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料庫(WECCL)的中國大學生英語名詞詞組成分使用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語料庫(WECCL)的中國大學生英語名詞詞組成分使用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議論文寫作 名詞詞組成分 口語體 中性語體 句法復雜性
【摘要】:Biber等(2011,2013)對句法復雜性發(fā)展次序中的名詞詞組成分進行了分類,強調(diào)了復雜名詞詞組成分的作用。復雜的名詞詞組成分是學術語言的標志,可以增強寫作的句法復雜性。同時有學者指出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tài)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其語言也具有正式性。所以研究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議論文寫作中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有助于了解學生書面語語言的使用現(xiàn)狀。當前對學生英語能力的研究雖然涉及到句法復雜性(鮑貴2009),但較少涉及典型的書面語句子,如緊縮子句、同位語從句后置修飾名詞等,同時許多研究表明當前學生的英語基本功不扎實,有口語化傾向(文秋芳等2003)。本文通過調(diào)研學生對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旨在幫助現(xiàn)今的英語教育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句法復雜性能力。在句法復雜性發(fā)展次序表中,Biber等將名詞詞組成分分為:口語體、中性語體和學術語體名詞詞組成分。本文以此理論為分析框架,調(diào)查了WECCL語料庫中不同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議論文中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情況,具體探討不同年級的英語專業(yè)學生以及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口語體、中性語體和學術語體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上的差異。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統(tǒng)計方法有描述性統(tǒng)計、單因素方差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針對不同年級的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口語體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上,二年級與三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有顯著差異,其中二年級學生更頻繁使用口語體名詞詞組成分;在中性語體名詞詞組成分(noun/-ing/-ed)+NP的使用上,一年級與二年級,二年級與三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有顯著差異,三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最常用此成分,一年級使用此成分比較多,二年級使用此成分最少;在學術語體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上,三個年級無顯著差異。2)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相比較,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在口語體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上有顯著差異,同時在中性語體名詞詞組成分(noun/-ing/-ed)+NP和NP+of的使用中與非英語專業(yè)有顯著差異,其中英語專業(yè)學生表現(xiàn)突出。在學術語體名詞詞組成分上,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無顯著差異。根據(jù)以上的結(jié)果,本文具體討論了不同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以及英語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名詞詞組成分的使用上的總體情況,然后討論了不同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以及英語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adj,(noun/-ing/-ed)作前置修飾語修飾名詞使用上的區(qū)別及其原因,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of作后置修飾語修飾名詞使用上的區(qū)別及其原因。最后討論了為何英語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緊縮子句中不具有顯著差異。根據(jù)以上研究結(jié)果,本文對大學階段英語和英語寫作教學開展提出了一些教學建議,希望能對英語教學和學生議論文寫作有所幫助。針對英語與非英語專業(yè)學生在運用學術語體名詞詞組成分上的匱乏,老師應著重加強對復雜名詞詞組成分的教學,學生應頻繁做相關的語法練習,增強對書面語的了解與認識。
【關鍵詞】:議論文寫作 名詞詞組成分 口語體 中性語體 句法復雜性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319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Part One Introduction12-16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3
- 1.2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3-15
- 1.3 Overall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15-16
- Part Two Noun Constituents and Relevant Studies16-27
- 2.1 Hypothesized Developmental Stages for Complexity Features Raised by Biber16-23
- 2.1.1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Clause Constituents17-18
- 2.1.2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NP Constituents18-23
- 2.2 Relevant studies23-27
- Part Three Methodology27-32
- 3.1 Research Questions27
- 3.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WECCL27
- 3.3 Sample Collection27-28
- 3.4 The Coding and Calculation of NP constituents28-30
- 3.5 Instruments30-31
- 3.6 Statistical Methods31-32
- Part Four Results of NP Constituents Applied in WECCL and Discussion32-53
- 4.1 Results of NP Constituents Applied in WECCL32-43
- 4.1.1 Results of NP constituents Applied by English Major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32-38
- 4.1.2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NP Constituents Demonstrated by English and Non-English Major Students38-43
- 4.2 Discussion43-53
- 4.2.1 Overall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NP Constituents43-45
- 4.2.2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Premodifiers45-48
- 4.2.3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Postmodifiers48-49
- 4.2.4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Non-finite Relative Phrase49-51
- 4.2.5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Non-finite Relative Phrase51-53
- Part Five Conclusion53-58
- 5.1 Major Findings53-55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55-56
- 5.3 Limitations56-58
- Bibliography58-63
- Acknowledgments63-64
- Appendix64-71
- Publication While Registered with the MA Program7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惠年;;英漢名詞詞組擴展的差異[J];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2 胡士田;名詞詞組的后置修飾語[J];殷都學刊;1988年04期
3 ;作連詞用的名詞詞組[J];大學英語;1996年01期
4 劉江;簡論名詞詞組與非限定分句的轉(zhuǎn)換[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吳克蓉;王庭槐;邱衛(wèi)紅;陳少貞;;流利型失語癥患者名詞詞組的使用特征與命名能力的關系[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年08期
6 陳丹琰;;英漢名詞詞組的比較與翻譯[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年36期
7 薛高保;目的關系前置詞一名詞詞組的語義淺析[J];中國俄語教學;1990年03期
8 黃湘;英漢名詞和名詞詞組重復時的差異與翻譯[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9 樊肇昌;名詞詞組中外置轉(zhuǎn)換的功能制約[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10 史希敦;;相當于連詞的名詞詞組及其它[J];英語知識;199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曉光;;杜甫詩歌中的特殊名詞詞組及其表達功能[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宇紅;認知語言學視野中的指稱解讀:限定名詞詞組的外指與前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高宏巖;非限定小句作為后置修飾語的英語名詞詞組的功能句法分析[D];內(nèi)蒙古大學;2015年
2 唐翠蕓;名詞詞組擴展法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3 李朔;基于語料庫(WECCL)的中國大學生英語名詞詞組成分使用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李雅卉;俄語動名詞詞組的漢譯方法探究[D];黑龍江大學;2015年
5 栗霞;關于帶ヲ格名詞詞組的移動動詞句[D];吉林大學;2007年
6 朱雨佳;英語口筆語名詞詞組長度、復雜度和結(jié)構(gòu)的比較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年
7 徐紅迎;關于There-be結(jié)構(gòu)的幾個問題[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8 胡波;加的夫語法模式下海事英語與普通英語中名詞詞組的比較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2年
9 王冰;中心詞與其修飾語分隔的現(xiàn)象及岐義問題[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9014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901492.html