2.3.1 Overseas Studies on Hedge19-20
- 2.3.2 Domestic Studies on Hedge20-22
- 3 Research Methodology22-25
- 3.1 Research Questions22
- 3.2 Research Methodology22-25
- 3.2.1 Methods for the Study22
- 3.2.2 Data Collection22-23
- 3.2.3 Data Analysis23-25
-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25-42
- 4.1 The Indication of Hedge for Metapragmatic Awareness25-29
- 4.1.1 Metapragmatic Awareness25-26
- 4.1.2 Indicators of Metapragmatic Awareness26-27
- 4.1.3 The Indication of Hedge for Metapragmatic Awareness27-29
- 4.2 The Metapragmatic Functions of Hedge29-42
- 4.2.1 Ensuring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30-34
- 4.2.2 Catering to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a Higher Level34-36
- 4.2.3 Adapting to the Optimal Relevance36-39
- 4.2.4 Repairing the Communicative Faults39-42
- 5 Conclusion42-44
- 5.1 General Findings42-43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43
- 5.3 Suggestions43-44
- References44-46
- Acknowledgements46-47
- Appendix Tables47-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代陽;;從合作原則和關聯(lián)理論看模糊限制語[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曾文雄;模糊限制語的語言學理論與應用研究[J];外語教學;2005年04期
3 林波,王文斌;從認知交際看語用模糊[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8期
4 戴建東;試論模糊語言的交際功能[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5 蔡龍權,戴煒棟;關于限制語精確話語信息的可能性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08期
6 楊毓雋;模糊限制語與言語交際[J];外語教學;2002年04期
7 劉森林;元語用論概述[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8 趙英玲;英語科技語體中的模糊限制語[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09期
9 何自然;Grice語用學說與關聯(lián)理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04期
10 何自然;模糊限制語與言語交際[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5年05期
,本文編號:9010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90109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